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盪原因
南蘇丹獨立兩年半來,麻煩不斷。造成南蘇丹當前亂局的深層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首先,該國獨立時間很短,官員缺乏治國經驗。蘇丹政治分析人巴吉爾·哈桑說,南蘇丹局勢“極端危險”,其領導人正面臨建國以來的“最嚴峻考驗”。他認為,南蘇丹所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無論是高級官員還是普通民眾“都還不知道如何治理一個國家”。
南蘇丹這片土地,直到19世紀末才與外部世界發生真正接觸,先是淪為英國和埃及的殖民地,然後又成為蘇丹的一部分。2011年7月9日,南蘇丹宣布獨立。
但絕大多數南蘇丹人可能至今還不知道獨立意味著什麼。這是一個百分之九十以上人口目不識丁的國家。南蘇丹獨立前夕,記者曾應一個國際機構邀請,前往朱巴採訪該機構在那裡舉辦的一個官員培訓班。這個培訓班的目的是幫助南蘇丹年輕官員掌握管理國家的基本技能,但這個耗資數十萬美元的計畫卻變成了識字班、掃盲班。專門用於教學的幾台電腦躺在教室角落裡,上面布滿了灰塵。
其次,部族影響力巨大。南蘇丹部族眾多,且沒有一個部族占據人口多數。據估計,最大部族丁卡族在南蘇丹大約1000萬人口中僅占大約百分之十五。現任總統基爾就來自丁卡族。
南蘇丹人往往首先忠於自己的部族,其次才是國家。而對於部族在國家中應扮演什麼角色,南蘇丹人卻沒有形成共識。南蘇丹在2011年1月就是否獨立的問題舉行公投時,很多選民不是出於對獨立國家的嚮往而是因為聽從了部族首領的召喚而投票贊成獨立的。所以,建國後,大多數南蘇丹人首先想到的是獨立會在經濟和政治上給自己的部族帶來什麼好處。受這種心理驅使,部族間的爭權奪利不可避免。少數失勢的部落為此走上了武裝反叛的道路。
第三,中央政府對軍隊控制力有限。複雜的部族情況也體現在南蘇丹軍隊中,來自不同部族的士兵會為了本部族利益而與其他部族的士兵開戰,中央政府對此往往無能為力。部署在朱巴地區的軍人主要來自丁卡族,所以那裡的局勢相對安定一些。但在偏遠地區,特別是盛產石油的北方,丁卡族軍人與其他部族軍人相比在人數上不占優勢,在某些地區甚至處於劣勢。
2013年7月23日,南蘇丹總統基爾突然頒布命令,解散南蘇丹政府並解除副總統馬沙爾以及多位部長的職務。於是,在執政的蘇丹人民解放運動內部,以部族為基礎的不同陣營之間的分歧與矛盾開始顯現,並最終演變成武裝衝突。分析人士認為,這場衝突如果得不到妥善解決,南蘇丹有可能面臨內戰風險。
衝突蔓延
發生槍戰後,馬沙爾立即逃往北方瓊萊州的家鄉。18日他否認自己參與任何政變陰謀。他宣稱,有關他發動政變的指控,是“基爾總統為剷除異己而採取的反民主行動”。他說:“在朱巴所發生的事情,是總統衛隊中一些士兵之間的誤會,不是政變陰謀。”
南蘇丹政府說,幾天來的軍事衝突已導致26人死亡,140多人受傷。但非政府組織和當地媒體說,死亡人數超過500人。
武裝衝突已從首都朱巴蔓延到瓊萊州、團結州等地區。聯合國駐南蘇丹特派團在瓊萊州的一個營地19日遭到襲擊,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對此予以強烈譴責。
另據駐南蘇丹的中國石油公司一名負責人19日說,南蘇丹北部一個由印度、馬來西亞和南蘇丹合資公司經營的油田,當天下午遭到武裝襲擊,導致該公司14名南蘇丹雇員死亡。他說,中國石油公司正在安排用飛機把在這個油田工作的32名中國工人運送到朱巴。
鑒於南蘇丹安全形勢日益嚴峻,英國和美國連續派出專機前往朱巴撤僑。動亂發生後,中國外交部也提醒中國公民暫勿前往南蘇丹,非必要人員應儘快從該國撤離。
戰爭影響
由於發生叛變的瓊萊州與團結州均為南蘇丹重要石油產地,團結州更是該國最大石油產區之一,這兩個州的叛亂已經嚴重威脅到了南蘇丹的石油出產。
受到動亂形勢影響,南蘇丹境內運營的各大外國石油公司將計畫在未來一周內,逐漸縮減石油產量。
“減產到底會帶來多少損失,要看未來幾天局勢的走向,”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石油公司管理人員表示,“如果戰火燒到油田,我們將關閉更多油井。如果形勢穩定下來,我們則會逐漸恢復石油產出。”
此外,由於石油在南蘇丹經濟中所占比例達到95%,為獲取經濟來源、繼續與政府對峙,叛軍也很有可能會控制這兩個州境內的油田。
“全球見證”協會成員埃瑪?維克斯說:“如果反政府武裝能夠占領油田,他們便有效掌握了與政府討價還價的籌碼。
外媒表示,動亂發生前,南蘇丹每天的石油產出約為25萬桶。而南蘇丹的動亂,將會導致已經因奈及利亞、利比亞局勢大受影響的國際原油供應進一步萎縮,而這也將同步抬高國際石油價格。
據悉,動亂發生後,北海布倫特原油價格已經逼近每桶108.6美元,並在逐漸向2012年每桶111美元與2011年每桶110美元的紀錄靠攏。
沉船事故
駐蘇丹“日出”電視台14日報導,日前在南蘇丹上尼羅河州發生一起沉船事故,導致近300人死亡。
報導援引南蘇丹軍方發言人菲利普·阿奎爾的話說,12日,一艘來自上尼羅河州首府馬拉卡勒滿載難民的船隻沿白尼羅河航行時突然沉沒,導致近300人死亡。這些難民當時為了逃避戰火,試圖乘船前往白尼羅河下游更安全的地方。船隻沉沒的原因可能是嚴重超載。
停火協定
2014年1月23日,雙方簽署了的一個停火協定 ,但是一直沒有執行。
2014年5月9日,南蘇丹總統基爾和副總統馬沙爾在埃塞首都再次簽署停火協定。
2017年12月21日,在東非政府間發展組織(伊加特)調停下,南蘇丹政府與反對派代表在衣索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簽署停火協定。停火協定24日零點生效。 南蘇丹政府軍和反對派武裝24日在南蘇丹北部聯合省交火,打破一項當天開始生效的停火協定。
2018年6月27日,薩爾瓦·基爾與里克·馬沙爾在蘇丹首都喀土穆簽署停火協定,即《喀土穆宣言》 。
和平協定
2018年9月12日,南蘇丹衝突各方在衣索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簽署最終和平協定,標誌著南蘇丹自2013年底爆發的內戰宣告結束。當天,南蘇丹總統基爾和蘇丹各反對派領導人分別在最終和平協定上籤字,蘇丹總統巴希爾、烏干達總統穆塞維尼等地區國家領導人作為協定擔保方同時簽署協定。根據新協定文本,南蘇丹各派將在地區和國際組織監督下遵守此前達成的多項停火協定,在未來8個月內成立一個為期3年的新過渡政府,將設立總統、第一副總統和4名副總統。總統和第一副總統分別由基爾和反對派領導人馬沙爾擔任,兩名副總統由現政府提名,另兩名分別由反對派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