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薴溪橋,位於集美後溪鎮薴溪村口,在古同安連線漳、泉兩地的古驛道上。它始建於北宋大觀年間(1107年),南宋乾道年間(1165-1173年)重建,平梁式,東西走向,面寬2.6米,高4米,八墩九孔,橋墩亦呈船形。元代文人鄧子實留下一首《薴溪》寫到它:“日照松梢宿雨乾,秋風剪剪作輕寒。青林缺處雲山好,更過橋西仔細看。”五顯第一溪橋位於同安五顯村西,與同安影視城前一座現代橋並肩。第二溪橋位於五顯村北,第三溪橋位於安爐村北。它們始建於元大德年間(1297-1307年),是同安通往泉州府的古道橋樑,也是北同安往金門水路的起運點。
深青橋位於集美區灌口鎮深青村深青社東南面後溪仔與落壁溪交匯口,橋身長24米,橋面寬4米,橋高4.8米,船形橋墩長4.9米,寬2米。全橋均用巨大的條石鋪砌而成,是古驛道的必經之路。
樵溪橋位於萬石植物園內紫雲岩。此橋為單墩雙孔石樑橋,橋墩為天然巨石,橋寬1.5米,橋兩旁皆有石階可供上下。橋邊有南明永曆七年(1653年)岱州余宏所題的“樵溪橋”摩崖石刻。
薴溪橋
【北宋】薴溪橋:承載美麗傳說
車子行駛在後溪鎮七彎八拐的水泥路上,停在距坂頭水庫不到500米的地方。遠遠地,我們就看見橫臥於薴溪之上的這座宋代石橋和橋頭的迎恩殿古剎,以及橋下牧牛的老農和橋上荷擔的村婦。
在這裡放牛的古稀易氏老人,對此橋的來龍去脈,有一個民間世代相傳的版本。古時薴溪水深流急,每逢潮汛,水漫良田,還有蟒蛇所翻蟄。一天,有位相貌非凡、氣質高雅的貴婦人經此,見溪水滔滔滾滾,橫亘眼前,不由秀眉一揚,提高聲調對隨從說:“有溪水擋路,怎能沒有橋?”當地官府立刻急調人馬,趕著施工建橋。至於這女人是何身份,無人知曉,有的猜測她是皇宮貴人,有的傳說她是觀音化身。但總之,舊時建在橋頭的迎恩殿,多少與她有關。
漫步古橋,我們發現幾處橋墩已呈傾斜之狀,猜想是年代久遠、地質變化所致。易氏村老再次用民間傳說為我們“解疑釋惑”。相傳當年民工們建橋時,遠方走來了個蓬頭垢面、衣衫襤褸的老乞丐,民工們拿他開涮取笑。老乞丐遭遇無禮,並不怒形於色,而是微眯著雙眼,口中念叨著:“要倒,要倒。”經他這一念叨,橋墩竟向一邊緩慢傾倒。眾人見狀,大吃一驚,知是遇到高人,忙請求他別再念咒語了,並好酒好飯招待。於是,老乞丐又接著剛才的話說:“要倒,要倒,再造卻沒那么好。”說來也怪,傾斜的石板凝固了,而且至今堅固無比。
後來人們才知道,這個老乞丐,是個濟公式的“乞丐身,皇帝嘴”,雲遊四方的他,能夠一語成讖!
五顯第一溪橋
【元朝】五顯第一溪橋:通往金門的啟運點
到五顯第一溪橋時,正午的烈日高照,橋下溪水潺潺,舊橋數米之外,有一座新橋,偶有人車經過,更顯出舊橋的靜謐。五顯第一溪橋是同安最古老的橋,位於同安西門外,就在同安影視城門樓邊,橋下靜靜流淌的,是東溪長流水。
石板橋共9孔,每孔跨徑各不相同,最大跨徑6.6米,最小跨徑4.8米。橋全石構,長64米,寬5.5米,九孔八墩;石樑長6米,厚0.4米,寬0.6米,每孔架梁八道,兩邊石護欄;墩船形,寬5.5米,基石巨大,壘砌規則,結構嚴謹。
五顯第一溪橋於1982年3月20日被列為同安縣第一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橋上的石板已經有了縫隙,橋上飄搖著幾縷枯草,一位在橋下耕作的村民告訴我們:“橋上動不動就掉下泥石。”細細地觀察,溪橋邊緣的護欄松垮,有的石條已經坍塌。橋頭的碑記向人們訴說著第一溪橋的價值:“古代長興里一帶通往金門的啟運點。……”離開這座古同安重要的交通要道時,遠遠地可以看到,橋頭按劍伺立的鎮橋將軍石雕,忠誠地守護著第一溪橋。
深青橋
【明朝】深青橋:因它取了地名
深青橋重修於清康熙年間,續建於嘉慶九年(公元1804年)。深青驛和深青橋系古代南北往來要道,對研究廈門、同安地區古代交通情況具有實物資料價值。
關於深青橋,村老林得時給我們講了一段傳說∶宋代以前,此地並無深青這個地名,那時村民耕田經商都得涉水過溪,十分不便。逢大雨傾盆山洪爆發,只好閒在家中。於是,早有建橋願望的村民們在各村家長的發動下興起了集資造橋熱潮。然溪深水渾,無法打造橋基,眾村民便拜祭水神,水神有感於民眾的誠意祈求,將溪水由渾變清了,使橋順利建成。為了紀念神明的庇佑,橋四周的土地,就取了個“深青”(清)的地名。
跨過深青橋,登上17級石階,就是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深青驛遺址——建於明洪武年間(公元1382年)的驛樓古地了。這座兩層門樓,左憑水月潭,右依茂林庵,前面十步開外就是當年繁華的驛口街。
驛口街是一條只需用10多分鐘便可走完、長僅500米的古街道,東南側有一溜順街而建的回形土樓。街巷相連是驛口街的另一特色,石獅巷、驛口巷、驛蛇巷等“次幹道”與“主幹道”的驛口街連成一體,每個巷口之處,都有閩南人用於辟邪的石敢當和造型別致的“石獅爺”。
樵溪橋
【清朝】樵溪橋: 鄭成功讀書處就在邊上
最短的樵溪橋,樵溪是一條穿行在天界山與紫雲岩峽谷中的小溪流,從前流水潺潺,而前些年溪中泥沙淤塞,雜草叢生。如今在溪邊已鋪上寬平的石階,樵溪串連起一個個層疊的水池,水瀑一層層流瀉下來。
漫步走上橫跨池面的一座舊石橋,便是樵溪橋了。它長約14米,寬不過1.5米,石板已十分黝黑,石板兩側直接攀附在天然石墩上,在橋畔高大的相思樹的掩映下,古色盎然。
站在橋上,流水從腳下潺潺流過。往東望,池池相接,過了橋,不遠處是靜謐的高讀岩。當年,澗水穿洞而過,臥石如琴,溪水撫石,如弦帶音,“傾耳靜聽流水調,卻疑鍾子寫水弦”,故名“琴洞”。相傳鄭成功當年常到琴洞旁的這塊岩石上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