叉背龍

叉背龍

叉背龍是生存在白堊紀時期的恐龍,叉背龍主要分布在非洲和南美洲,這裡不像北美洲那樣有大量進步的鳥臀目恐龍的競爭,叉背龍有獨特的結構,叉背龍科和雷巴齊斯龍科一樣,選擇了脖子變短,體型變小,吃地面上各種植物的生活方式。

名稱

叉背龍

叉背龍叉背龍

發現單位及地區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專家26日披露,在寧夏發掘現場發掘出的恐龍化石屬於梁龍類一個罕見的分支——叉背龍類,而該類別以前從未在亞洲發現過。
8月26日,中國在西部地區的寧夏回族自治區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進行大規模恐龍化石發掘。

專家觀點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專家徐星說:“靈武蜥腳類恐龍具有某些典型南半球蜥腳類恐龍的特徵,如果深入分析能肯定兩者之間的親緣關係,這將為泛大陸解體及中生代古地理的復原提供重要信息,檢驗一系列相關的假說。”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莫進尤博士說,梁龍化石以前只在南半球的坦尚尼亞、阿根廷、北半球的北美洲發現過,亞洲的蒙古國也曾發現疑為梁龍化石的恐龍化石,但其具體類別目前學術界爭論依然很大。
莫進尤說,寧夏靈武恐龍化石可以確定是梁龍化石,且基本每個部位都能找到化石,保存最完整的梁龍化石完整度接近50%。
據介紹,寧夏靈武市寧東鎮恐龍化石點發現於2004年。2005年4月,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有關研究人員通過鑑定,確認這一化石點產出的是大型蜥腳類恐龍化石,隨後開始對該化石點進行挖掘。
2005年7月中旬,發掘人員發現3只保存完整的恐龍肩胛骨化石竟有1.8米長,一隻椎體長達1.1米。2005年8月11日,挖掘人員挖出一串恐龍薦椎化石,發現上面分布著密集的神經棘,神經棘骨骼關聯程度非常好,這種現象在海內外蜥腳類恐龍化石中極為罕見。
截至2006年8月26日,寧夏靈武市寧東鎮南磁灣恐龍化石遺址已發現8只恐龍的化石。

從目前的保存狀況來看,靈武恐龍化石點是中國境內發現的為數不多的近原地埋藏的大型蜥腳類恐龍化石點之一。靈武恐龍化石點埋藏面積大、分布集中、保存完整。
徐星說:“從已挖掘的恐龍化石來看,靈武恐龍是中國已知蜥腳類恐龍中個體最大的屬種之一,某些數據(如背椎高度)甚至超過已知所有的屬種。靈武恐龍化石的研究對於蜥腳類恐龍的形態學、分類學和系統演化具有重要意義。在此基礎上,將為了解中生代地理及全球古動物地理區系的形成提供重要信息。”
一些專家認為,目前已發現的恐龍屬數,大約為實際數量的1/3-1/4。地球上曾有900-1200屬的恐龍生存過;但其中僅有一部分為人們發現,而在發現後又被認真發掘和研究過的則寥寥無幾。
據統計,目前發現的恐龍屬有285個。美國是世界上發現恐龍屬種最多的國家,有64屬,中國發現36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