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原因
原積土的積成原因,不外乎兩種:
①地形平坦,不受沖刷與風吹。
②草木叢生,有機物保護土面,雨水不能沖刷,風力不能吹動。
由於山中很少有平坦之地,因此第二種原因為生成原積土的主因。
分類
原積土按照母石的種類而定名,故有花崗岩原積土、石灰岩原積土等。
花崗岩與片麻岩原積土
有地質的調查,已知地球表面所暴露的岩石,以花崗岩為最多,故其對於土壤的生成,必含有相當的重要性。花崗岩與片麻岩可以並論之,因為二者的成分相似。
這兩種岩石都為酸性岩石,即其所含的礦物,以石英為最多,正長石、雲母、角閃石及磷灰石次之。因此花崗岩或片麻岩的土壤肥沃是因為富含磷鉀。
花崗岩與片麻岩在風化的時候,因長石和角閃石與磷灰石比較易於腐爛,而石英與雲母不易分解,故所生成的原積土,都是粘性土並且含石英粒。
閃長岩與玄武岩原積土
閃長岩與玄武岩都為酸性岩石,其所含礦物多為鐵、鈣、鎂、鈉等礦,如角閃石、黑雲母、橄欖石及鈉長石和鈣長石。
土壤易於風化,長石風化為粘土,角閃石與黑雲母風化為粘土與鐵化合物。因此閃長岩與玄武岩所生成的原積土多為黑紅色的粘土,含少量的石英粒,也是肥沃的土壤。
火山泥與火山灰原積土
玄武岩為深成岩,故大部分埋於地層中,暴露地表的很少。火山爆發時,所噴出的火山泥,都是玄武岩的熔岩。玄武岩經火山的熔化作用後,體質變松,易於風化,而生成細而松的黑紅色土壤。
土性肥沃,利於農業,但分布有限。至於火山灰土壤,只有新生成的才可利用。很久以前生成的,因其體質疏鬆,缺乏結合的原因,損失很多,所剩下的土壤,為多孔的沙土,幾乎沒有農業價值。
石灰岩與大理石原積土
石灰岩與大理石土壤,面積很大,並且都是肥沃的土壤,因此在農業上,占據重要位置。石灰岩與大理石的基本礦物為方解石。方解石易溶於水中,故在風化之後,幾乎全部都損失了。但石灰岩並不全是由方解石結合而成,其中含有不等的黏土與沙粒。凡是多含粘土的石灰岩,風化之後,生成黏性土壤;而多含沙粒的石灰岩,則生成沙性土壤。
石灰岩在風化的時候,方解石的損失很大,因此大量的石灰岩僅僅可生成少量的土壤。所剩餘的石灰岩,都是其中所含的雜質。按一般計算,石灰岩每百尺的厚度,可生成的原積土,僅數尺至十數尺。至於大理石所生成的土壤,與石灰岩比起來就更少了。
石灰岩原積土多呈酸性,因為方解石損失,因此石灰施用,常為必需。而它的顏色,則根據其所含的氧化鐵與腐殖質量而定。其多含鐵質者,可生成黃色或紅色,而含腐殖質較多者,則成褐色或黑色。北溫帶紅色土壤的生成,並非由於氣候的作用,都是因為生成於石灰岩的風化。
沙岩與石英岩原積土
沙岩為沙粒結合而成的岩石。沙粒的來源,是河水的搬運作用。結合的質體,為矽酸鐵質和石灰質。河水的沉積沙粒,有分選性,故有粗粒沙岩與細粒沙岩。粗粒沙岩風化後,生成粗沙土壤,而細粒沙岩風化後,生成細粒沙土。沙岩中還含有泥土,因此沙岩腐爛後所生成的原積土,也有粗沙壤土與細沙壤土。
石英所占面積有限,因此其生成的原積土,在農業上並無重要性,且因其不易風化的原因,其所生成的土壤,薄而多含石塊。
頁岩與板岩原積土
頁岩的主要成分為黏泥。黏泥是礦物經長久的風化所生成的, 也可說是風化已完成,而不易再行崩解或分解者。因此頁岩所生成的原積土,多含黏性細土,不是肥沃的土壤。頁岩中,少有不含石灰和細沙的,因此頁岩原積土,也可有沙性壤土或細沙壤土。此種土壤,較為肥沃,故利於農作。
頁岩的顏色,多為灰色或灰黑色,但其所生成的土壤,為紅色或黃色,都是因為鐵質的氧化物附著於表層土上所造成的。
板岩為頁岩的變態岩,有平面解理,因此容易崩解為碎片,但分解不易,故其所生成的原積土,多含板片,也不肥沃。
片岩原積土
片岩多含雲母,故崩解容易而難分解,所生成的原積土,多含雲母,不能成為肥沃的土壤。
危害
山坡的原積土,在人類未擾動之前,日益增加。一經開墾,有機物與細粒必將首先流失,土層變薄迅速,常在兩三年後,就不適宜耕種。我國農民,當人口增加到某種程度,或是平原遇到饑荒的情況,就入山開墾山坡,其結果是使河床變高,導致平原的水災可能性增加。
因此若不好好利用原積土,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不便後果是很嚴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