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的提出
而我們這一代也要對歷史負責,不能三個一群、五人一夥,畫一張畫,收幾千元,向老婆交差,就認為了不得;不能同屬一代、同住一城、同處一界、而不來往。要做到:文人相重、互相舉抬,弄出名堂,成立畫派。在當今:走出江西、面向全國、走向世界。在今後:有董源第二、同黃秋園齊名、有八大遺風、有遺韻。這樣,我們這一代將告訴後代:我們無愧歷史、我們無愧時代。我們這一代人,可以告慰先人,激勵今人,啟迪後人。他衷心地希望南昌所有書畫界朋友,共同維護“南昌畫派”集體榮譽,參與南昌畫派各項活動。並祝願“南昌畫派”畫家團結一致,齊心協力,將南昌畫院和畫派辦得有聲有色,能夠聲名遠播。使南昌畫派萬古流芳。
多年來,南昌畫院院長周京山同南昌美術界同仁一道傾力呼喚打造“南昌畫派”,希望使之成為南昌的一張文化名片,讓南昌畫派走出江西,走向全國。
2005年元月,首屆“南昌畫派”中國畫大展在南昌美術館舉辦,同時召開了南昌畫派學術研討會,並推選成立了南昌畫派促進會理事會;三月,由南昌畫派促進會、南昌畫院主辦的《南昌美術》第一期問世。打造南昌畫派,是南昌市委、市政府在成功地打造“南昌楹聯城市”之後的又一重大舉措,將又一次走活南昌文化品牌這盤棋。因此,南昌畫派目前尚處於地域性畫家追求的目標,還沒有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實體畫派。
歷史淵源
江西,宋代曾有過黃庭堅為首的“江西詩派”,清代有過以羅牧為代表的“江西畫派”。北宋畫家董源,南昌進賢人,其山水畫超絕唐代諸。明末清初,居住在南昌青雲譜道院的八大山人,畫風特異,一支獨秀引領全國畫壇大寫意風。當代南昌又有傅抱石的散筆皴山水,人物神韻直逼宋唐;黃秋園的繁山簡意,筆筆飄逸;的石鼓集聯,以臂帶筆;梁邦楚的大筆留空,妙在用水……這些寶貴的文化財富,為“南昌畫派”的創立積澱了豐富的底蘊。南昌畫派還有許多方面可以借鑑的南昌傳統文化因素,如王陽明的“有無之境”哲學思想,詩書畫合一的詩,八大山人逆境奮發的精神等。
現狀及發展前景
南昌畫派已成為南昌文化的一塊品牌,為把南昌打造成“文化大市、文化強市”做出了貢獻。除此之外,南昌畫院還創辦了江西歷史上第一份美術專業刊物一一《南昌美術》報,周京山親任主編,他們為宣傳優秀文化、擴大對外交流、提升文化品味、促進創作繁榮搭建了一個新的平台。
改革開放以來,藝術生產力得到極大解放,南昌畫院一批實力雄厚的中青年畫家脫穎而出,他們站在歷史與傳統的肩上,一直埋頭苦幹,默默耕耘;他們以南昌畫院為平台聚集在一起,各自捧出自己的勞動碩果時,人們驀然發現,在百花爭艷的神州畫壇上,南昌眾多畫家竟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群體。“南昌畫派”的畫家們作為一個整體,以他們各自不同的審美追求、藝術性展示出一種繼往開來的全新風貌;與曾擁有過輝煌歷史相比,今天南昌畫院的畫家們,視野顯得更開闊,包容性更強,時代精神更鮮明。
近年來,南昌畫派已在中國書畫界有了一定的影響和實力,然與全國各地的同道相比,又深感任重道遠。南昌自古“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生活在這塊風水寶地上的美術工作者,讓我們“多看、多畫、多展示、多交流”,我們要用自己的辛勤勞動和不倦探索去塑造南昌畫派新的輝煌。
主要組織者
周京山,祖籍是文化積澱深厚的浙江會稽。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全國畫派聯誼會執行理事,南昌畫院院長,南昌美術館館長,南昌畫派促進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南昌美術報主編,南昌市人大代表,南昌市人大書畫院副院長。
周京山先生長期從事中國畫水墨人物的研究與創作,堅持繼承傳統與努力創新相結合,不隨波逐流,不顯山露水,不驚不乍,堅守著自己獨立特行的藝術旨趣和陣地,在畫紙上默默地建構著屬於自己的中國人物畫廊,二十餘年不改初衷。他的作品造型稚拙穩重,筆下的人物用筆粗,線條疏密有致,形象生動傳神,色彩淡雅明快,物風骨頗具雕塑感,無不透出南派人物畫的華滋空靈,極富思想內涵及文學底蘊,頗得各界好評,多次在國家級重大美展和省市展覽中獲獎,並有國內外多家美術館、博物館和私人收藏。
周京山的主要藝術成果:
1、1994年作品《子夜》入選第八屆全國美展
2、1997年作品信念入選全國首屆人物畫展
3、1997年作品《習射圖》入選全國第四屆體育美展並獲江西省金獎
4、1998年作品《鋼鐵長城》獲江西省美展金獎
5、2000年作品《甲申三百年祭》獲江西省美展金獎
6、2001年作品《軍旗升起的地方》入選全國中國畫名家邀請展並獲江西省金獎
7、2004年作品《考驗》獲中國美協主辦的國際漫畫展銅獎
8、2007年作品《南昌起義》獲江西省美展金獎
9、2007年作品《版納春深》入選中國美協“草原情”全國中國畫名家提名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