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沿革
在南市境內設縣,歸屬南直隸松江府下轄。後為抵禦倭寇,修築城牆。(如今大鏡閣古剎仍然保留著一段明代城牆遺址,而環繞老城的中華路、民國路(1949年後改為人民路)則為護城河遺蹟。1842年根據《南京條約》上海開埠後,英國在新開河北岸至蘇州河南岸設立租界,而新開河南岸則為上海老城區。上海人將英租界稱為北市(今黃浦區、靜安區),而老城華界稱為南市,南市區由此得名。
鹹淳年間(1267年前後),上海建鎮,鎮上以市舶司署(即後來的縣署,位於今光啟路北段)為基點,市容逐漸繁華起來。上海鎮上的主要街道有"新衙巷",即今新弄"新路巷",即今望雲路"薛巷",即今薛弄底街"康街巷",即今巡道街"梅家巷",即今梅家街和今光啟路共五條主要街道。它們都集中在今上海市區中華路以西、以北,河南南路以東和方浜路以南的範圍內,因此可以說是南市區的淵源。
至元二十七年(1292年),因商務日益發展,經元政府批准,上海鎮升格為上海縣,面積已達2018平方公里,但中心區域仍在南市一帶。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倭寇勾結地方海盜大舉入侵,,直闖上海鎮市中心,大肆擄掠殺伐,連縣衙門也遭焚燒洗劫,變成一片廢墟。為了防止倭寇劫掠,,松江府知府方廉下令興築上海城池,經過兩個多月的日夜搶築,上海城牆全部建成。
新築成的縣城城牆共長九里,有朝宗門(大東門)、寶帶門(小東門)、朝陽門(小南門)、晏海門(老北門)等8座城門,城內有肇家浜、方浜、薛家浜等東西向直通黃浦江的河流,自南向北,另有一條中心河,溝通了上述三河,河上橋樑縱橫,清代嘉慶年間,有橋樑五十座,橋樑的附近店肆商鋪林立,隨著經濟的日趨繁榮,縣城開始吸引更多的人口入境定居,明代中葉開始,上海縣城出現了一批私家園林,其中以"豫園"、"露香園”"日涉園"等頗為著名,街巷也從建城之初的10餘條,增到嘉慶年間的63條,知名的有花衣街、彩衣街等。
鴉片戰爭以後,上海被迫開放為通商口岸。英國殖民者首先在1845年劃定南起洋涇浜(今延安東路)北至北京路,西至河南路,東至黃浦灘為英租界。1849年,法國殖民者則劃定縣城以北、英租界以南的區域為法租界。上海縣被一分為三,中國政府已無法管轄縣城之外的那兩塊外僑居住區域。1861年,法國侵略者又以幫助清軍鎮壓小刀會起義以及不久的太平軍進攻上海有功為名,要挾清政府擴充法租界的面積,由此法租界的東南方延伸到十六鋪,於是小東門外的十六鋪橋成為租、華兩界的分界線,上海出現"南、北市"之稱,十六鋪以南地方即成為南市,隨著商業漸形繁華,其範圍一直向南延伸到了高昌廟(今江南造船廠附近)。 清末民初,城內進行了大規模的填浜築路工程,肇嘉浜等河流被填沒後相繼建成了肇嘉路(今復興東路),方浜路(今為方浜中路),守署街(今為尚文路)河南路、小桃園路等路段。上海縣城的城牆因阻礙交通,1909年地方官加開尚文門(小西門)、拱辰門(小北門)、福佑門(新東門)等四個新城門,1912年民國成立後,城牆被拆,城壕上面相繼築成法華民國路(今人民路)、中華路。
國民政府設立上海特別市,接收上海縣和寶山縣屬部分市鄉,成立17個區,其中滬南區包括原南市地區,還包括了正在開發的新西區,即高昌廟以西至龍華、徐家匯一帶。從此南市地區不再歸上海縣管轄而成為上海市區的一部分。抗戰爆發後,1943年汪偽政府收回租界,上海市區調整為8個區域,第七區定名南市區,從此上海有了行政區劃意義上的南市區。1945年抗戰勝利,翌年,上海市連同舊租界共劃分為32個區,南市區改為邑廟區和蓬萊區。
2000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宣布,國務院批准撤銷南市區,將南市區黃浦江西岸地區併入黃浦區,而原南市區黃浦江東岸地區早在浦東新區建區後不久的1993年3月已經併入浦東新區。自此南市區從上海市行政區劃中消失。
位置境域
區境位於上海市區東南部,北緯3
1°13′,東經121°29′,區境南北朝時期成陸。黃浦江自西南向東北流經區境,將全區劃分為浦西和浦東兩部分。區境西沿西藏南路、肇周路、製造局路、高雄路與盧灣區相鄰,浦東上鋼地區與徐匯區隔江相望,北及東北從淮海東路、人民路折經黃浦江、張家浜與黃浦區接壤。南和東南部與上海縣、川沙縣毗連。南北最長處約9公里,東西最寬處約6.3公里。
境域北端新開河距吳淞口水路約27.2公里,東部距離東海約27.2公里,南部距離杭州灣約43.4公里。區政府駐地距鐵路上海站直線距離約4.8公里,距虹橋國際機場直線距離約12.2公里。
1992年底全區面積27.92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2.94平方公里)約占全市面積0.39%。區內浦東部分面積約18.11平方公里(不包括水域面積),約占全區面積的64.86%;浦西部分面積約6.87公里(不包括水域面積)約占全區面積24.61%。
行政區劃
小東門街道位於南市區東部。面積1.17平方千米,人口9.11萬。辦事處設在中山南路100弄10號,轄27個居委會。
1957年建立小東門辦事處,屬邑廟區,1960年邑廟區撤銷後,屬南市區。以舊上海縣城城門寶帶門的俗稱小東門所形成的區片名得名。1993年撤銷小東門街道和小南門街道,建立小東門街道。
半淞園街道位於南市區西南部。面積1.55平方千米,人口7.64萬。辦事處設在保屯路213號,轄24個居委會。
1960年改保全路辦事處為半淞園路街道。以半淞園路為名。
1988年,斜橋街道車站路以西的六個居委辦事處劃歸半淞園街道。
老西門街道(Laoximen Jiedao)
位於南市區西部。面積1.5平方千米,人口16萬。
1993年撤銷小北門、唐家灣、蓬萊路3個街道,建立老西門街道。以舊上海縣城城門儀鳳門的俗稱老西門所形成的區片名得名。辦事處設在蓬萊路285弄4號,轄39個居民委員會。
董家渡街道位於南市區南部。面積1.87平方千米,人口11.33萬。辦事處設在董家渡路308號,轄31個居委會。
1958年建立,因黃浦江渡口董家渡得名。1993年撤銷董家渡街道和陳家橋街道,建立董家渡街道。
豫園街道位於南市區北部。面積0.76平方千米,人口8.98萬。辦事處設在方浜中路199弄14號,轄26個居委會。
1960年改原城隍廟辦事處為豫園街道。以古園林“豫園”為名。1993年撤銷豫園街道和露香園路街道,建立豫園街道。
地理環境
地質
第四紀以來,由於長江夾帶大量泥沙在入海口受海水頂托,流速減慢,逐漸沉積,構成區境厚約300米的第四紀沖積層。其成因、深度大致符合上海地區成陸地層分布規律。其特徵為::
表土層:黃褐色、灰黃色亞粘土為河口沖積相,埋深約3.0米。
第一軟土層組:灰色淤泥質亞粘土夾輕亞粘土層、灰色淤泥質粘土層均為淺海相。
第三軟土層組:灰色粘土層,濱海淺灘沼澤相,灰色亞粘土夾粉砂層,溺谷河流相。第三軟土層下部有1~2米厚的暗綠色—灰綠色硬土層。
第一承壓含水砂層組:上部為河流相黃色粉細砂,下部為濱海相青灰粉砂。
第二承壓含水層組:厚度較大,岩性變化也較大。一般以亞砂土薄層作為層面,逐步向中部的粉砂和底部的含礫中砂過渡。
地貌
上海屬長江三角洲沖積平原,地勢東高西低。按地形分區,區境屬中部平原區碟緣高地一部分。平均海拔3~4米,略低於碟緣高地的東部、西部和南部,大致成為以黃浦江為中心的平原。
區境由於成陸較早,人類生產、生活活動集中,長期填浜築路、工農業生產發展以及大量開採地下水等原因,引起局部地區的地面沉降,使部分地區微地貌發生了變化。
水文
黃浦江是長江下游的支流,上海地區最長最寬的乾河。流經區境的河段,東岸從川楊河以南至張家浜路,長約18公里(包括白蓮涇區屬部分),西岸從江邊碼頭至新開河,長約4.5公里。
宋代東江從閔行、閘港入海,閘港以北一支稱黃浦,北流至今十六鋪一帶與吳淞江南岸支流上海浦相接,當時上海浦一帶已是國內外商船集散地。明代,今黃浦江水系逐漸形成,上海浦沒入大黃浦,成為黃浦江水道。治理疏浚後的黃浦江水深江寬,今大東門、小東門一帶,成為最早的上海港區。
區境黃浦江段的潮汐,,由於受河床摩阻及下泄徑流頂阻影響,潮位差變化較下游小,較上游大。
據區內白蓮涇河口建源水文測站記錄(1914年建站1977年拆站),平均漲潮歷時4小時12分,平均落潮歷時8小時13分。最高水(潮)位為4.67米(1931年8月25日),最低水潮位為0.30米(1914年)。最大潮差為3.30米(1956年)最小潮差,漲0.02米(1933年),落0.01米(1969年)。
1989年水質監測評價結果,區境黃浦江準水源保護區水質為4~5級,未達到國家三級地面水環境質量標準。而且黃浦江支流水質差於幹流,近幹流的支流水質又差於近郊河流水質。
氣候
區境深受亞熱帶季風影響,冬季盛行西北風,氣候寒冷乾燥,10月下旬出現初霜;夏季盛行東南風和西南風,氣候炎熱而濕潤。據近1951~1989年氣象資料統計,全年平均氣溫約15.8℃;1月最冷,平均氣溫約3.7℃;7月最熱,平均氣溫約27.8℃。冬夏較長,冬略長於夏;春秋較短,春略長於秋,四季分明。
區境全年平均降水量為1100毫米左右,雨量主要集中在春雨、梅雨和秋雨3個雨期。
人口民族
人口
1960年南市區成立時,全區人口81萬餘人。隨著工廠內遷,精簡職工回鄉生產,動員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境內人口逐年減少。1974~1978年出現低增長,5年平均自然增長率為0.29‰。1977年降到最低谷,全區人口641085人。80年代後,隨著區轄的擴大,浦東地區大批住房的建造,以及大批知識青年回城和婚齡、育齡人口的增多(1982~1989年出現第二次生育高峰),人口出生率和人口自然增長率分別回升到18.04‰與10.84‰。由於不斷落實計畫生育政策,有效地控制了人口出生,使人口自然增長率不斷下降,1991年、1992年出現了人口負增長。
隨著醫療衛生條件和生活條件不斷改善,區境老齡人口增加,人口期望壽命提高,1951年平均期望壽命為47.83歲,1992年提高到73.82歲。第四次人口普查資料表明:區內65歲以上老年人有96020人,比第三次人口普查時增加49.5%,增長速度高於全市平均增長速度,人口老化係數在全市各區、縣居第三位。少數民族由1964年的16個民族增加到1990年的24個民族,人口也相應增多。人口的文化素質不斷提高,全區每千人中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1955年為6人,1964年為13人,1990年增至56人;文盲、半文盲人口1955年占6歲以上人口的36.18%,1990年下降為10.58%。
民族
據1990年7月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區境內有24個少數民族,占全市少數民族數54.54%,總人口6806人,占全區人口0.82%,占全市少數民族人口11%。區內少數民族中,回族6354人,占93.36%;滿族179人,占2.63%;蒙古族117人,占1.72%;朝鮮族25人,占0.37%;維吾爾族22人,占0.32%;苗族20人,占0.29%;其餘少數民族均不滿20人,總數占1.31%。回族分布全區,以露香園、小北門、蓬萊3個街道居多,占區內回族總人口42.84%。
撤銷
2000年7月11日,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通過《上海常務委員會關於撤銷黃浦區、南市區設立新的黃浦區若干問題的決定》。決定新的黃浦區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由原黃浦區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和南市區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組成;新的黃浦區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區長、副區長,區人民法院院長、區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由新的黃浦區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依法選舉產生;新的黃浦區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由原黃浦區、南市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聯合召集並主持預備會議;新的黃浦區第二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按照選舉法的規定重新確定;新的黃浦區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任期至2003年上海市的區、縣人民代表大會換屆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