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
組成
人參蘆5-10克。
用法
研為末,水調服,服後以物微探吐。
方解參蘆味苦辛溫,性較緩和,能吐虛證痰涎.體弱虛吐者,用此最宜.《丹溪心法》中原方下有或加竹瀝和服”,可以增加滑痰之功,療效可更好。
用於虛弱之人痰涎熾盛
人參蘆5-10克。
研為末,水調服,服後以物微探吐。
方解參蘆味苦辛溫,性較緩和,能吐虛證痰涎.體弱虛吐者,用此最宜.《丹溪心法》中原方下有或加竹瀝和服”,可以增加滑痰之功,療效可更好。
屍參,是一種生長在墳墓中的參類,是一種植物,此物極毒。全身類似人形,有點象大得異常的人參,但要大出數十上百倍也還不止,它本身也和人參沒有任何關係,內地對...
屍參 功用製法:將人參切片,每個核桃仁分成兩塊,放入鍋內,加水適量,將鍋置武火上燒沸,改用文火熬煮1小時。
配方 功效 人參 核桃仁將雞肉切塊,人參切片,與附片一起,隔水蒸1小時,加鹽少許即可。 佐餐食用, 具有溫腎固沖,補氣攝血的功效。
參附雞-配方 參附雞-製法 參附雞-功效 參附雞-用法 參附雞-附子歸參燉母雞,能夠益氣養血,健脾溫中。適用於久病體衰,反胃食少;血虛發熱,面色不華,心悸頭暈等症。亦用於慢性肝炎、貧血屬肝脾血虛者。
配方 製法 用法 雞 當歸參蘆湯主治:性躁味厚,暑月因大怒而咳逆,每作則舉身跳動,神昏不知人,形氣俱實者。視物倒植,乾霍亂,中暑熱之氣。
成方 出處 用藥方法參香飲用於小兒胃虛作吐,投諸藥不止。
【別名】 【處方】 【功能主治】 【用法用量】 【摘錄】參訶飲是傳統的中藥方劑,來源於《魏氏家藏方》卷二。主要用於虛寒痰嗽。
來源 組成 用法 主治黑參:一般體長20~30厘米,圓筒狀,兩端較細。口偏於腹面,周圍有觸手20個。背面疣小,呈管足狀,散生不規則。腹面管足小而密擠,排列不規則。體黑褐色或深...
黑參 各家論述《飲膳正要》是中國第一部有關食物營養、療效食品、食物效法的專著。元代蒙古族醫學家忽思慧撰。成於元朝天曆三年(公元1330年),全書共三卷。卷一講的是諸般...
著作概述 著作內容 作者簡介 社會評價 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