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光譜的超精細結構
正文
原子核的磁矩和電矩引起的原子光譜譜線分裂成多條的結構。用解析度很高的光譜學方法研究原子光譜時,可以發現許多原子光譜線由多條線構成,呈現出非常精細的結構,這是由於原子核的電矩、磁矩與電子間的相互作用引起的。典型的超精細結構有兩類。磁性超精細結構 許多原子核具有自鏇,自鏇角動量是I媡。I為自鏇量子數,取整數或半整數;媡即普朗克常數乘以1/2π。伴隨自鏇,原子核具有磁偶極矩μI。核磁偶極矩與電子之間有相互作用,表現在核自鏇角動量(矢量pi)與電子總角動量(矢量pJ)之間的耦合。總的角動量為pF
pF=pI+pJ。
表征總角動量的量子數F取值從|I-J|到I+J。由於這種相互作用,對於每一個J,能級將分裂成(2I+1)個(I<J時)或(2J+1)個(I>J時)子能級,每一子能級由一個量子數F表征。附加的能量修正值是(hfs表超精細結構,m表磁性)
, (1)
式中A與核磁矩及電子運動狀態有關,對應於某一個J的能級,它是一常數。例如,當I=時,J=的能級分裂見圖1。由式(1)可知,這種分裂符合朗德間隔定則。 電性超精細結構 I>1的原子核具有電四極矩,核電四極矩與電子在核處所產生的電場梯度相互作用,引起能級的微小改變(e表電性)(2)
式中 A與核電四極矩及核處電場梯度有關,對應於某一個J的能級,它是一常數。由式(2)可知僅出現於的能級中,作用是疊加在磁性超精細分裂之上,使分裂偏離朗德間隔定則。
23Na的共振線(32 S-32 P)的超精細結構 以 的共振線為例,其上、下能級超精細分裂常數A、A之值見表,能級分裂如圖2。相應的共振線589.0nm、589.6nm的分裂也可從圖上看出,選擇定則是ΔF=0,±1。 原子光譜線超精細結構分裂一般很小。為了觀察超精細結構,在常規光譜學方法中,常用原子束技術(見原子束和分子束),並使用高解析度光譜儀器。近代用高解析度雷射光譜技術則更有效。
參考書目
H. G. Kuhn,Atomic Spectra,Longmans,London,1962.
A. Corney, Atomic and Laser Spectroscopy,Clarendon Press,Oxford,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