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式發展:一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典型方法

參與式發展:一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典型方法

15.公眾參與的範圍是什麼? 16.公眾參與的基礎是什麼? 17.公眾參與的途徑是什麼?

基本信息

作 者:榮尊堂 著 叢 書 名:出 版 社:人民出版

社ISBN:9787010054810齣版時間:2006-04-01版 次:1頁 數:151裝 幀:平裝開 本:所屬分類:圖書 > 經濟 > 中國經濟

內容簡介

改革開放以後,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城市化進程加快,城市社區的內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目前,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過程中,又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歷史任務。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推進現代農業建設,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大力發展農村公共事來,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被確定為國家“十一五”規劃中解決“三農”問題的戰略方向。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總體要求是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城市,包括農村的教育、文化、醫療、社會保障、基礎設施等公共事業,都將有一個快速的發展。為此,制度環境需要改善,政府基層幹部和社區工作者能力需要提高,要改變參與程度較低的現狀以及改變管理部門的傳統觀念和工作方式,調動發展主體的參與積極性,以制定合理和高效的公共政策。由此利益相關方都有了解和參加相關知識,運用參與式方法來指導發展實踐,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目錄

前言
一、參與式發展100問
1.參與的定義是什麼?
2.什麼是公民參與?
3.公民參與的意義是什麼?
4.為什麼公共政策制定需要公眾參與
5.什麼是參與式方法?
6.什麼是發展主體?
7.在農村發展過程中誰是發展主體
8.參與式發展的原則是什麼?
9.參與式方法運用的基本要素是什麼?
10.為什麼要使用參與式方法?
11.什麼是公眾?
12.如何通俗地理解公眾參與?
13."公眾參與"與"走民眾路線"的區別是什麼?
14.參加與公眾參與有什麼區別?
15.公眾參與的範圍是什麼?
16.公眾參與的基礎是什麼?
17.公眾參與的途徑是什麼?
18.如何促進和推動公眾參與?
19.如何更有效地開展公眾參與?
20.如何調動公眾參與的積極性?
21.政府官員應如何對待公眾參與?
22.如何使參與可持續?
23.社區居委會和村民委員會各是什麼性質的機構?
24.參與的本質是什麼?
25.公眾參與的好處是什麼?
26.公眾參與可能產生的不良傾向是什麼?
27.公眾參與有哪些層次?
28.對公眾參與的不同觀點應怎么認識?
29.我國公民參與公共政策存在哪些主要問題?
30.如何改變我國公民參與現狀?
31.法律如何加強對公從參與的規範和保障?
32.公眾參與的最佳實踐原則是什麼?
33.公眾參與的最佳實踐模式是什麼?
34.參與式發展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35.管理機構如何確何項目實踐中公眾參與達到最佳狀態?
36.什麼是社區?
37.什麼是社區參與?
38.為什麼要在社區開展公眾參與?
39.什麼是決策?
40.在農村發避孕藥過程中應如何正確決策?
41.什麼是弱勢人群(弱勢群體)?
42.為什麼會產生弱勢人群?
……
二、參與工具介紹
三、參與式培訓示例
四、參與式方法在實踐中的運用
五、參與案例
編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