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羅迪諾戰役

博羅迪諾戰役

博羅迪諾戰役(Battle of Borodino),1812年9月7日,在俄國1812年衛國戰爭中,俄法兩軍在莫斯科以西一百二十四公里的博羅季諾村附近所進行的一次規模最大的戰役,法軍統帥拿破崙利用俄軍庫圖佐夫布陣上的錯誤,成功的實現了中央突破,但由於他未能投入預備隊實行追擊,使得俄軍得以趁夜撤出,按照當時的標準,這場戰役算法軍取勝,但由於沒能殲滅俄軍主力,使的這場勝利的意義不大。俄國文豪托爾斯泰在小說《戰爭與和平》中對這場戰役作了生動描述。

歷史背景

野心勃勃的拿破崙大帝,對俄羅斯覬覦已久。
拿破崙·波拿巴(1769-1821),是世界近代史上最偉大的法國軍事家,法蘭西第一帝國的皇帝。在1793年他在土倫戰役嶄露頭角以來,1804年他便創立了法蘭西第一帝國。直至1812年,歐洲大陸幾乎已經全被他征服了,唯有俄國較為強大,雖然俄軍在奧斯特里茨戰役和弗里德蘭戰役等都吃過法軍的敗仗,但是他們還存有實力。而且在英國日益強大後,拿破崙必須先把俄國踩在腳下,才能征服他的宿敵--英國人。
也不是沒有人告訴他攻打俄國的後果,拿破崙自己也不是沒有考慮到後果,但是他在軍事上的洞察力已經在1812年因為狂妄的野心而衰退了。
1812年5月,拿破崙公然率領42萬人馬(後來又增加了15萬人,總共57萬大軍)向俄國大舉進攻。6月底他到達了維也納,緊接著他的鐵蹄又深入了俄羅斯本土。
俄國方面也做出了積極的反應。當時的沙皇,亞歷山大一世被迫任命老將庫圖佐夫為俄軍總司令,反對拿破崙軍的侵略。
9月7日,拿破崙和庫圖佐夫在離莫斯科120公里以外的博羅迪諾村見證了一場血戰。

 

 雙方兵力

俄軍投入180個步兵營、164個騎兵營、20個團的哥薩克騎兵,和55個炮兵旅(共673門火炮),總共103,800人。但七千人的哥薩克騎兵和一萬人的俄羅斯民兵並未直接參與戰鬥,而是在戰後被分編到已耗損的正規步兵營當中。在637門火炮中,有300門只被當作預備火炮,而且其中大多數從未在實戰中使用過。法軍兵力有214個步兵營、317個騎兵營,和587門火炮,總共124,000人。然而,有著30個步兵營、24個騎兵營,和109門火炮,總共18,500人的帝國近衛軍卻沒有上陣作戰。

戰前序幕

米哈伊爾·庫圖佐夫於1812年8月29日接管俄軍。這位高齡67歲的老元帥有著豐富的作戰經驗,而且在奧斯特里茨戰役中,沙皇就是沒有採取他的戰略而導致俄軍慘敗的。庫圖佐夫元帥比前任指揮官巴克萊·德托利更受到歡迎,因為他是個正統的俄國人,沒有日耳曼的血統,而且被認為更能勝任防禦作戰。庫圖佐夫最大的優點在於軍隊對他是完全的忠誠,而且有著眾多的副官來提供意見。接掌帥印的隔天,也就是8月30日,庫圖佐夫下達了另外一個撤退命令,要求軍隊退守至格夏特斯克。於那時法軍和俄軍的軍力之比已從原先的三比一降到了五比四。之所以選擇博羅迪諾則是因為在莫斯科之前它是最佳的防守地點。

舍瓦爾金諾戰鬥

俄軍最初部屬在新完工的斯摩棱斯克公路(拿破崙預計用於前進莫斯科的道路)的南邊。在部隊的左邊,鄰近舍瓦爾金諾的一個小山丘上,聳立著一個五角形的防禦工事。儘管法軍是從村莊的西面和南面發起進攻,卻也不免遇到血腥的抵抗。
於9月4日當若阿尚·繆拉帶領的法軍遇上Konovnitzyn率領的俄軍時,戰鬥正式展開。當右翼受到威脅時,俄軍最終被迫撤退至Kolorzkoicloister。戰鬥於5日繼續進行著,但是Konovnitzyn的右翼因歐仁·德·博阿爾內親王所率領第四軍的到來而再一次地受到威脅。俄軍只好後退至舍瓦爾金諾多面堡,在那裡一場激烈的戰鬥展開了。繆拉帶領南索蒂(Nansouty)的第一騎兵隊和蒙布隆(Montbrun)的第二騎兵隊,以及支援他的康龐(Compan)第一步兵師進攻多面堡。同時約瑟夫·波尼亞特夫斯基的步兵也從南面向多面堡發起進攻。法軍損失了將近4,000人才將舍瓦爾金諾多面堡拿下,俄軍也有7,000多人的傷亡。
法軍突然從西面進擊並拿下舍瓦爾金諾多面堡使俄軍陷入一片混亂。俄軍的左翼被擊潰,只好向東撤退,在一個名為烏季扎(Utitza)的村莊重新設立替代據點。然而此時俄軍左翼已完全被清空等待敵人來包抄。

軍隊部署

俄軍陣地包含了幾個位於莫斯科河東岸互相不連貫的防禦工事,沿著支流科洛恰(Kolocha)的河岸直到烏季扎。在俄軍的左翼和正中有著濃密的森林,這對俄軍來說是個好訊息,因為它加大了法軍在此布署和調度軍隊的難度。俄軍的正面是Raevsky多面堡,一個巨大的防禦工事,架著19門12磅加農炮,有著對科洛恰河良好的視野。
庫圖佐夫打算從博羅金諾的北部跨越科洛恰河去攻擊法軍的左翼,然後從後方包抄法軍本部。這解釋了為什麼最具攻擊力的第一軍被派至已經夠強大的右面。巴格拉基昂率領的第二軍預計是要守住脆弱的左面,但不得不讓他的左翼暴露在敵人的炮火之下。儘管元帥的部下不斷請求重新部屬軍隊,但是庫圖佐夫並不因此改變他原本的計畫。因此,當俄軍的戰鬥從攻擊性質轉變成防禦性質的時候,早先駐紮在右面的眾多火炮根本無法發揮應有的實力。反觀法軍,他的火炮部隊恰恰是贏得戰鬥的關鍵。

戰役經過

9月7日,旭日東升,晴空萬里,拿破崙興奮地喊道:"這是奧斯特里茨的太陽。"士兵的情緒頓時被調動起來。接著,他發表了一篇簡短有力、極富鼓動性的講話,他說:"士兵們!這是你們盼望已久的戰鬥。勝利就靠你們去奪取了。你們一定能夠贏得勝利。勝利將給你們帶來富足和舒適的冬營,並使你們能早日凱旋迴國。像在奧斯特里茨、弗里德蘭、威特斯犯、斯摩棱斯克那樣去戰鬥吧!讓你們的後代用驕傲的口氣來談論你們今天的勇敢行為吧。讓他們這樣說到你:他參加了莫斯科城下的那次偉大的會戰!"大戰開始了。就在這時,有人給拿破崙送來羅馬王(拿破崙的兒子,被他封為拿破崙二世)的肖像,拿破崙頓感一種甜蜜的溫情湧上心頭,他喃喃地低聲重複道:"我親愛的路易絲(法國皇后,奧地利公主),想得真周到啊!可愛的孩子!"拿破崙的激動之情難以用語言來形容。不過,剛露出的激動之情很快就平靜下來,甚至出現了一絲傷感,他的眼光又投向了戰場。
也許是拿破崙進入俄羅斯後常常發病,影響了他的判斷力,當他面對俄軍防線時像失去了往常在戰場上的能力。儘管陸軍元帥路易·尼古拉·達武建議他從俄軍相對較弱的左翼包抄,皇帝命令法軍從正面強攻俄軍,把攻擊俄軍左翼的事交給了波尼亞特夫斯基親王和他相對較弱的第五軍。法軍最初的攻勢是想拿下三個稱為巴格拉基昂凸角堡的俄軍據點。這些防禦工事守護著俄軍沒有地形優勢的左翼。而這些凸角堡本身也有來自後方Semyanovskaya村的炮兵支援。
戰鬥開始於6點時,102門軍火炮隆隆地向俄軍中央發射炮彈。達武元帥命令康龐進攻最南方的一個凸角堡,和讓德薩耶(Dessaix)在部隊的左翼列隊。當康龐從科洛恰河岸的樹林裡率領軍隊出來時,他的部隊遭受到了俄軍猛烈的炮火,以至於康龐自己和德薩耶雙雙負傷。當達武元帥看到部隊陷入一團混亂時,親自帶領第五十七旅向前突擊,直到自己的座騎在他腿下中彈倒下。索爾比埃(Sorbier)將軍看到元帥如此重地墜落下馬,認為他已經陣亡了。然而當瑞普(Rapp)將軍前來接替達武的職務時才發現他還活著,並且再次帶領部隊往前沖。瑞普自己則是在他軍旅生涯的第22次受傷前,率領第六十一旅向前推進。於0730時,達武元帥已經控制住了三個凸角堡。俄軍的巴格拉基昂親王隨即發起一次反攻,卻被內伊元帥的第二十四團給瓦解,而宣告失敗。巴格拉基昂雖然對德托利不太欣賞,但是還是跳過庫圖佐夫,直接向德托利求援。德托利沒有拒絕巴格拉基昂的請求,用最快的速度傳令下去,要求6個防衛團、8個擲彈兵營、24門12磅炮以全速去支援前線。
在這混亂的戰場上,法軍和俄軍衝進伸手不進五指的濃煙中,然後恐怖的火炮和步槍子彈重重地擊落在他們身上,就算是以拿破崙時代的眼光來看,都是一場極為血腥的戰鬥。步兵和騎兵得要艱難地越過成堆的屍體還有一大群中彈的士兵。繆拉親王跟他的騎兵在凸角堡的周圍前進,想要攻擊巴格拉基昂的步兵,但卻遇到了由杜卡(Duka)率領的第二胸甲騎兵和支援他的內維羅夫斯基(Neverovsky)的步兵。德托利的援軍則是被送進了斷垣殘壁之中,被法軍的火炮給粉粹,使得法軍在1130時占領了俄軍的前線陣地。沙塵、煙霧、混亂,還有疲勞,都讓法國的元帥們(繆拉、達武、內伊)無法正確掌控戰場上的情況,以至於沒人曉得在俄軍撤退前法軍有大好機會一舉殲滅已經無力再戰的敵軍。下午,由繆拉率領的步兵和騎兵聯合攻擊,突破俄軍防線,兩奪Raevsky堡。俄軍只得投入預備隊作戰,法、俄兩軍就陷入了一場血淋淋不斷消耗的混戰中。眼看俄軍漸漸不支,拿破崙卻沒有讓他的皇帝近衛軍出戰,因為他怕戰事會延續至第二天。俄軍最終的反擊遭到法軍火炮所粉碎。到了晚上,雙方都收兵重整。當晚庫圖佐夫與他的幕僚商議後,決定撤退,第二天不再與法軍作戰,讓拿破崙奪得莫斯科,因為他認為俄軍已無力再戰,不惜代價的保衛莫斯科,還不如保存戰力來得重要。從事後看,這是個明智的決定。

戰後  

 博羅迪諾戰役是一場駭人聽聞的血戰,法軍、俄軍傷亡極其慘重。歷史學者AdamZamoyski推算法軍有約2萬8千人傷亡,包括48名將領。有些學者估計傷亡人數更高達5萬人。俄軍的損失估算約3萬8500人至5萬8千人,但廣受學者們接納的是4萬5千人。如果取最小的傷亡數合計(法軍2萬8千和俄軍3萬8500),兩軍共有6萬6500人傷亡。這足以讓博羅迪諾戰役成為人類歷史中最血腥的一天戰鬥,超過了漢尼拔指揮迦太基軍殲滅羅馬軍隊的坎尼戰役(約6萬5千人傷亡)。雖然還有其他戰事結束時有更大的傷亡人數,但沒有像博羅迪諾一樣,一天戰鬥後,有這么多士兵傷亡。據AdamZamoyski計算,法軍步兵共發射了1,400,000萬發彈藥,每分鐘約2千3百發。炮兵也發射了6萬至9萬1千枚炮彈。
拿破崙本來想在此戰殲滅俄軍主力,雖然俄軍敗北,但是法軍遠沒有達到戰略目標,而且傷亡極大。可以說博羅迪諾戰役雖然勝利,但是根本沒有給法國人帶來好運,拿破崙在戰後傷感地說:"博羅迪諾一戰,法軍表現出最大的勇氣,卻獲得了最小的勝利。"
9月14日,繆拉打進了莫斯科,15日,拿破崙親率軍隊進入了莫斯科。16日,俄國人火燒莫斯科,反映出他們寧肯毀滅自己的城市也不投降的決心,拿破崙在種種問題下,被迫在10月撤退,緊接著就是他遠征俄羅斯的徹底慘敗。
列夫·托爾斯泰在他的長篇巨著《戰爭與和平》中描寫了這場血腥的大屠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