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文廟

南京文廟

南京文廟為江蘇省級重點文物單位,占地8000平方米,規模居全國第五,大成殿、魁星亭、戟門、泮池等一應俱全,是江北地區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建築。雕樑畫棟,氣象莊嚴,當年南京夫子廟重修時,即來此取樣。以文廟為首的萬壽宮、清真寺等六合城內古建築群,古韻深厚,是六合歷史文化的重要積澱。

南京文廟簡介

南京文廟江蘇省級重點文物單位,占地8000平方米,規模居全國第五,大成殿魁星亭戟門泮池等一應俱全,是江北地區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建築。雕

南京文廟南京文廟
梁畫棟,氣象莊嚴,當年南京夫子廟重修時,即來此取樣。以文廟為首的萬壽宮清真寺等六合城內古建築群,古韻深厚,是六合歷史文化的重要積澱。

南京文廟歷史

南京文廟始建於860年(唐鹹通元年),在全國僅存的22座孔廟、文廟夫子廟中,除了建於公元前478年(魯哀公十七年)的山東曲阜孔廟和建於618年(唐武德元年)的江西萍鄉文廟這兩處外,南京文廟始建年代位列第三,且規模也列為前五位。
南京文廟經過歷代重修、擴建,到1870年(清同治九年)已具相當規模。

南京文廟建築

文廟前,紫紅色的牆上鑲有”萬仞宮牆“四個大字,相傳為清乾隆皇帝親筆手書。宮牆內有泮池,即半池,因水池為半圓形,故名。三口古井圍繞,形同“品”字,稱品字井,其泉源不斷,長年不竭。泮池後東西迎街處各建牌坊,坊額上有“德配天地”、“道貫古今”的楷書。牌坊下有下馬石碑,上刻“文武百官到此下馬”,可見文廟的尊嚴。
文廟頭道門是欞星門。古代傳說欞星是天上的“文曲星”,是天下讀書人的主宰,欞星門的意思是這裡系培養人才的門第。主體建築是大成殿,以孔子“集古聖賢之大成”而命名。殿開五間,飛檐龍脊、雕樑畫棟,斗拱交錯、巍峨莊嚴。殿內正中高懸“到聖先師”橫匾,四周有“萬世師表”、“生民未有”、“與天地參”、“聖集大成”等匾。大成殿主祭孔子,“四配”、“十二哲”從祀,東西兩廡供“先賢”、“先儒”牌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