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古橋遺址

在杭州河坊街的東頭,原先準備建地下停車庫的工地,居然挖出了具有千年歷史的熙春橋與市河遺蹟。 發掘坑底有淺淺的水,這是古河道市河的遺蹟。 在唐俊傑看來,熙春橋和市河的遺蹟是珍貴的,“如今杭州城裡南宋古橋已經絕跡。

杭州河坊街的東頭,原先準備建地下停車庫的工地,居然挖出了具有千年歷史的熙春橋與市河遺蹟。南宋臨安城的清河坊一代,是酒樓茶肆鱗次櫛比的繁華地帶,當時最知名的莫過於食客簇擁的知名酒樓“熙春樓”和夜夜笙歌的遊樂中心“南瓦”。而這次挖出的熙春橋,是這段繁華歷史的見證。
據悉,為解決河坊街一帶停車難問題,杭州市上城區原計畫在此地建造地下停車庫。按照相關規定,杭州市考古部門在施工前進行前期考古調查勘探,竟意外發現了保存完好的南宋古河道市河與古橋熙春橋遺蹟。
若建設地下停車庫,歷史將蕩然無存;但若停建車庫,此處的停車難問題恐將難以解決。在歷史遺蹟面前,地下停車庫到底是建還是不建呢?
建停車場挖出了古橋遺蹟
接到馬先生爆料後,記者趕到現場。工地位於高銀巷、河坊街與中河高架連線處,原先是一個立體停車庫,如今,被鐵皮圍牆嚴嚴實實地裹成了一個工地。市考古所考古部主任王征宇正在裡頭,他已經對著裡頭巨大的發掘坑,研究好長時間。
發掘坑很深,目測約有4米,遠遠可見一排排工工整整的條石。王征宇介紹,這便是熙春橋的橋基和駁岸遺蹟,熙春橋自南宋始建,一直沿用到民國時期,是一座單孔半圓形石拱橋。在駁岸下,可見一個個矮矮的小木樁,這是用來加固的。
發掘坑底有淺淺的水,這是古河道市河的遺蹟。市河俗稱小河,是南宋臨安城內的重要河道,也一直沿用至民國時期。發掘的這段河道,為市河南段局部。
王征宇介紹,考古發掘工作近日才剛剛完成,在他們看來,橋基、駁岸和河道遺蹟砌築規整,保存之完好令人驚訝,年代可上溯至宋代,且歷代修整痕跡明顯,為研究杭州古代城市格局及其歷史變遷提供了重要的實物依據。
熙春橋畔南瓦熙攘
隨後,市考古所副所長唐俊傑為記者還原了發掘現場的歷史舊貌。今日河坊街一帶,古稱清河坊,其名始於南宋,源於當時此地住著被封為清河郡王的張俊,為臨安城的商業中心和商賈雲集之地。
市河就在清河坊上,水源供飲用,河道也用作運輸。市河自東向西,並排流經鍾公橋、清泠橋和熙春橋――按照今天的地理位置,這3座橋位於今日河坊街的打銅巷到光復路之間,在不過百米距離間緊緊相鄰,是當時這一帶的3座重要橋樑。
熙春橋見證了南宋臨安城的繁華,其附近一帶的熱鬧程度,據說相當於如今的“南山路酒吧一條街”。其橋堍有臨安城十八名樓之首熙春樓和城內五大娛樂場所之一南瓦(瓦為古代遊樂場所)。作為當時最知名的大酒樓,熙春樓日夜張燈結彩,觥籌交錯。而南瓦內說書、小唱、相撲、傀儡、說經、打謎等應有盡有。現在,高銀街和中山中路間依然有一條“熙春弄”,便得名於熙春橋。
市河和熙春橋一直沿用到民國時期。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市河因為河道淤塞等原因被逐漸填塞,至此消失,只留下光復路等地名,3座古橋也廢棄拆毀。
據唐俊傑推斷,在熙春橋遺蹟東側,或許還完好保存著清泠橋與鍾公橋遺蹟。
地下停車庫何去何從
在唐俊傑看來,熙春橋和市河的遺蹟是珍貴的,“如今杭州城裡南宋古橋已經絕跡。此外,在古代清河坊,橋樑所起的作用很重要。最讓我們驚訝的是,遺蹟保存得很好,這很難得。”因此,他建議遺蹟進行原址保護。假如按照原先的構想建造地下停車庫,“那一切都將蕩然無存,太可惜了。”
昨天上午,杭州市園文局文物處的工作人員也來到發掘現場。他對記者說:“這個遺蹟證明了歷史上清河坊的位置。比如說,通過遺蹟,我們可以比較清楚地了解當時的河坊街寬度。所以,它是南宋臨安城清河坊歷史舊貌的一處重要遺蹟。”
遺蹟的發現則讓地下停車場的上級管理部門、上城區吳山指揮部的負責人徐一東心情矛盾。“河坊街一帶一直存在停車難問題,原先的立體停車庫顯然滿足不了需求,而且對景觀效果有影響。除了這塊地方,邊上沒有建停車庫的位置了。所以,我們才構想建造一個地下停車庫。”如今看來,遺蹟和地下停車庫無法兩全,必須進行取捨。對此,徐一東表示,“當然,我們首先要服從文物保護的需要。如果相關部門要求保護遺蹟,我們就配合保護,停車庫就不建了。”
市園文局表示,將為此事於近期向相關政府部門進行專題匯報,協商解決方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