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苕勝境

南苕勝境

南苕勝境,建於始稱乾嘉盛世的年代。當時是一座建築群,今僅存八角形放生池、五孔石樑橋、四面廳台基、呂純陽像石碑及古樸樹兩棵。其中,四面廳台基中有八卦圖。漢白玉呂純陽石碑高1.3米,寬055米,額篆書“警化孚佑帝君之山真像”,碑身雕呂純陽像。

簡介

南苕勝境,當時是一座建築群,其中以雲怡堂,積川書塾最為有名。嘉慶十年,嘉慶皇帝欽賜國加封,御書 “ 玉清贊化” 匾額,現為遺蹟。

今僅存八角形放生池、五孔石樑橋、四面廳台基、呂純陽像石碑及古樸樹兩棵。其中,四面廳台基中有八卦圖。漢白玉呂純陽石碑高1.3米,寬055米,額篆書“警化孚佑帝君之山真像”,碑身雕呂純陽像。

歷史

雲怡堂建於乾隆34年,即公元1769年,由荻港人朱南屏建於元代龐石舟溪隱堂故址。分前後兩進,前為文昌閣,後為純陽樓,供呂純陽祖師。雲怡堂是道教設壇的所在地。堂內曾保存全部“道藏經”,分十座樟木書櫥存放,並有石碑記載昔年其得書經過,後為市博物館收藏。

其後,由章氏第九世章遹翰等人發起捐地助資進行拓建,花費四千多銀元建造“南苕勝境”。改純陽樓為呂祖殿,新建積川書塾、讀書處、涵養居,並築放生池,上架石樑橋,大門懸“南苕勝境”額。改建後的呂祖殿頗具規模,為樓井式結構,樓中不鋪板,圍以木欄,可扶欄繞行,崇拜呂祖,上樓則可臨窗遠眺,隱約苕雲,俯視則蒼松、老梅、盡收眼底,美不勝收。清嘉慶五年(公元1800年)4月,當地的湖州知府善慶,以荻港呂祖廟“禱雨祈睛,歷著靈驗”為由,請浙江巡撫上書奏請嘉慶帝欽賜加封,時年8月12日,得嘉慶帝為呂祖廟御書“玉清贊化”匾額和欽賜“警化孚佑帝君呂純陽祖師祠”額,為當時當地一大盛事。

積川書塾原為荻港章氏私家書塾,荻港章姓是村裡的名門望族,章氏第六世霞桴公嘉猷弟兄三人,有鑒於科舉考試為讀書人躋身仕途的唯一途徑,事關個人榮華富貴和家庭榮宗耀祖,因而重視教育、培植子弟,代代相傳。族中的章鹹文曾親自執教,將其子乃焯送入仕途,死後因兒子的關係誥封為朝議大夫。書塾遷入祖師堂後,取名為積川書塾,“積川”二字取自古人荀子所言“土積成山,水積成川”,意為希望培養出許許多多熟諳詩書的讀書人。乾隆戌年申夏,吏部右侍郎朱珪督學浙江遊歷至此,不禁感嘆:“於斯治心講學,可以挹山川之秀左右逢源矣!”游後撰《積川書塾記》。

積川書塾執教的老師,以章姓為主,多為博學多才,德高望重之士。因而當時有不少學生慕名負笈而來。在清兩百年間,積川書塾出了五十多位進士,一百多名大學生、貢生、舉人,在歷史上名噪一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