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2001年,美國科學家埃里克·康奈爾、卡爾·維曼和德國科學家沃爾夫岡·克特勒分享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們根據玻色-愛因斯坦理論發現了一種新的物質狀態——“鹼金屬原子稀薄氣體的玻色-愛因斯坦凝聚”。 卡爾·維曼和德國科學家沃爾夫岡·克特勒分享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們根據玻色-愛因斯坦理論發現了一種新的物質狀態“鹼金屬原子稀薄氣體的玻色-愛因斯坦凝聚”。
成就
中文名:卡爾·維曼
在“鹼性原子稀薄氣體的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以及“凝聚態物質性質早期基礎性研究”方面取得成就( 與埃里克·康奈爾和沃爾夫岡·克特勒分享 ) 。
瑞典皇家科學院2001年10月9日在這裡宣布,將200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聯合授予美國科學家埃里克·康奈爾、卡爾·維曼和德國科學家沃爾夫岡·克特勒,以表彰他們根據玻色-愛因斯坦理論發現了一種新的物質狀態——“鹼金屬原子稀薄氣體的玻色-愛因斯坦凝聚(BEC)”。
瑞典皇家科學院發表的新聞公報說,長期以來,讓物質處於可控制的狀態一直是研究人員面臨的一個挑戰。
1924年,印度物理學家玻色曾對光粒子進行了這方面的理論研究,並把重要的研究結果告訴了愛因斯坦。愛因斯坦又把玻色的理論推廣到了對特定原子的研究領域。愛因斯坦預言,如果將這類原子氣體冷卻到非常低的溫度,那么所有原子會突然以可能的最低能態凝聚,其過程就像在氣體中形成液滴。
新聞公報說,70年後,也就是到了1995年,科內爾和維曼終於通過實踐證實了玻色-愛因斯坦理論,在比絕對零度(零下273.16攝氏度)高出千萬分之二度的超低溫度下,使約2000個銣原子形成了“玻色-愛因斯坦凝聚”。同時,克特勒也獨立地用鈉原子進行了同樣成功的實驗,而且他所獲得的凝聚態還包括了更多的原子。
瑞典皇家科學院認為,分享200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三名科學家的成功發現,猶如是找到了讓原子“齊聲歌唱”的途徑,這種控制物質的新途徑必將給精密測量和納米技術等領域帶來“革命性的”變化。
諾貝爾物理獎
近十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及其主要成就大盤點
201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美國科學家帕爾馬特(SaulPerlmutter)、美國-澳大利亞科學家施密特(BrianP.Schmidt)和美國科學家黎斯(AdamG.Riess)獲獎。
這三名物理學家因超新星的研究獲得201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200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獎者為英國華裔科學家高錕以及美國科學家威拉德·博伊爾和喬治·史密斯。高錕獲獎是由於在“有關光在纖維中的傳輸以用於光學通信方面”作出了突破性成就,而兩位美國科學家的主要成就是發明半導體成像器件電荷耦合器件(CCD)圖像感測器。
200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獎者為美國籍科學家南部陽一郎和日本科學家小林誠、益川敏英。南部陽一郎的貢獻是發現了亞原子物理學中的自發對稱性破缺機制,而小林誠和益川敏英的貢獻是發現了有關對稱性破缺的起源。
2007年,法國科學家阿爾貝·費爾和德國科學家彼得?格林貝格爾因發現“巨磁電阻”效應而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2006年,美國科學家約翰·馬瑟和喬治·斯穆特因發現了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黑體形式和各向異性而獲獎。
2005年,美國科學家羅伊·格勞伯、約翰·霍爾和德國科學家特奧多爾·亨施因為“對光學相干的量子理論的貢獻”和對基於雷射的精密光譜學發展作出了貢獻而獲獎。
200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歸屬美國科學家戴維·格羅斯、戴維·波利策和弗蘭克·維爾切克。他們發現了粒子物理強相互作用理論中的漸近自由現象。
2003年,擁有俄羅斯和美國雙重國籍的科學家阿列克謝·阿布里科索夫、俄羅斯科學家維塔利?金茨堡以及擁有英國和美國雙重國籍的科學家安東尼·萊格特因在超導體和超流體理論上作出了開創性貢獻而獲獎。
2002年,美國科學家雷蒙德·戴維斯、日本科學家小柴昌俊和美國科學家裡卡爾多·賈科尼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們在天體物理學領域作出了先驅性貢獻,其中包括在“探測宇宙中微子”和“發現宇宙X射線源”方面取得的成就。
2001年,美國科學家埃里克?康奈爾、卡爾·維曼和德國科學家沃爾夫岡?克特勒分享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們根據玻色-愛因斯坦理論發現了一種新的物質狀態“鹼金屬原子稀薄氣體的玻色-愛因斯坦凝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