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條件
學校現有28位教職員工,40歲以下占75%,大專以上學歷占總人數的40%,並且100%獲得計算機初級證書,在市區各種教學技能比賽中獲獎率占78%,學校語文、數學教研組均獲"鼓樓區優秀教研組"稱號。寫字教學是學校的特色,曾獲南京市優勝獎。97、99年分獲區"家長學校先進集體"稱號。 我們將秉承求實、求真、求新的教風播種希望,譜寫敬業愛生的奉獻新曲。
校園環境
南京市寧工國小地處河西鄭和寶船廠遺址公園景區,占地面積7304.6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4010平方米,綠化覆蓋面積2946.4平方米。學校現有17個教學班,教師45人,697名學生,其中外人務工人員子女總計483人,是一所以外人務工人員子女教育為主的學校。 學校在“著眼三同教育,彰顯辦學特色,構建和諧校園”的辦學思想引領下,積極推進素質教育,堅持“寫字教學、藝術教育和科技教育”的辦學特色,辦學效益日漸顯現。2003開始,學校積極回響政府號召,最大限度地吸納流動人口子女來校就讀。幾年來,堅持“三同教育”的理念,對證件齊全、符合政策的學生實施“同城待遇”,將農民工子女編入普通班級進行“同班教學”,對所有學生使用統一的評價標準,追求“同等質量”。由於“三同教育”踐行了教育公平的理念,因此,幾年來流動兒童占學生總數比例逐年增加。據最新統計,目前流動兒童數總計483人,占全校學生總數69.2%,學生來源很廣,東至福建、西至陝西甘肅、南有海南、北至黑龍江,遍布全國21個省及直轄市。
教學宗旨
一、確立“三同”教育思想,踐行教育公平的理念
隨著城市化的進程不斷加快,農民工越來越多地湧入城市。南京作為一個省會城市,流動人口不但規模龐大,而且漸漸成為常住人口,這種流動人口“家庭化”的現象,使得外來工子女入學日益凸顯出來。
為有效地解決外來工子女接受義務教育的問題。2003年9月,國務院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做好進城務工就業農民子女義務教育工作的意見》《意見》對外來工子女就學做出了明確的規定:進城務工就業農民子女接受義務教育,以流入地全日制公辦中國小為主,九年義務教育普及率達到當地水平,農民工子女上學收費與當地學生一視同仁。結合學校實際狀況,學區內適齡兒童數偏少,學校有一定的能力接受一部分外來務工子女就讀。這樣既可以解決校舍和設備的閒置問題,又可以解決生源不足的問題,使學校有長足發展的根。真正做到為學生創造美好的未來,為教師提供發展的舞台,為社會提供最滿意最優質的服務。讓民工子女享受優質的教育,同在藍天下,享受黨的陽光雨露。
為了落實辦學思想,凸顯對農民工子女的“三同教育”,在統一思想認識的基礎上,根據國辦發[2003]78號文、蘇教基[2001]84號文、寧教[2002]31號文和鼓教發[2004]20號文精神,在接受外來工子女入學時,嚴格按檔案精神執行,凡暫住在學區內未完成九年義務教育的適齡兒童,其父母或其法定監護人持(1)身份證(2)戶口本(3)暫住證(4)就業證或勞動契約或工商營業執照(5)計畫生育部門開據的獨生子女證或準生證(6)借讀證明等材料來就讀,在收費上與本地學生一視同仁,享受同城待遇,不再收取借讀費和捐資助學款。
同時,對外來民工子女,按學生管理的有關規定進行教育、管理,在獎勵、評優、申請加入少先隊員、參加校內外活動等方面與本地學生一視同仁,對按照規定完成學業、考試合格的學生頒發畢業證書。
二、注重習慣養成教育,幫助流動人口子女儘快融入城市
由於農民工一般忙於生計,較少關注孩子的生活與學習,親職教育存在很多問題,加之孩子學前教育缺失,學習基礎薄弱,行為習慣較差。培養占全校學生總數70%的流動人口子女良好的生活習慣,成為擺在學校領導和全體教師面前的一大課題。針對這種現狀,學校將“農民工子女良好行為習慣的特點分析及培養策略的研究”作為主課題進行研究,用教育科研引領德育工作。此外,學校還對每一位教師提出“三心”教育的要求,即用愛心關注每一位孩子,用耐心幫助每一位孩子,用信心激勵每一位孩子。要求每一位教師注重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幫助流動人口的子女儘快融入現代城市生活。
一般說來,農民工子女的衛生習慣普遍較差,鑒於這一現狀,學校重點做好學生的“三洗一剪”工作,即洗手、洗臉、洗澡、剪指甲。利用每周二的衛生日,對學生進行衛生習慣的養成教育,教學生怎樣洗手,督促學生如廁後用肥皂洗手,飯前認真洗手、洗臉等。每周檢查學生的頭髮,指甲,提醒學生常理髮,勤洗澡、勤換衣、勤剪指甲,並評選衛生小衛士。如四(2)班的李毛蘭,父母長期在各地奔走,為生活而忙碌,對其學習生活難以關注。剛到時,這個孩子衣著不整,頭髮凌亂,沒有一點女孩子的樣子,接手後,我們的管艷艷老師一有空就給她梳理頭髮,陪她一起去洗手。經過多次交流提醒,李毛蘭變乾淨了。
為了加強流動兒童良好欣慰習慣的養成教育,學校承擔了南京市教育科學研究“十一五”規劃課題“農民工子女良好行為習慣的特點分析及培養策略的研究”。目前,該課題已在有關專家的指導下,開始了前期的調查研究活動,努力創設氛圍,培養農民工子女良好行為習慣,讓農民工子女同其他的學生一樣健康、快樂地成長。
三、提高教學質量,縮短城鄉學生之間學業上的差距
農民工家庭困難,自身文化水平不高,對孩子的學習關注不夠,有的家長甚至不知道自己孩子的姓名和出生日期。許多孩子從未接受過學前教育,親職教育也十分匱乏,與城市兒童相比,在學業上差距非常大,有的孩子在一年級入學時不會從1數到10,有的哪怕連最簡單的兒歌也不會念。這些孩子的入學給老師的教學帶來了極大的困難。針對這一情況,學校一方面加強師德教育,要求全體教師認真學習區委區政府提出的“質量為魂、綠色接力、不讓一個孩子掉隊”要求;另一方面,加大教學管理的力度,開展校本教研和培訓,以最快速度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為學生提供優質的服務。
在教學管理上,追求一個“嚴”字;練好內功,提高師資素質,達到一個“優”字;以教育科研為先導,堅持科研興教,達到一個“新”字;軟體、硬體兼施,實現教育現代化,達到一個“高”字;整體推進,提高教育質量,達到一個“全”字。學校先後制定了《寧工國小教學獎懲條例》、《寧工國小加強集體備課意見》等一系列教學管理條例,加大教材鑽研和備課的力度,組織任課教師互相聽課,取長補短,要求骨幹教師上好示範研究課,普通教師上好匯報展示課。學校搭建舞台,提供必要的條件和機遇,讓青年教師充分展示自己的個性,發揮自己的特長。對薄弱教師進行跟蹤聽課,認真做好幫教,幫助他們儘快提高教學水平。
在教學中,緊緊抓住“聽、賽、談、研”,以師徒結對、互幫互學等形式強化了強化全體教師教改意識,課改研究的力度和效度,進一步提升教學管理的質量。
在嚴格遵守課程設定的前提下,學校根據實際情況,對個別學科的課時安排做出適當的調整,提高教學質量。就拿英語學科來說吧,近70%的學生是農民工子女,學生來自祖國四面八方,近有南京郊區,遠至東北黑龍江,由於地區不同、教材各異、家庭情況複雜,全校英語教學質量令人堪憂,全區統考學校均分只有50分左右,與兄弟學校的最好成績相差30、40分,嚴重地拖了鼓樓區英語教學的後腿。針對這種情況,學校認真分析原因,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在地方課程中拿出課時加強外語教學,此外,學校還規定,外語教師可以利用周三下午政治學習的時間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輔導,幫助他們儘快提高英語成績。在區教師進修學校的支持下,英語學科的考核使用兩套方案,一方面採用區進修學校提供的參考試卷,找出與兄弟學校的差距,另一方面採用學校自己試卷考核學生,保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由於組織有效,措施得力,英語教學質量穩步提升,最近一、兩年,已經完全能夠和兄弟學校一樣接受區裡的測試與考核,並且成績有了較大的提高。今年年初,六年級英語均分達到78.5分,接近區均分,與兄弟學校最好成績縮短到15分左右。受到區教育局和教師進修學校的充分肯定。
不僅英語學科如此,其他學科的教學質量也在穩重推進,2008年元月,在區五年級質量調研中,五(1)班數學、英語均分與區均分持平。對於一般的學校,也許這樣的成績不算什麼,但對於這樣一所農民工子弟學校,取得這樣的成績,老師們付出了十倍甚至更多的努力。
就這樣,學校的教師們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地為生活、學習、行為上有困難的農民工子女付出著、努力著,老師們堅信只要付出,一定會有收穫,老師們投入了自己的全部愛心與耐心,農民工子女的每一點良好轉變,家長們的每一句感謝,都讓老師在辛苦之餘,幸福著,驕傲著,因為老師們在為政府和人民做著最有意義的事情!
四、資助貧困學生,讓他們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
為了更好地關心農民工子女這一弱勢群體,學校不斷加強心理諮詢室的建設,不僅從心靈上給予他們必要的撫慰,而且還從物質上進行關心和幫助,採取多種辦法,對他們進行資助。學校不僅按照政策免除了所有學生的雜費,而且還對特困生、貧困生加大了幫扶的力度。目前,學校共招收483名流動兒童來校就讀,還建立了專項資金,每學期,對家庭生活比較困難的學生進行資助,減免他們的校服費、困難班費、綜合實踐活動費、中午在校就餐費等各種費用,僅本學期,用於特困、貧困學生的扶貧資金總計14024元;學校同時還開展“愛心義賣”、“變廢為寶”等活動,並積極與街道、社區、企業合作,利用社會有效資源,對學生的弱勢個體進行資助,4年多來,用於資助困難學生的費用高達5萬餘元,學校無一名學生因生活困難而輟學。
五、強化特色教育,教育教學成果喜人
幾年來,對農民工子女的教育同本地孩子一樣堅持素質為先、德育領先,做到“三同教育”:即同城待遇、同班教學、同等質量。在各級各項比賽中,農民工的子女與本地孩子擁有同等的受輔導機會和參賽機會,並且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在第六屆、第七屆“我愛祖國海疆”全國青少年航海模型競賽江蘇賽區競賽中,校海模隊均獲得國小綜合團體第一的好成績,在全國總決賽中,獲2個二等獎、2個三等獎的好成績。學校還成功承辦了鼓樓區首屆航海模型大賽,並獲大賽優秀組織獎,團體第二的好成績。隨後,連續兩年榮獲江蘇省海模比賽團體一等獎,60多人次在全國、省級比賽中分獲一、二、三等獎。還有棒球隊、舞蹈隊、合唱團、鼓號隊等眾多社團,鼓號隊參加市里比賽取得了南京市二等獎,多次參加省市大型演出,棒球隊獲江蘇省2008年青少年棒球比賽男子甲、乙組兩項冠軍,在這些團隊中,農民工的子女占到60%以上。2007年,學生70多人在江蘇省小學生書法比賽中獲獎。學校也先後被評為江蘇省綠色景觀學校、江蘇省書法特色學校、江蘇省全民健身先進集體、南京市實施婦女兒童發展十五規劃先進集體鼓樓區文明單位、鼓樓區三八紅旗集體。
由於在實現教育公平、構建和諧社會中工作所作的貢獻,學校受到了國家、省、市、區各級政府和社會的廣泛關注與讚譽,2005年以來,國家總理溫家寶、原省委書記李源潮、省長梁保華、副省長張九漢、原市委書記羅志軍、市長蔣宏坤、市政協主席汪正生、區委書記鮑永安、區長徐蘇寧等領導親臨學校視察,對學校在接受農民工子女入學、教育方面所做的工作,給予充分的肯定,對“三同教育”給予高度的評價,2005年10月23日,國家總理溫家寶同志親臨學校並欣然題下“搖籃”二字,這是對外來務工子女及教職員工極大的關懷與巨大的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