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匯皮影戲

皮影戲,以小牛皮或雛馬皮為材料,縫製成劇中人物造型,設有“引線”。 南匯皮影戲唱腔頗有特色,一般用浦東高腔和浦西平調。 皮影戲藝人忙時務農,一般從農曆八、九月農閒時外出賣藝。

皮影戲,以小牛皮或雛馬皮為材料,縫製成劇中人物造型,設有“引線”。演出時,通過汽油燈光照射,投影在布幔(相當於電影銀幕,常用材料有紡綢或細白布,長寬各五、六尺)上,演員通過“引線”操縱皮囝,配以說唱,塑造人物,展開情節。 南匯皮影戲劇目眾多,大都和其他地方曲藝相同,如《封神榜》、《薛仁貴》、《萬花樓》等等。南匯皮影戲唱腔頗有特色,一般用浦東高腔和浦西平調。曲調 有十五、六種,風格獨特,有“噫腔”、“啊腔”、“嗨腔”、“哼腔”、“姆媽腔”、“嘰改腔”等。皮影戲樂隊常用樂器有二胡、笛、笙、三弦、嗩吶,以及小堂鼓、小鑼等。
清末民初至20世紀40年代,南匯盛行皮影戲,今下沙、沈莊、坦直、瓦屑一帶就有十多個班子(一個班子,一般由六、七人組成),湧現了汪保根、 陸順祥、胡善言等一批有影響的人物。
皮影戲藝人忙時務農,一般從農曆八、九月農閒時外出賣藝。農民採用“包場”的辦法,請藝人演出。演出地點大多選在乾枯的稻板田上,臨時搭起高台,點起汽油燈擊,鼓打鑼演唱,有演半夜的,也有演通宵的,亦有連演十七、八場的。
建國以來,由於民眾文化生活日趨豐富多彩以及其他原因,南匯皮影戲漸漸萎縮,到21世紀初,已少有傳人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