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葉杜鵑(原變種)

卵葉杜鵑(原變種)

卵葉杜鵑(原變種) ,產雲南西部。杜鵑屬常綠杜鵑組。灌木,高約3米。花期5-6月,果期8-9月。

植物簡介

種中文名:卵葉杜鵑(原變種)
種拉丁名:Rhododendron callimorphum Balf. F. et W. W. Smith. var. callimorphum
種別名:
國內分布:產雲南西部。生於海拔3000--4000的山坡灌木林中。模式標本采自雲南騰衝。
海 拔:3000-4000
中國植物志:57(2):071
亞組中文名:彎果杜鵑亞組
亞組拉丁名:Subsect.Campylocarpa Sleumer
組中文名:常綠杜鵑組
組拉丁名:Sect.Ponticum G.Don
亞屬中文名:常綠杜鵑亞屬
亞屬拉丁名:Subgen.Hymenanthes (Blume) K.Koch
屬中文名:杜鵑屬
屬拉丁名:Rhododendron
亞科中文名:杜鵑花亞科
亞科拉丁名:RHODODENDROIDEAE Drude
科中文名:杜鵑花科
科拉丁名:Ericaceae
綱中文名:雙子葉植物
綱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門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態特徵

灌木,高約3米; 當年生幼枝有柄腺體, 以後光滑; 多年生枝灰白色,樹皮層狀剝 落。葉厚革質,寬卵形或近於圓形,長4—7厘米,寬3—4厘米,先端圓形,有凸起的小 尖頭,基部截形或微心形,上面探綠色,無毛,下麵粉綠色,中脈在上面下陷,有細溝 紋,在下面隆起,側脈9--14對;在兩面均不太明顯;葉柄圓柱形,1—2.5厘米,有 稀疏腺體。總狀傘形花序,有5—7花,總軸長1—5毫米,有腺體;花梗長1--2.5厘 米,密被腺體;花萼小,5裂,萼片卵形或三角形,長1—3毫米,邊緣有整齊的腺體 花冠鍾狀漏斗形,長3—4厘米,粉紅色,5裂,裂片近於圓形,長1--1.5厘米,寬1.5 --2厘米,頂端微凹缺;雄蕊10,長1.5—2.5厘米,不等長,花絲細瘦,無毛,花葯卵 圓形,長約2毫米;雌蕊長2.5—3.5厘米;子房圓柱狀,喪4—5毫米,密被短柄腺體; 花柱長1.5—3厘米,基部有稀疏腺體,上部光滑。蒴果圓柱狀,長1—1.5厘米,有宿存 的腺體,常彎弓形。成熟後5裂。 花期5—6月,果期8—9月。
產地分布:產雲南西部。生於海拔3000--4000米的山坡灌木林中。模式標本采自雲南騰衝。
本種提示:本種十分相近於白碗杜鵑R.Souliei Franch.,但是本種花冠鍾狀漏斗形,花柱僅基 部有稀疏腺體, 上部光滑;葉片近於圓形, 顯著不同,較易於區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