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簡介
南昌職業學院創辦於1993年,是經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國家教育部備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院校。原美國國際合作委員會主席陳香梅女士、中國科學院潘際鑾院士擔任學院顧問。學院占地1200餘畝,開設了50餘個專業,形成了以管理學為主導,工學、文學為兩翼,藝術為特色的多學科專業體系。學院位於江南歷史文化名城,八一軍旗升起的地方——江西省省會南昌。毗鄰有南昌市後花園之稱的梅嶺國家森林公園(灣里教學區)和聞名遐邇的安義千年古村風景區(安義教學區)。校園環境優美,教學設施先進,文化積澱深厚,是莘莘學子的修身聖地,讀書學習的美好殿堂。現有來自全國28個省(市、區)的全日制在校生15000餘人。
學院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和“引智”工程,凝聚了一大批教育界的專家學者到我院共擔教書育人重任。現有專兼職教師1160餘人,具有副高以上職稱的467人(其中教授82人), 外籍教師 4人。學院秉承“知識、技能、素質、人文、創新”等五項教育功能的辦學理念,堅持以教學為中心,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特色求發展的辦學方針,努力培養具有自學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高素質的套用型和技能型專門人才。
學院辦學條件優越。新建了大量高標準的教學樓和學生公寓,建有多媒體教學中心、實訓中心、數位化圖書館、大型室內體育館、學生創業中心等。設有電子、電工、機械、數控、聲樂、繪畫、財務、物流、電子商務、服裝CAD等教學實訓場所,建有二個標準塑膠田徑運動場及大量體育運動設施。學院投入巨資打造數位化校園,擁有配置先進的教學電腦3000多台,各校區網路核心和節點以光纖互聯,採用千兆乙太網技術組建高速校園網,是全國首批接入中國教育科研網的高校之一。
學院高度重視畢業生就業工作,在珠三角(廣州、深圳、東莞等地)、長三角(上海、江蘇、浙江等地)、台海經濟區(福州、廈門、泉州等地)設立了就業辦事處,構築了全方位、寬領域的就業體系。學院與境內外數百家大型知名企業簽訂了畢業生就業合作協定,實行訂單式培養,學生畢業後直接進入用人單位工作。自學院創辦以來,先後有五萬餘畢業生走上國內外各級各類工作崗位,畢業生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5%以上。
建校近二十年來,我院不斷改革、發展、創新,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先後被評為:21世紀亞洲最具發展潛力的教育機構、南昌市職業教育先進單位、江西省優秀學院、江西人民滿意十大品牌院校、全省高等學校招生計畫管理工作先進集體、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台、中國教育報、中國青年報等多家媒體均對學院的辦學業績進行了報導,並給予充分肯定。
辦學條件
院系專業
據2014年12月學校官網顯示,學院設有經濟管理系、藝術設計系、機械工程系、人文外語系、信息技術系、音樂舞蹈系、體育衛生系7個教學單位,共有專業38個。
序號 | 系(部) | 專業名稱 |
1 | 經濟管理系 | 工商企業管理、會計電算化、旅遊管理、市場行銷、物流管理、物業管理、報關與國際貨運、會展策劃與管理、電子商務 |
2 | 藝術設計系 | 室內設計技術、環境藝術設計、廣告設計與製作、動漫設計與製作、服裝設計與製作 |
3 | 機械工程系 | 機電一體化技術、數控技術、機械製造與自動化、套用電子技術、建築工程技術、工程監理、汽車運用技術、模具設計與製造、二手車鑑定與評估 |
4 | 人文外語系 | 漢語、新聞采編與製作、法律文秘、商務英語、商務日語 |
5 | 信息技術系 | 電子商務、軟體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 |
6 | 音樂舞蹈系 | 表演藝術、音樂表演、舞蹈表演、主持與播音 |
7 | 體育衛生系 | 社會體育、醫藥行銷、營養與食品檢測 |
(據2014年12月學校官網顯示)
師資力量
據2014年12月學校官網顯示,學院有專任教師451人,其中副教授以上職稱135人,碩士學歷的138人,博士學歷4人,博士生導師6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2人。
教學建設
建有國家教育部、財政部支持的數控實訓基地和江西省教育發展專項基金支持的物流管理實訓中心、數控仿真實驗實訓中心、機械工程實訓中心、音樂表演實訓中心、藝術設計實訓中心、汽車技術實訓中心、電子商務實訓中心
省級特色專業:音樂表演專業
重點建設專業:人文系法律文秘、英語系商務英語、音樂系音樂表演、建築系建築工程技術、電汽系套用電子技術、計算機系計算機網路技術、經管一系會計電算化、數模係數控技術
校級精品課程(7項)
校級精品課程(7項) | 機械製造基礎 | 機械設計基礎 |
形體與舞蹈 | 聲樂 | |
數據結構 | 基礎會計 | |
體驗英語 |
(據2014年12月學校官網顯示)
省級精品課程(7項)
省級精品課程(7項) | 機械製圖 | 機械設計基礎 |
形體與舞蹈 | 聲 樂 | |
數據結構 | 基礎會計 | |
旅遊行銷 |
(據2014年12月學校官網顯示)
學校榮譽
據2014年12月學校官網顯示,學院先後被評為21世紀亞洲最具發展潛力的高等教育機構、江西人民滿意十大品牌院校、江西省優秀學院等光榮稱號。
學術資源
據2014年12月學校官網顯示,圖書館館藏紙質圖書80.3萬冊,電子圖書10.9萬冊。
學校領導
職務 | 名字 |
黨委書記 | 楊壽慶 |
院長 | 饒貴生 |
副院長 | 苑鴻驥 |
(據2014年12月學校官網顯示)
教師力量
潘際鑾:
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清華大學機械系本科畢業,哈爾濱工業大學機械系研究生畢業。曾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兼材料科學與工程評審組組長、國際焊接學會副主席、中國焊接學會理事長、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副理事長,南昌大學校長等職。他主持研究成果多次獲國家創造發明一、二等獎,還獲得中國焊接最高榮譽獎,第十屆全國優秀科技圖書一等獎。代表著作有《現代弧焊控制》、《焊接中熱裂紋》、《焊接手冊》等。發表論文100餘篇,獲國家專利10餘項,美國專利1項。現任我院顧問。
章躍進:
民革黨員,民革中央科教文衛委員會委員,現為學院理事長、法定代表人,江西省政協委員,南昌市政協常委,台胞台屬聯誼會會長。
楊壽慶:
中共黨員,畢業於江西大學,後留校江西大學任教,進修於華東師範大學;曾任江西省委組織部組織員辦公室副處級組織員、乾審處副處長、乾審處處長、幹部二處處長,萍鄉市委組織部長,省委教育工委委員、紀工委書記,省教育廳巡視員。現任學院督導專員、黨委書記。
熊墨輝:
中共黨員,教授,畢業於清華大學,先後在江西工業大學、南昌大學任教,曾任靖安縣副縣長、南昌大學科技開發處處長、南昌市青山湖區副區長(正縣)、南昌市東湖區區長、區委書記,江西科技師範學院黨委副書記。歷任中共南昌市委委員、市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在國家、省級報刊(雜誌)上發表論文近20篇,出版《中部崛起理論探索》等著作。主持或參與國家、省級課題5項。現任我院院長、黨委副書記。
肖玉梅:
中共黨員,教授,碩士生導師。曾任南昌大學教務處處長、南昌大學繼續教育學院院長等職。長期從事高校教學管理和高等教育行政管理、成人教育學、職業教育等的研究。曾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2次,省級教學成果獎七項。先後主持過12項省部級課題研究,在國家級出版社出版學術專著4部,在省級以上核心刊物上發表論文40多篇,並有多篇論文被收錄於國際級學術期刊。現任我院常務副院長、黨委副書記。
王小琴:
中共黨員,副教授,畢業於南京大學哲學系哲學專業,南昌市人民政府辦公廳調研員。曾在中共南昌市委黨校工作12年,任哲學教研室主任、政工教研室主任、教務長、校務委員,有豐富的黨校教育工作經驗和能力。後任新建縣副縣長,主抓教育、文、衛、體、旅遊等工作。現任我院黨委副書記、紀檢書記、副院長。
楊永東:
中共黨員,高級政工師、經濟師,畢業於南京大學哲學系,曾在南昌陸軍學院工作,先後任副教導員、教導員,馬列政工教研室副團職教員,大隊政委(正團)、黨委書記,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南昌保險學校任黨委書記、校長,江西省哲學學會會員,江西保險學會理事。現任我院副院長。
李諾:
加拿大籍華人,博士,曾先後任中國南京市教育局教師及學生顧問,中江國際公司中東分公司經理助理和駐非洲代表,中國駐科威特大使館經濟參贊助理,加拿大卡爾加利大學教育學院教育政策管理系教研人員和中國項目交流署行政主任,加拿大中國高等院校交流署行政主任、教育管理顧問,中國瀋陽工業大學等院校客座教授。現任我院副院長兼人文與外國語分院院長。
揭二龍:
中共黨員,教授,曾任江西農業大學成人教育學院院長兼黨總支書記、職業師範學院副院長院長,其間先後在華東師大、日本東京經濟大學進修。主講管理心理學、園林樹木栽培與養護學、藥用植物栽培與加工學等課程,主持過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教育部教改項目、省廳科技開發項目10等項和橫向科技開發項目多項,在中文核心期刊和科技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20餘篇,主(參)編著作15部。現任我院副院長。
郭紀林:
中共黨員,教授,畢業於江西工學院機械製造及自動化專業,在國內外學術雜誌上多次發表有關體視圖方面的論文;主持省級課題多項,獲2項國家專利,1項省優秀專利,2次獲省優秀多媒體課件一等獎。現任中國成人教育工程圖學委員會常務理事,我院副院長兼機械工程分院院長。
劉建林:
中共黨員,副教授、高級政工師,本科學歷,先後在南京政治學院、南昌陸軍學院、江西財經大學、中共中央黨校學習。1979年起從事教學工作,曾任南昌陸軍學院馬列基礎理論教研室副團職講師、哲學教研組負責人;兼任中共江西省人才流動中心黨委委員,中國公共關係協會理事、江西省公共關係協會副會長。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哲學社會科學論文20餘篇、參編著作6部。現任我院教務處副處長(主持工作)、思想政治理論教研部副主任。
肖靈:
教授,碩士生導師,畢業於江西師大體育系和音樂系,獲教育、文學雙學士,系中國舞蹈教育協會理事、江西舞蹈家協會常務理事,原江西師大音樂學院舞蹈系主任,曾在多部大型舞劇中擔任主要角色,完成國家、省級課題多項,在國家級和省級刊物發表論文30多篇,出版專著10餘部,並有多部創作編排作品獲國家級、省級一二等獎。現為我院音樂舞蹈分院院長。
劉文春:
教授,碩士學歷,碩士生導師,田徑國家級裁判,1974年畢業於北京體育學院(現北京體育大學),同年分配到江西工學院(現南昌大學)任教。曾任南昌大學體育系主任、江西省體育科學學會副理事長、江西省高校體育協會主席。任職期間發表論文20餘篇,其中1篇論文錄用在上海國際體育研討會上交流,受到國內、外專家好評;主持省、部級課題10餘項,主編教材5部。現任我院體育衛生分院副院長兼體育系主任。
吳獻清:
研究員,畢業於天津大學,曾獲國家科委、航空航天部、江西省和南昌航空工業學院多項科研成果獎,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現任教於我院機械工程分院。
王官明:
高級工程師,畢業於西北工業大學,1987年《程控雙向噴射呼吸設計》在全國航空學會傳統專業交流會上發表,獲1993年公司科技成果獎;1990年《電腦程控呼吸機監護設計》論文在江西省航空交流會上發表,1992年獲科技成果一等獎。現任教於我院機械工程分院。
蔡厚新:
研究員、教授,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專業,原供職於江西省計算技術研究所、美國佛曼里達州PCI公司。現任我院信息技術分院計算機系主任。
胡遐齡:
高級工程師,畢業於江西師範學院物理系,1980年獲江西省優秀質量管理獎,電子部科技成果二等獎,1998年其研製的“無源反饋網路低階電子鎮流器”獲國家專利,並被評為“中國專利新技術新產品第六屆博覽會”金獎。現任教於我院機械工程分院。
馮金海:
副教授,1993-1995年中國政府派赴日本九洲大學學習,有論著(文)多部。現為我院人文外語系日語專業專職教師,擔任《新編日語》等課程的教學。
張翼:
教授,國家一級作曲家、著名指揮家。現任音樂舞蹈學院顧問,並親自擔任合唱指揮教學工作。
康保民:
國家一級演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表演藝術家。現任音樂舞蹈學院音樂系表演專業課程“學科帶頭人”。
甄德儒:
教授,江西醫學院畢業,曾任江西中醫學院解剖學院研究室主任、基礎醫學部主任、江西中醫學院成人教育學院院長,江西省解剖學會副理事長、江西省醫學教育學會副主任委員等職,從事醫學臨床和教育40餘年。現任我院體育衛生分院醫學系主任。
陳根發:
副教授,畢業於江西師範學院,在江西冶金學院、東華理工大學從事大學英語教學工作近40年。曾先後在冶金部、上海交通大學進修。在東華理工大學擔任教研室主任10餘年間,大學英語課程被核工業部評為二類課程。曾主編《現代英語教程》系列教材,並獲華東地區“優秀學術專著二等獎”,參編《實用英語辭彙用法詞典》等著作;參與教育部研究課題1項;江西省大學外語教學研究會秘書長職務。現任我院人文與外國分院人文外語系主任。
陳玉山:
副教授,畢業於上海第一醫學院,進修於上海第二醫學院、廈門大學,在江西中醫學院從事教學及管理工作40餘年,曾任江西中醫學院教務處副處長、教學督導組組長。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學術論文10餘篇。曾獲得“全省優秀教務工作者”、“全省優秀考務工作者”等榮譽稱號。現任我院經濟管理分院經濟管理系主任。
張濤:
副教授,畢業於江西工學院土木建築專業,曾獲“中國建設部教育協會先進工作者”,主編教材有國家建築職業資格培訓教程《防水工》、《建築施工知識》等
熊康明:
高級工程師、研究員,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船舶動力專業,莫斯科動力學院工業熱力系統公派留學,曾完成多項省、部級重點課題;在省科學院主持研究過省級重點和國家基金項目:《滑油淨化與再生技術研究》、《空-水型熱泵熱水器研究》、《脫水蔬菜乾燥熱泵加工技術研究》等課題;發表科技論文十幾篇。現任教於我院機械工程分院。
楊廣生:
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教育學會理事、江西普通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江西省美術教育學會常務副理事長、江西油畫藝委會委員、參與並主持多項國家、省級課題。主要從事美術教育、美術理論及美術創作研究。現任教於我院藝術設計分院。
柏萬里:
教授,華中科技大學工程碩士,中國航空學會會員。省級教學名師,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幹教師,學校學科帶頭人。著有《C語言程式設計》、《資料庫技術》、《電子商務師》等9本書,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10餘篇,主持省級以上科研項目6項。現任教於我院信息技術分院。
本娜娣·艾瑞卡·丹朴思:
加拿大籍外教,威尼伯大學畢業,擁有環球學院高級英語教學證書、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學套用心理諮詢顧問證書,先後在英國、美國、加拿大、法國、中國等國家從事英語教學和心理諮詢工作。現任教於我院人文外國語分院。
左口智香:
日本籍外教,在紐西蘭哨威學院留學,日本巴黎聖母院清心女子大學文學部主修英語文學,精通日語和英語。自2007年起,在中國從事日語教學。現任教於我院人文與外國語分院。
陳穎:
講師,碩士,畢業於吉林大學中外政治制度專業,曾獲江西省高校思政課優秀教案比賽三等獎、江西省高校公共安全教育說課比賽三等獎;主持省級課題1項,參與研究省級教改課題4項,發表學術論文多篇。現任我院思政部青年骨幹教師。
李元平:
助教,碩士,畢業於中南大學英語語言文學專業,獲專業英語八級、日語四級,歷任北京中建建築設計院長沙分院、長沙拓勝翻譯有限公司、長沙二十三冶建設集團鋁業工程有限公司等單位專兼職譯員;曾任湖南生物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湖南工程學院英語教師;2008年6月參與湖南省聯考《英語》試卷(作文)閱卷工作,準確高效的閱卷表現獲得閱卷組的好評;發表學術論文數篇,參與青年基金項目人文社科課題1項。現任我院人文與外國語學院英語基礎教研室主任,主要擔任《綜合英語》、《英美國家概況》、《高級英語》、《英語精讀》、《英語語法》等專業課程教學。
楊田貴:
工程師,碩士,畢業於電子科技大學軟體工程專業,曾在企業擔任軟體開發工作,開發和設計了“網路信息發布系統”、“衛星廣播分發系統”、“智慧型網IC卡”、“辦公自動化系統軟體”、“安全過濾電子郵件平台”、“公文流轉與交換系統”等多個工程項目;曾在有關高校擔任了《作業系統》、《SQLServer2000實用教程》、《中小型區域網路組建與實訓》、《數據結構》(C語言版)、《全國計算機二級公共基礎知識教程》等課程的教學工作;發表科研論文多篇,出版專著1部。現任我院信息技術分院計算機系青年骨幹教師,主講計算機編程類課程。
張連英:
助教,管理學碩士,畢業於湖南師範大學,曾獲湖南師範大學專業二、三等獎學金及研究生學習單項獎;曾多次參與湖南省聯考《語文》等試卷的閱卷工作;曾任福建仰恩大學教師,主講《質量管理學》、《公共事業管理概論》、《公共管理學》等課程;參與省級課題研究2項,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學術論文6篇。現任我院經濟管理分院青年骨幹教師,主講《國際企業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和《物流管理學》等課程。
喬龍:
碩士,畢業於烏克蘭盧甘斯克國立大學音樂學院,在留烏期間,曾獲烏克蘭第一屆華人美聲大賽金獎、夏粒賓薩克斯大賽銀獎、雅爾達“五環杯”合唱指揮比賽第二名。2009年11月至今在我院音樂舞蹈分院任教,主要擔任合唱指揮以及薩克斯、竹笛、《中西音樂史》、《藝術概論》等課程的教學工作。2010年,所指揮的曲目在由省教育電視台舉辦的《唱響鄱湖》電視大賽中榮獲一等獎;2011年,所指揮的曲目在省教育廳、省文聯主辦的“黨在我心中”江西省首屆大學生合唱比賽中榮獲一等獎,並獲優秀個人指揮獎。
院系設定
經濟管理分院

經濟管理分院開設工商企業管理、會計電算化、旅遊管理、市場行銷、物流管理、物業管理、報關與國際貨運、會展策劃與管理等專業。該分院有一支教學經驗豐富,學歷、職稱較高的教師隊伍,擁有一批現代化經濟管理類的實驗實訓室和校外企業實習就業基地。學生專業社團活動豐富、形式多樣,充分展示了現代經濟管理行業的活力。
該分院注重學生社會活動能力、市場分析能力和自主創業能力的培養,開展崗位對接式的教學,大力推進學生社會實踐,教學成果豐碩。榮獲“市場行銷教學示範中心”、“物流管理教學示範中心”等先進稱號,在參加教育部企業經營管理沙盤模擬大賽、全國高職院校市場行銷案例大賽、江西省大學生科技創新與職業技能競賽等多項賽事中獎項豐碩。這裡是現代企業人成才的搖籃,創業者的孵化基地。
機械工程分院
機械工程分院開設機電一體化技術、數控技術、機械製造與自動化、套用電子技術、建築工程技術、工程監理、汽車運用技術、模具設計與製造、二手車鑑定與評估等專業。
該分院師資力量雄厚,擁有國家級數控實訓基地等一批設施先進的現代化製造業、建築業實踐教學場所,與諸多企業合作建立校外學生實習、實訓基地,2011年獲批省級精品課程一門。
該分院致力推進我國現代製造業、建築業發展,重視實踐教學,把課堂搬進車間工地,實施課程考核與證書認證相結合、專業教學與實踐工作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探索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積極組織參加省級、國家級技能大賽,形成以賽促教、以賽促學的良好教學氛圍,歷年來大賽捷報頻傳,2011年省級以上職業技能大賽共獲8個一等獎、10個二等獎,12個三等獎,教學特色鮮明,教學成果顯著。
信息技術分院
信息技術分院開設計算機套用技術、電子商務、軟體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等專業。
該分院關注IT技術前沿,引領網路技術未來,構建信息技術環境。2009年4月,與英特爾軟體學院和IBM教育學院簽訂合作辦學協定,成立江西省軟體人才實訓基地。組建了計算機協會和IT技術聯盟,2000-2011年參加江西省歷屆電子電腦大賽、計算機調試員職業技能大賽等賽事,榮獲一、二等獎60餘項;兩位青年教師代表江西省赴京參賽,榮獲全國團隊優勝獎、全國最佳組織獎。
該分院始終以就業為導向,以技術套用能力和基本素質培養為出發點,構建與培養目標相適應的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體系,形成了“以職業活動為導向,以任務為驅動”的教學模式,走產學研相結合的人才培養之路,畢業生的就業率達98%以上。
人文與外國語分院
人文與外國語分院由學院副院長、加拿大籍教育社會學者李諾博士兼任分院院長,開設漢語、新聞采編與製作、法律文秘、司法助理、商務英語、商務日語、套用英語等專業。
該分院突出文學、法學學科建設,著力打造外語專業特色,組建各類文化社團,努力弘揚人文精神,人文文化交流活躍。與各類媒體傳播、司法機構、文化經營、涉外企業等密切合作,校外實踐教學資源豐富。學生在江西省大學生寫作大賽、全國高職高專英語口語比賽和江西省大學生日語口語演講賽中,紛紛獲得大獎,成績顯著,在全省高校中引起強烈反響。
該分院廣泛開展國際交流合作,先後與英國、日本、美國、新加坡等國家和台灣的大學聯合辦學,讓師生走出國門;聘請外籍教師、專家、學者來院任教講學,讓廣大師生接受國際化教育的薰陶。
藝術設計分院
藝術設計分院開設環境藝術設計、室內設計技術、廣告設計與製作、動漫設計與製作、服裝設計等專業。
該分院藝術文化氛圍濃厚,實踐教學設備先進,彰顯專業特色,積極倡導“技術+藝術”的教學特色,建立“設計師+企業家”的育人機制,在江西、安徽、浙江等地建立了學生寫生實訓基地,為學生成就藝術人生,展示藝術才華提供廣闊平台。
該分院聘請專家教授擔任專業理論教學,十分重視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特聘了一批廣告、裝潢、傳媒、環藝類公司的卓有成就、高水平的設計師、項目經理等高級職業人才為實踐教師,邀請名家來校作學術報告,使學生充分接受藝術文化薰陶,學生在各類大學生藝術設計大賽中成績斐然,教學特色鮮明。
音樂舞蹈分院
音樂舞蹈分院由原江西師範大學舞蹈系主任肖靈教授擔任院長,開設表演藝術、音樂表演、舞蹈表演、主持與播音等專業。音樂表演專業為省級特色專業。
該分院是學院重點建設院系,匯集了一批知名專家學者,師資力量雄厚。近年來學生在各項專業大獎賽中頻頻獲獎,其中國家獎16項、省級獎78項、市級獎26項,豐碩的成果,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該分院創新教學理念,大力推進“項目教學”改革,學生專業實踐能力和舞台表演素質顯著提高。確立了三個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集體課與個別課相結合、必修課與選修課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同時注重學術交流,強調舞台藝術實踐,拓展學生了文化視野、增強了學生藝術修養。畢業生專業對口就業率在同類院校中名列前茅,並得到用人單位的一致好評。
體育衛生分院
體育衛生分院由原南昌大學體育系主任劉文春教授擔任副院長,開設社會體育、體育服務與管理、醫藥行銷、食品營養與檢測等專業。
該分院有體育、醫學類專業配套的實驗儀器設備和實訓場館,教學資源豐富,辦學優勢明顯,有一支專業教學水平較高的教師隊伍。足球、籃排球、健美操等體育項目水平一直在全省同類院校中名列前茅。
該分院該堅持“以生為本、育人為中心”的辦學宗旨,突出學生實踐技能和就業能力的培養,在校外建立了一批實訓就業基地。積極開展課程改革,強化教學管理,凝練專業特色,以特色促質量,以質量促發展,面向市場培養專業技能型實用人才。
合作辦學部
北京大學是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大學,以學科齊全、師資力量雄厚、科研成果顯著而著稱。北京大學的中科院院士、“973項目”首席科學家、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江學者及國家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的數目和圖書館的藏書量,均居全國高等院校之首。
自2005年,南昌職業學院與北京大學網路教育學院合辦現代遠程教育本科班,在南昌職業學院就讀能享受到中國一流的教育資源,獲得北京大學頒發的本科畢業證書和學士學位證書(網路教育),畢業檔案將永遠保存在北京大學檔案館裡。截止2011年底,已有八批學子喜獲北京大學本科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網路教育)。
2012年開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市場行銷、漢語言文學、行政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財務管理、法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廣告學、人力資源管理等12個專升本專業,具有國民教育系列專科及以上畢業文憑者均可報考。
南昌大學是江西省唯一一所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2011年,南昌職業學院與南昌大學聯合舉辦成人高等學歷教育。2012年繼續面向全國招收高中畢業生及同等學歷者,參加2012年全國統一成人聯考,一經錄取將納入國家成人高等學歷教育統招學籍管理,學業合格,頒發“南昌大學”畢業文憑。
八大優勢

1、2008年底,學院在安義新校區建立了教育部數控技術資助實訓基地。
2、2009年4月,INTEL(因特爾)旗下的INTEL軟體學院和IBM(國際商業機器公司)旗下的IBM教育學院在我院紅谷灘校區設立“INTEL軟體學院江西省軟體人才實訓基地”和“IBM教育學院江西省軟體人才實訓基地”,本合作項目獲得南昌市政府服務外包人才培養的政策與經費支持。
3、學院於1995年率先舉辦了首屆人才集市,至今已成功地舉辦了12屆。學院至今已向國家培養和輸送了6萬餘名畢業生。
4、與省內外數十家知名企業聯合啟動“訂單式”人才培養工程。
5、“鼓勵自謀、積極推薦”的就業方針,著重培養畢業生至少具備四種能力:“口頭表達能力、組織能力、戰勝困難的能力和出謀劃策的能力”。
打造省級特色專業1、2008年11月,音樂系音樂表演專業被江西省教育廳評為全省高校特色專業。
2、2009年1月,學院確定商務英語、法律文秘、音樂表演、建築工程技術、套用電子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會計電算化、數控技術等8個高職專業為學院首批重點建設專業,確定房屋建築學、服裝工藝、財務會計、攝影基礎、商務英語精讀、單片機原理及套用、Linux作業系統、刑法、數控編程、物流運輸管理等10門課程為學院首批重點建設課程。
3、2011年11月,經省教育廳評審,《機械製圖》獲得省級精品課程。
師資中外結合學以師為先,名師出高徒。學院實施人才戰略和“引智”工程:建立優秀人才庫,重金誠邀各界才俊。學院聘有來自美國、日本等國外籍教師;在國內引進了一批有碩士生導師、博士、研究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正(副)教授、高級工程師等高級人才。
獨特辦學理念1、“面向市場、打好基礎、注重修身、強化技能”的教學方針。
2、學院探索出“學歷+專業+技能”的育人模式。
3、學院率先在全國高校中提出“五大教育功能”(即“知識、技能、人文、素質和創新),倡導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我們的學校教育不能僅停留在知識的繼承和傳遞上,還應切實加強人文教育、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的獨特辦學理念。
4、面對教育國際化的新形勢,學院率先引進並通過ISO9001—2000國際質量標準認證體系,創新了科學、嚴格的國際教育管理新模式。
數字信息化校園中國教育與科研計算機網(CERNET)是國家投資建設,教育部負責管理,全國多所著名高等院校承擔建設和運行的全國性學術計算機網際網路,是中國下一代網際網路示範工程中最大的核心網和唯一學術網,它連線全國31個省市的160個主要城市,並通過中國下一代網際網路交換中心連線全球的下一代網際網路,現已成為我國最為龐大的教育信息平台。
學院信息網路中心依託CERNET組建了數位化校園網,是全國首批接入中國教育科研網的高校之一。
校園環境優美學院位於中國江南著名歷史文化名城南昌——現設灣里、安義兩個教學區,環境優雅、空氣清新、生活交通便利,是讀書修身的好地方。
灣里教學區位於南昌市後花園——梅嶺國家森林公園,三面青山環繞,一面綠水盈池,中國古典音樂發源地“洪崖丹井”與學校咫尺之遙。每天清晨,風聲、水聲、讀書聲構成一道獨特的風景。
安義教學區地處南昌市安義鳳凰山文峰塔下,該塔始建於明崇禎三年,現擴建為安義文物公園,集安義千年古蹟文物和神話故事為一園,現代化的南昌職業學院與之毗鄰,文化底蘊盡在其中。
報讀優惠多1、考取了全國重點大學、本(專)科院校而無力支付學費的統招生可憑相關證明,免費或優惠進入我院學習深造。
2、對具有特長生,如獲得國家級、省級獎勵的歌唱演員、運動員、時裝模特、文學和書法愛好者等,酌情給予優惠。
3、在校優秀大學生可獲得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國家助學金和陳香梅獎學金。
4、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還可出國留學。
特色興校質量立校南昌職業學院不斷進行教育教學的實踐和探索,在改革與發展中形成了自己的辦學特色,學院先後被評為“21世紀亞洲最具發展潛力教育機構”、“江西省優秀學院”、“江西人民滿意十大品牌高職院校”、“江西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優秀主考院校”、“江西省自學考試開考二十五周年優秀助學單位”、“江西省高校招生計畫管理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專業設定
招生專業
經省教育廳批准,今年36個專業面向全國招新生,學三年。
各專業可參加我院對口雙證本科專業學習;畢業生在畢業當年可參加省教育廳統一組織的專升本考試,成績合格者可升入本科院校深造;或就讀我院開設的北京大學遠程教育本科專業。
序號 | 高職專科 | 對口雙證本科 | 序號 | 高職專科 | 對口雙證本科 |
1 | 工商企業管理 | 工商企業管理 | 19 | 軟體技術 | 軟體工程 |
2 | 報關與國際貨運 | 20 | 法律文秘 | 法律 | |
3 | 會展策劃與管理 | 21 | 漢語 | 漢語言文學 | |
4 | 物業管理 | 22 | 新聞采編與製作 | 新聞學 | |
5 | 物流管理 | 物流管理 | 23 | 商務英語 | 英語 |
6 | 會計電算化 | 會計 | 24 | 商務日語 | 日語 |
7 | 市場行銷 | 市場行銷 | 25 | 室內設計技術 | 室內設計 |
8 | 旅遊管理 | 旅遊管理 | 26 | 環境藝術設計 | |
9 | 機電一體化技術 | 機電一體化 , 工程 | 27 | 動漫設計與製作 | 藝術設計 ,(, 視覺傳達設計 ,方向) |
10 | 機械製造與自動化 | 28 | 廣告設計與製作 | ||
11 | 數控技術 | 數控技術 | 29 | 服裝設計 | 服裝藝術設計 |
12 | 模具設計與製造 | 模具設計與製造 | 30 | 表演藝術(現代流行) | 音樂教育 |
13 | 汽車運用技術 | 汽車維修與檢測 | 31 | 音樂表演 | |
14 | 建築工程技術 | 建築工程 | 32 | 舞蹈表演 | |
15 | 工程監理 | 工程造價管理 | 33 | 主持與播音 | 新聞學 |
16 | 套用電子技術 | 套用電子技術 | 34 | 醫藥行銷 | 市場行銷 |
17 | 電子商務 | 電子商務 | 35 | 食品營養與檢測 | 生物工程 |
18 | 計算機網路技術 | 計算機網路 | 36 | 社會體育 | 體育教育 |
招生對象
招收參加聯考的考生,按省高招辦規定錄取後辦理戶口遷移手續。
學費標準
嚴格按照省發改委、省物價局、省教育廳核准的收費標準收費。
就業指導
鼓勵畢業生到基層1、對到農村基層和城市社區公益性崗位就業的,給予社會保險補貼和公益性崗位補貼;對到農村基層和城市社區其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崗位就業的,給予薪酬或生活補貼;
2、對到中西部地區和艱苦邊遠地區縣以下農村基層單位就業並履行一定服務期限的,由政府補償學費,代償助學貸款;
3、對有基層工作經歷的,在研究生招錄和事業單位選聘時優先錄取;
4、對參加“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三支一扶”(支教、支農、支醫和扶貧)、“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畫”、“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畫”等項目的,給予生活補貼,按規定參加社會保險;項目服務期滿並考核合格的,報考碩士研究生初試總分加10分,高職(高專)學生可免試入讀成人本科;今後相應的自然減員空崗全部聘用參加項目服務期滿的高校畢業生。
鼓勵畢業生入伍1、由政府補償學費,代償助學貸款;
2、在選取士官、考軍校、安排到技術崗位等方面優先;
3、退役後參加政法院校為基層公檢法定向崗位招生考試時,優先錄取;
4、具有高職(高專)學歷的,退役後免試入讀成人本科;或經過一定考核,入讀普通本科;
5、退役後報考碩士研究生初試總分加10分;榮立二等功及以上的,退役後免試推薦入讀碩士研究生。三、積極聘用優秀高校畢]業生參與國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項目;
6、高校畢業生在參與項目研究期間,享受勞務性費用和有關社會保險補助,戶口、檔案可存放在項目單位所在地或入學前家庭所在地人才交流中心。聘用期滿,根據需要可以續聘或到其他崗位就業,就業後工齡與參與項目研究期間的工作時間合併計算,社會保險繳費年限連續計算。四、鼓勵和支持高校畢]業生到中小企業就業和自主創業;
7、對企業招用非本地戶籍的普通高校專科以上畢業生,各地城市應取消落戶限制(直轄市按有關規定執行);
8、為到中小企業就業的高校畢業生提供檔案管理、人事代理、社會保險辦理和接續等方面的服務;
9、從事個體經營符合條件的,免收行政事業性收費並享受國家相關扶持政策;
10、登記失業並自主創業的,如自籌資金不足,可申請5萬元小額擔保貸款;對合夥經營和組織起來就業的,可按規定適當提高貸款額度;
11、參加創業培訓的,按規定給予職業培訓補貼;
12、靈活就業並符合規定的,可享受社會保險補貼政策。
收費標準
五年制大專前二年3000元/年,後三年5500元/年,
四年制大專前一年2600元/年,後三年5500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