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市區續志

1993年以來,把以人為本,提高人的文明素質作為目標,不斷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活動。 1993年以來,在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同時,進一步加強法制建設。 1993年以來,不斷加強黨的思想組織建設,為貫徹“改革、發展、穩定”的方針提供保證。

凡例

一、本志是《南市區志》的續志,故名《南市區續志》。
二、本志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力求全面系統、準確翔實地記述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南市區經濟社會發展的狀況。
三、本志的上限接《南市區志》的下限――1992年,下限至黃浦、南市“撤二建一”成立新黃浦區的2000年6月。對某些事物為反映其發生、發展的全過程,其斷限適當上溯下延。
四、本志採用小編並列結構。志首設總述、大事記,次列為編,下設章、節、目3個層次。各編以類系事,橫排門類,縱述史實。為便於論述,人物、特載、專記、附記、附錄均採用條目體。
五、本志編章與《南市區志》有循有易。為反映深化改革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現狀,體現南市老城廂的特點,增設了豫園商業旅遊區、國企改革與國資管理、企業集團、精神文明建設和社區建設等編。由此帶來各編之間交叉重複的現象,在分清主次和互相協調的基礎上,採取此詳彼略、留刪平衡、區別視角等方法進行了處理。
七、本志體裁以記、述、志、錄、圖、表、傳為主。彩色圖片主要集中於志首,黑白圖片、表格隨文設定。記述機構或事物名稱,第一次出現時用全稱,以後均用簡稱。
八、本志人物傳記以卒年為序。按生不立傳的原則,先進模範人物不設編章,有些模範人物的先進事跡結合工作以事系人散記於有關章節。
九、本志記述涉及新中國成立以前的史實,均以歷史紀年夾注公元紀年。
十、本志統計資料由區統計局和有關專業部門提供。

總述

南市區是上海中心城區之一,位於上海市區東南部,瀕臨黃浦江,西與盧灣區為鄰,北與黃浦區接壤。全區面積8.29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6.87平方公里,水域面積1.42平方公里。至2000年6月底,全區有戶籍人口156481戶、435420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為52524人。居民中除漢族外,還有20個少數民族,人口3673人,占全區居民數的1%。少數民族居民中,回族占93%。轄小東門、豫園、老西門、董家渡、半淞園路5個街道、114個居民委員會。
(一)
南市區是上海的發祥地,老城廂所在地。在久遠的年代,這裡是江灘漁村,宋末設鎮,元初立縣。明代在縣城廂築城垣,促進了城廂地區的經濟發展。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上海城北出現了“租界”,經濟重心逐步北移,遂有南市、北市之稱,並成地域習稱。“八一三”事變後,上海淪陷,設南市區。抗戰勝利後分為邑廟區蓬萊區,1959年底邑廟、蓬萊兩區合併,仍名南市區。南市老城廂歷經元、明、清代和民國初期,曾為上海(開埠後華界)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孕育上海城市的母體。
南市人民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已艱辛耕耘700多年,走過漫長而泥濘的風雨歷程,推動著歷史向前。上海立縣以後的縣城廂,憑藉東臨大海襟帶江河的地理優勢,發展形成了人流物流頻繁的港口城鎮,商業繁榮,貿易興旺。尤其是小東門、十六鋪一帶,至明清時期已發展成為南北土特產和手工業產品的集散地,故有“江海之通津,東南之都會”的美稱。在抗日戰爭時期和國民黨挑起的內戰期間,南市老城廂遭受了嚴重破壞,市場蕭條,經濟衰退,民不聊生。1949年中華大地升起五星紅旗,上海老城廂的歷史也掀開了嶄新的一頁。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南市人民走上社會經濟發展的新路。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間,雖經歷曲折的時期,遇有挫折的歲月,但是南市人民在黨的基本路線指引下,頑強拼搏,克服困難,邁開了前進步伐。進入80年代,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始了全黨指導思想上的撥亂反正和工作重點轉移,推動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進程。改革開放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南市走上了開拓振興之路。尤其是進入二十世紀90年代,“開發開放上海浦東”,把上海推上了長江三角洲和整個長江流域經濟發展的龍頭地位,給南市老城廂帶來了新的發展空間。中共南市區委、南市區人民政府帶領全區人民,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衝破傳統思想的束縛,不斷深化改革,推動經濟建設迅猛發展,城區面貌日新月異,各項事業欣欣向榮。
(二)
南市老城廂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進程中,給後人留下了許多名勝古蹟、人文景觀,同時也留下了民宅簡陋、巷窄路狹、市政設施落後、店鋪陳舊的沉重包袱。改造老城廂,建設新城區,是擺在南市人民面前的一條艱難之路,也是南市人民的希望所在。上海解放後,南市開始有計畫地改造棚戶區、建設居民新村,拓寬舊馬路、闢築新幹道,改善水、電、煤氣等供應設施。80年代啟動了區內最大的西凌家宅棚戶區和海潮路棚戶區的改造,並拓寬了中山南路,城區面貌不斷有所改觀。
1992年以後,在鄧小平對上海提出“一年一個樣,三年大變樣”要求的鼓舞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1993年南市區的浦東部分劃歸浦東新區後,南市的面積減少了四分之三。面對時代的機遇與眼前的困難,中共南市區委審時度勢,先後提出了“捏緊拳頭,放開手腳,加快發展”、“破除圍城意識,解放思想,實現超常規發展”、“齊心協力,負重奮進,爭創一流”、“把握大局,迎難而上,共創南市新形象”的工作思路,將拓寬道路與加快舊區改造結合、土地批租引資開發與改造重點地區結合、危棚簡屋地塊拆遷與改善居民居住條件結合,大規模展開城區開發建設。7年半中,老城廂建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進展。
重點地區的改造建設快速有序推進。豫園商業旅遊區一期工程1991年4月被列為市商業設施改造重點項目,1993年初啟動,1994年9月竣工。一期工程新建近6萬平方米的商業樓宇,將現代商業格局與明清建築風格結合,形成上海最大的仿古商業樓群,被評為90年代上海十大新景觀之一。“南外灘”地區的復興大廈、上海銀行大廈、交通銀行大廈和久事大廈等高層建築拔地而起。老西門、大興街等熱鬧街市上,市百八店、富南商廈等一批商業樓宇先後建成。重點地區開發建設不斷發展的同時,住宅建設加快步伐,至2000年6月,全區共拆除舊房簡屋184.08萬平方米,竣工住宅238萬平方米。西凌家宅棚戶區建成多層與高層錯落有致、功能齊全、環境優美的市級文明新村。海潮路棚戶區成為高層集中、建築新穎、環境宜人的居住小區。浦東地區也建造了一批居民新村。7年半中,全區新建的高層、超高層建築174幢(含在浦東投資建設的高層建築),是1992年以前55幢的3倍。這些變化,成為老城廂改革開放以來大變樣的重要標誌。
加強市政基礎設施建設,道路與交通不斷得到改善,以適應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城區的要求。歷史留給老城廂的大量彈格路已在翻建改造中消失。至1999年底,先後辟通拓寬了陸家浜路、中山南路、西藏南路、復興東路、河南南路等10多條交通幹道,基本奠定了“三橫”(復興東路、陸家浜路、中山南路及內環高架)和“三縱”(中山東二路及中山南路、河南南路、西藏南路)道路框架。全區基本實現了燃氣化。市政建設的發展改變了老城廂的城區形象,方便了居民生活,緩解了行車難、行路難的矛盾,為改善投資環境、促進經濟發展提供了良好基礎。
隨著舊區改造不斷推進,綠化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日益發展。1993年公共綠化面積10.48萬平方米,人均綠地0.20平方米,1999年公共綠化面積19.07萬平方米,人均綠地0.43平方米。環境質量逐步改善,在全市率先建成基本無黑煙區,煙塵、工業污染基本得到控制,主要交通幹道的市容環境從突擊整治走向有序建設,為城區交通逐步做到南北快捷、東西通暢創造了條件。
(三)
歷史悠久的老城廂是上海傳統商業和小型工廠較集中的地區之一。當歷史進入20世紀80年代,經濟改革的春潮從農村轉向城市時,作為上海中心城區之一的南市,區域經濟改革首先從商業系統開始,逐步由計畫經濟轉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商品流通改變傳統模式,發展橫向協作,跨行業、跨地區拓展市場。企業從承包、租賃入手,衝破“捧鐵飯碗,吃大鍋飯”的格局,搞活經營機制,進而實行業務、定價、用工、分配等方面的企業自主管理。商品供應打破市管批發、區管零售和行業分工的界限,發展特色經營,豐富經營品種。商業調整、撤併、改建網點,美化店容市貌,走上了新的發展之路。地區工業因廠制宜,加強內部管理,推行經濟承包責任制、工利掛鈎、工資隨利潤升降等改革措施,促進了企業發展。
進入90年代,上海改革開放進入新的歷史階段,南市區堅持深化改革,搞活經濟,區域經濟發生深刻變化,走上了高速、健康、持續發展的道路。
1993年以來,傳統市場日趨萎縮,新的市場不斷湧現。十六鋪沿江歷來是水產品、農副產品的集散地,曾擁有20多個大型水產品和果品市場。經濟活躍以後,水路運輸逐漸被鐵路運輸與高速公路汽車運輸所替代,水上碼頭逐步停用。至1999年,十六鋪水產品市場已轉移,水果交易市場大為減少,現存市場的規模逐步縮小。同時,在境域內陸續出現了建材市場、金屬品交易市場、鞋業市場、皮塑市場、紡織品市場、小商品批發市場、音像(VCD)批發市場等新的市場和華聯、聯華等超市,這些市場和超市在商業流通中的所占份額逐步擴大。
1994年~1996年間,區百貨公司所屬商店與市百五店、市百八店等大店組建了西門集團公司,一批老字號名店聯合組建了百年老店集團公司,一批有特色的餐飲店組建了喬家柵有限公司,副食品行業一些老店和特色商店聯合組建了萬有全集團公司,向規模經營的方向發展。1992年5月,豫園商場股份有限公司發展為豫園旅遊商城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3月,按照“擴張資本,壯大品牌,拓展市場”的思路和現代企業制度的模式,豫園商城與百年老店集團資產重組,建立豫園集團。豫園商城銷售總額連續4年在全國大型商場中排列前三名。
地區工業逐步向產供銷、科工貿一體化和多元化發展。1993年3月,在區集體事業管理局的基礎上,組建南市區工業總公司,實現政府經濟主管部門向經濟實體轉換。1994年制訂《關於推行資產保值增值為目標的責任制的有關意見》,在25家企業中進行以資產為紐帶、資產保值增值為目標的責任承包考核,1995年全面推開。1996年地區工業系統全部完成行政性公司改制,通過清產核資明確資產主體,普遍建立職工持股會,在較大範圍實行以產業和產品為主要內容的結構調整。1996年7月,區集體工業公司擴大組建成中恆集團公司,生產經營方式從加工生產發展到產供銷一條龍、科工貿一體化等,走上了多元化經營的發展道路,形成了一批骨幹企業和拳頭產品。同時,發展第三產業,調整、改造、提高第二產業,走綜合經濟發展之路,先後辦起了音像製品交易市場、珠寶市場、南鋼化工市場、汽車銷售公司、汽車出租公司等,取得較好經濟實績。
房地產業迅速崛起,成為區新的經濟成長點。進入90年代,房地產業被列為發展重點,全區興起投資開發經營房地產業的熱潮,其規模之大、發展之迅速,前所未有。區內房地產開發公司1985年4家,1997年6月增加到152家。1997年下半年,通過裁併組合建立南房集團、南外灘集團和復興城集團等房地產開發集團公司。1992年起步的土地批租,吸引了海外投資,至1997年底,全區累計批租土地29幅,面積206727平方米。房地產業的迅速發展,為市政設施建設籌集了資金,加速了城區舊房的改造,推進了住房制度改革的進程。商品房銷售逐年增加,房地產交易日趨活躍,房地產諮詢中介公司、物業管理公司以及區房地產交易中心、區房屋交換置換公司應運而生,區房地產二、三級市場已具一定規模,盤活了國有房產存量。
跨地區的橫向經濟、非公經濟和對外貿易不斷發展。1993年~1999年底,全國各省市、地區在南市辦企業共有487個,總投資達15.78億元。50年代只有極少數企業生產外銷產品,從70年代末開始,企業的外銷產品陸續有所發展。1993年~1999年底全區直接或間接出口產品的企業有9家,外貿出口共52.75億元。
旅遊業悄然興起,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上海老城廂久遠的歷史留下了大量的文化古蹟和古樸秀美的景觀。已有400餘年歷史的豫園是上海僅存的一所完整的明代園林,譽稱“奇秀甲於東南”、“東南名園之冠”。與豫園相依的是上海十大新景觀之一的豫園旅遊商城,有象徵上海傳統文化的湖心亭、九曲橋、荷花池及民族風格鮮明的文廟、大境閣等古代建築,還有一批建築宏偉絢麗、結構精緻的寺廟教堂。改革開放以來,這些旅遊勝景,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無數中外遊客,1997年上海旅遊節開幕式在豫園旅遊區舉行。自改革開放以來至2000年6月,豫園旅遊區接待來自五大洲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部長以上重要外賓321批、7282人次。旅遊業興起帶動了旅遊產品的開發,旅遊產品展銷等活動的蓬勃開展,成為新的經濟亮點。
社區經濟取得了新發展。特別是在1996年開始實施“兩級政府、三級管理”的新體制後,區出台了有關優惠政策,支持社區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全區5個街道都建立了社區服務中心,有100多個從事社會服務的經濟組織,經營領域從原來靠搭棚建亭設攤,逐步向工貿結合、房地產開發和物業管理、社區服務等規模化、多元化產業延伸。1993年來,街道經濟的銷售額以兩位數的幅度增長,1999年實現銷售236948萬元,比1993年增長262.22%;利潤5018萬元,比1993年增長100.04%;上繳稅收完成3694萬元,比1993年增長197.06%。
全區經濟在不斷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中健康發展,穩步增長。1999年全區完成國內生產總值26.01億元,完成工貿銷售172.55億元,完成工貿利潤5.34億元,完成地方財政總收入7.34億元,完成對外貿易14.59億元。
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全區職工收入水平和生活質量逐步提高。扣除物價因素,職工生活費收入逐年增長,1993年~1999年全區國有企業年人均工資由6692元提高到10884元,集體企業由3423元提高到4467元。1993年~1999年的7年間,全區有5萬多戶居民搬進了新居,煤氣普及率達96.49%,電話用戶達7.97萬戶。居民消費結構進一步最佳化,住房消費和文化生活消費逐步成為社會消費主流。
(四)
南市區的文化教育事業源遠流長。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進程中,沉積了深厚的底蘊;在新中國建立以後的幾十年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進入20世紀90年代,貫徹鄧小平關於“尊重人才,尊重知識”的指示和黨的“科教興國”的戰略方針,教科文衛體事業不斷得到發展,整體水平有了較大提高。
“現代化的一流城市應有一流教育”。1993年以來,全區學校結合舊區改造和房地產開發,著力盤活教育資產存量。至1999年,大同、大境、敬業等市、區重點中學新擴建校舍面積75358平方米,總投資3.2257億元;修建、擴建中國小和幼稚園校舍以及添置、更新教育設施等,投資3.04億元。推進教育改革,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化,貫徹“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力求因材施教,培養學生能力,培養多種人才,湧現了大同中學、尚文中學蓬萊路第二國小、實驗國小等一批教學改革取得成效的先進學校。大力發展成人教育,為經濟建設培養了多種人才。
科技工作貫徹“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指導思想,開展科學普及、學術交流、技術培訓。1993年~2000年6月,先後引進科技企業483家,其中高科技企業7家;實施星火項目51項,火炬項目3項,創造產值21億元。隨著各項事業的發展,專業技術人員隊伍總量不斷增加,結構趨向最佳化,至2000年6月,全區共有專業技術人員9222人,其中高級專技人員587人,中級專技人員3541人、初級專技人員5094人,獲國務院特殊津貼的高級專技人員21人。
文化陣地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7年半來加大對文化事業的投資,新建和改建影劇場、電影院、文化館,發展了一批現代化娛樂設施。新建的南市圖書館設施先進,藏書20萬冊,1996年被評為全國先進單位。1992年建立區有線電視中心,各街道新建或改建了文化中心站、電視站,豐富了民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衛生事業圍繞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不斷改善醫療網路設施和醫院醫療條件。改革開放以來至1999年,投入增添或更新醫療設備、改善醫療條件的資金1.39億元。醫院內部採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醫療服務水平和醫療保健水平得到提高。解放初人均壽命40歲,至1999年底,人均壽命已達78.06歲,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體育事業在改革開放中取得了新的發展,先後建成設施先進的敬業游泳館、24道保齡球館等。為迎接全國第八屆運動會在上海舉行,新建了標準高、造型新、綜合性、多功能的滬南體育中心,內設游泳、籃排球、桌球、舉重等多種運動場館,體現了現代大都市城區體育設施建設的水平。
社區事業在改革開放中迅速發展。地區和街道社區服務中心和服務設施相繼建立,使一大批下崗人員重新走上工作崗位。民政設施不斷發展,社會保障、社會服務網路體系的逐步建立完善,形成了老有所養、孤有所靠、幼有所教、殘有所助、貧有所濟、難有所幫的社會風尚。
(五)
20世紀90年代以來,南市區堅持以鄧小平理論為指針,貫徹黨的十四大、十五大精神,遵循“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不斷加強。區委通過調查研究,先後提出了《八五期間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若干意見》、《關於近期我區加強文明建設的若干具體要求》,推動既有時代特點又有南市特色的精神文明建設不斷取得進展。
1993年以來,以把老城廂建設成為展示上海中心城區形象的重要視窗為目標,不斷加強重點地區、重點單位的精神文明建設。在推進文明社區、文明城區創建活動中,開展了“建設改革開放視窗、塑造文明優美形象”、“創建文明家庭、文明單位、文明街道、文明小區”以及“志願者服務”等活動,豫園、南浦大橋、老西門、十六鋪、西凌家宅等地區和單位,先後被列為創建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視窗。至1999年底,已有市級文明單位20個、文明小區35個。大同中學連續10次被授予市文明單位稱號。上海市第二人民醫院、豫園派出所成為全國文明示範視窗。
1993年以來,把以人為本,提高人的文明素質作為目標,不斷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活動。區委組織幹部民眾,聯繫實際,先後開展“看大橋話改革,樹信心作奉獻”、“塑造南市人形象”等活動。區委還制定《南市區愛國主義教育實施規劃》,命名豫園點春堂等5家單位為區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分期分批組織民眾特別是青少年前往參觀瞻仰,聆聽講解,銘記南市的光榮歷史和傳統;在南浦大橋定時舉行升旗儀式,使五星紅旗永遠在人們心中升起。結合抗日戰爭勝利50周年、紅軍長征勝利60周年、人民解放軍建軍70周年、喜慶香港回歸、洗雪百年國恥等紀念慶祝活動,通過舉辦廣場歌會、圖片史料展覽、報告會、座談會、徵文等各種形式,進行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區委先後總結表彰了在兩個文明建設中湧現出來的先進人物,他們中有忘我工作無私奉獻的尚文中學教師黃靜華、熱情周到為顧客服務的亞一金店售金狀元華菊妹等。他們的敬業進取精神被廣大幹部民眾爭相傳頌、學習。
1993年以來,以“普法”教育為抓手,使社會公德、家庭美德、職業道德教育深入全區各行各業、街道里弄,積極倡導社會公德風尚,在民眾中弘揚扶貧、幫困、救孤、助殘新風。大力加強家庭美德建設,組建了區家庭建設指導委員會,擬定了1996年~2000年家庭建設工作規劃,圍繞“創建文明家庭、五好文明家庭”的目標,廣泛開展家風大討論,家庭新風巡迴報告會等有特色的活動,促進了文明家庭建設的深入開展。結合南市實際,開展職業道德教育、行業規範服務達標活動。1995年在豫園商城、衛生系統、房產局管養段進行全行業文明規範服務率先達標試點工作。至1999年,這項活動已擴展到全區15個行業。廣泛開展“三學”活動,將“三學”活動與全面實施人才培訓規劃結合,與提高職工科學文化技術素質教育結合,與下崗轉崗職工再就業工程結合。通過各種學習、宣傳和實踐活動的開展,促進了全區人民思想道德素質的提高。
1993年以來,在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同時,進一步加強法制建設。面對改革和發展中出現的新情況,為了正確處理好改革、發展與穩定的關係,從區到基層建立了領導負責制和工作責任制,按“誰主管,誰負責”和“分級負責,歸口管理”的原則,堅持以法辦事和執法責任制,貫徹“疏導化解促穩定”的方針,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保證各項改革措施的順利實施和舊區改造的順利推進。
(六)
1993年以來,不斷加強黨的思想組織建設,為貫徹“改革、發展、穩定”的方針提供保證。區委以鄧小平理論為指針,不斷加強幹部的思想建設,搞好黨風廉政建設。堅持組織全區黨員、幹部特別是處以上領導幹部,認真學習《鄧小平文選》、《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學習綱要》。以維護領導幹部的團結和增強黨的戰鬥力為內容,制定了《關於加強處以上黨委民主集中制度建設的意見》和《關於進一步堅持處級以上黨員領導幹部參加雙重組織生活的制度的若干意見》,健全黨內的監督機制。按照江澤民同志”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的要求,加強領導班子的政治思想建設,嚴格中心組的學習制度,分層次、有重點地開展理論學習,增強各級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結合貫徹中共中央《關於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幹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試行)》等黨紀黨規,在黨內特別是各級幹部中,分期分批舉辦輪訓班,進行黨性、黨風、黨紀教育。結合改革深入的實際,總結拒腐蝕的先進事例和經不起考驗墮落成為經濟罪犯的反面典型,攝製成《倡廉懲腐》的紀錄片,作為黨課教材,在黨內外進行宣傳教育。1999年8月~2000年3月,根據市委的統一部署,先後在區級領導班子、領導幹部及處級領導班子、領導幹部中集中開展了“三講”(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教育,使處以上領導幹部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找到了黨性黨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提高了堅持民眾路線的自覺性和解決領導班子自身問題的能力,振奮了精神,推動了工作,也為落實市委關於黃浦區、南市區“撤二建一”決策奠定紮實思想基礎,為改革開放和各項建設提供了組織保證。
2000年5月,中共上海市委、市人民政府決定,撤銷黃浦區、南市區,建立新的黃浦區。這為上海老城廂這片古老土地的可持續發展,帶來新的生機並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全區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新的黃浦區在建設現代國際大都市新型中心城區的征途上,在走向未來發展的奮鬥中,必將再展新輝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