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土乇遺址

1985年,長沙市進行文物普查時在城南約20公里的長沙縣南土乇 鄉三興村大塘組發現了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從採集的遺物判斷,這是一處有獨特文化內涵的遺存。

介紹

1985年,長沙市進行文物普查時在城南約20公里的長沙縣南土乇 鄉三興村大塘組發現了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從採集的遺物判斷,這是一處有獨特文化內涵的遺存。遺址處於湘江東岸的河灘台地上,早年修築湘江大堤時受到較嚴重的破壞,部分壓於大堤之下,露出河灘的部分長年被江水沖刷,僅存一小台地。為搶救這一瀕臨毀滅的遺存,1986年初,經國家文物局批准,長沙市文物考古人員組織對遺存進行了發掘。遺址發掘面積80平方米,堆積物最厚處1.05米,堆積物底部的河灘為夾砂礫石的濕熱風化淋瀝層,形成於更新世晚期,年代距今約11000餘年。遺存的堆積物內容十分豐富,出土了石器數十件,多為磨製,有斧、鑿、刀、鐮等,石鐮和石刀磨製都十分精緻,鐮尾磨出綁柄的凹槽,石刀的一側鑽出穿繩抓手的小孔。另外,還有作裝飾品的石管等。

南土乇 遺址遺物中具有代表性的是陶器,不僅種類繁多,有釜、罐、碗、盤等,而且裝飾極有特色,絕大多數器物表面有紋飾,形式有彩色繪畫、戳印、刻劃等多種,圖案有太陽、飛鳥、房屋、水波、植物等。有一件繪有鳥紋的彩陶罐,陶質黃白,外施白色陶衣,以黑色彩繪4組圖案於腹部,每組繪一高冠長尾之鳥,昂首面對一樹,其構思和畫技,使人難以相信是7000多年以前先民的作品。堆積物中還清出大量的紅燒土,不少紅燒土中有炭化了的稻殼,有的陶器胎質中也夾了炭化的稻殼。遺址出土的泥炭經過北京大學考古實驗室進行碳十四測定,其年代為距今6990(+或-)100年,如果經樹輪校正,可達7300年。

從遺址的遺蹟現象和出土物的分析,可以判斷:當時已有較高水平的陶器製作工藝,有以水稻栽培為主的農業,已經形成了聚居的群體,產生了原始的宗教和藝術。到目前為止,學術界基本公認南土乇 遺址古文化遺存為湘江流域較有特色的地方文化的代表。

文明遺址

本地區晚於南土乇的原始聚落主要有長沙縣腰塘新石器時代遺址。遺址位於城東北約30公里的長沙縣廣福鄉梅藪村,該處有一較大的水塘稱為腰塘,遺址就在塘邊的台地上,亦為1985年文物普查中發現,1988年進行了發掘。遺址總面積約2萬平方米,發掘面積214平方米,遺物堆積厚0.3-1.5米。出土遺物中石器有斧、石奔 、鏟、箭鏃等工具,陶器有鼎、罐、盤、壺、碗、豆、缽等,陶質以夾砂紅陶為主,也有黑陶和少量白陶。比較重要的是在遺蹟現象中發現半地穴式房基1座,基坑深入地面1米,呈口大底小的橢圓形,底徑為3.5×2.5米,口徑為5.24×4米,坑口東側邊緣有直徑為20厘米的柱洞2個,西側邊緣有直徑為25厘米的柱洞3個。門道朝北偏西,寬1.25米,呈斜坡狀,近地面處有二級台階。房基底部平整,有一層似白膏泥的白灰面,白灰面上一層含有紅燒土、陶片和黑灰土的堆積物,估計為房頂焚燒倒塌後所致。

腰塘遺址的文化內涵較為豐富,其與湘西北屬屈家嶺文化的澧縣三元官、安鄉劃城崗,湘中的湘鄉岱子坪,湘東的平江舵上平,以及江西修水山背,廣西馬壩的石峽等遺址的文化內涵都有相似之處,既有屈家嶺文化因素,又有龍山文化的特點,為東南和西北兩個方向古代文化的匯合處。遺址的下層相當屈家嶺文化晚期,年代距今4500年至5000年,遺址的上層相當於龍山文化早期,年代距今4000至多4500年。腰塘遺址中古文化匯合和疊壓關係,對研究長沙地區古代人類聚落有劃時代的意義,從腰塘遺址上層文化時期開始,長沙的原始居民聚落迅速發展。

根據歷年的考古發現,特別是1985-1987年全市的文物普查,長沙地區共發現相當於龍山時期的古文化遺址約40處,其中長沙、望城兩縣22處,現市區內2處,已經發掘的除腰塘遺址外,還有市區河西的黃家洲、長沙縣的鹿芝嶺月亮山、瀏陽城關樟樹潭、寧鄉黃材等。另外,在長沙市內發掘的戰國和漢代古墓中也經常出土有石斧、石奔 等新石器時代的工具。

以上所述各處時代距今4000至4500年的遺址。從調查的情況和採集、發掘出土的文化遺物考察,本地區這一時期的遺存的特點是數量較以前大大境加,遺址面積也較大,但遺物堆積一般都不厚;出土的遺物中石器種類較以前豐富,隊石斧、石奔 、鑿、刀等,較多的出現石箭鏃,有三棱、四棱,有挺、有翼等多種形式,還出現不少石矛,以及陶、石的網墜。長沙鹿芝嶺月亮山、雙江赤馬殿、瀏陽樟樹潭等處都有出土,其中雙江赤馬殿遺址出土的石矛磨製得十分精緻。陶器中鼎的數量大大增加,形式多樣,出現造型較為複雜的陶 ,還出現了石環、玉訣等裝飾品。

社會發展

從遺存的這些特點考察,當時的社會狀況是:人口大大增加,聚居地址變遷較大,農業、畜牧業和手工業都較以前發達,漁獵的手段較以前更強,石矛等武器的出現說明已進入階級社會的門檻。以考古學資料對照歷史的傳說眾一般認為,龍山時期相當於夏(距今4100年)以前古史傳說的炎帝和黃帝等神州人物活動時期。當時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口大大增加,自然界生長的食物已供不應求,炎帝神農氏教民播種五穀,出現了原始的農業和畜牧業。《白虎通·號》云:“古之人民皆食禽獸肉,至於神農,人民眾多,禽獸不足,於是神農因天之時,分地之利,制耒耒呂 ,教民農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謂之神農也。”為了生存而發展,各部落之間發生了戰爭,傳說中的炎黃之戰, 尤(炎帝之後裔)和黃帝之戰等都是激烈的曠日持久的戰爭,最後炎帝和尤被戰敗退到南方,成為活動在包括長沙一帶的南方地區的首領。今株洲炎陵縣有炎帝陵,炎陵縣即酃縣,1211年(宋嘉定四年)由茶陵鄉置。據晉皇甫泌《帝王世紀》:“(炎)帝葬於長沙”,這是關於炎帝歿葬最早的記載。又宋羅泌《路史》載:炎帝“崩葬長沙茶鄉之尾,是曰茶陵。”無論是地下的文化遺物或者是地上的歷史遺蹟都證明了古史的傳說並非無稽之談。

商周時期,長沙地區的人類聚落較龍山時期又有更進一步的發展。首先是聚落遺存的數量進一步增加,面積更大。根據歷年來的考古調查發掘以及文物普查資料統計,全市發現這一時期的遺址50多處,面積上萬平方米的不少,瀏陽高坪鄉斑竹村黃泥嶺遺址面積達10萬平方米。在長沙現市區範圍內已發現或發掘的商周遺址就有好幾處,有位於嶽麓山麓的槐樹坪、湘江西岩邊的黃家洲、城東現火車新站附近的楊家山等遺址。另外,還有長沙縣的煙墩沖、接駕嶺、鹿芝嶺、金井,瀏陽縣的樟樹潭,寧鄉的黃材等遺址都進行了發掘。黃家洲遺址出土了不少窯的遺蹟,接駕嶺遺址還發現了半地穴式房子遺存。其次各遺存中出土的遺物較前更具有特色:陶器中出現了大量的印紋硬陶,陶器胎質堅硬,叩之有聲,表面飾模印的雲雷紋、葉脈紋、棱格紋等紋飾。更重要的是,大批的青銅器出現,有青禮器鼎、尊、觚、爵,樂器鐃、兵器戈、矛、刀等。出土地點以長沙市為中心向外放射,四縣皆有,其中以寧鄉最多。初步統計長沙地區共出土商周青銅器約300件,其中重器約60件,其中僅寧鄉出土最有特色的青銅大鐃就有近30件。

在長沙地區商周時期的遺蹟和遺物中,可以找到當時聚居在此地的先民們幾方面的信息:一是人口的數量較以前進一步增加;二是生產技術更進步,陶器的燒制特別是青銅器具的鑄造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三是文化已相當發達,寧鄉出土的青銅四羊尊、人面鼎、大銅鐃等都堪稱國寶;四是人們交往的增加。當時長沙地區的居民有兩類:一是土生土長於本地的氏族,一般都認為是三苗,根據《史記》等記載,其活動範圍當在今洞庭湖周圍一帶。三苗為炎帝神農氏的後裔亦即後來的古越族,他們是印紋硬陶文化的創造者。另一類是從中原南下的氏族,長沙地區出土的商周青銅器中有不少和中原出土的一模一樣,如寧鄉出土的“戈”卣、“癸(舉)”提梁卣、“巳(舉)”分檔鼎等,銘文的字型和器物風格都與中原完全相同,應是中原氏族南下攜帶而來。還有部分銅器,具有明顯的地方風格,在中原地區找不到類似的器物,如青銅大鐃。寧鄉出土的銅鐃,不但數量多,且體積大,最大的高1米多,重達成221.5公斤,而在安陽殷墟僅出土過高12厘米的小鐃,且為數極少。這些青銅大鐃應該是在中原青銅文化的影響下本地民族鑄造的。文化遺物中反映出來的這種中原與南方的關係,在歷史典籍中也可找到株絲馬跡。據成書於春秋戰國時期的《逸周書·王會篇》記載,西周成王時(前11世紀)各地向周天子貢獻的方物中,有“長沙鱉”。說明在商周時期長沙已為中原朝廷的臣邦,有較為正規的交往。

人類居住點的不斷密集,文化的進一步發展,人們相互交往的增加,預示著人類聚居的高級形式——城市即將產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