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學材料物理與工程系

南京大學材料物理與工程系

起源於物理與化學學科的交叉。1990年,在南京大學固體微結構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和配位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基礎上,組建了材料科學研究所。由閔乃本(物理)和楊昌正(化學)教授出任正副所長。1993年成立南京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閔乃本院士任系主任,劉治國(物理)和孫祥禎(化學)教授任副系主任。在學科創立的初期,由於關注到迅速發展的信息產業(主要是微電子和光電子產業)迫切需要高技術信息功能材料與器件,結合我校在物理和化學兩大基礎學科的優勢以及在功能材料方面研究的長期積累,明確地將材料物理與化學學科發展方向定位於功能材料,特別是信息功能材料。確定了"以材料的結構性能、精細人工合成化學與現代光電子技術相互滲透,材料的合成製備—結構性能—器件套用三位一體,發展光電功能材料及器件的學術方向”。建立了晶體生長、有機金屬化學氣相沉積、脈衝雷射沉積和團簇薄膜材料實驗室,並承擔了兩項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畫(863)的項目。在國際上最早利用鐵電超晶格LiNbO3晶體研製成功毫瓦級小型全固化藍光雷射倍頻器和工作頻率為1GHz的超高頻聲學換能器。該成果被八五“863”專家委員會評價為“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創新性研究。”

發展 6

1995-2000年是材料科學與工程系高速發展的時期。本系以固體微結構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為材料探索的源頭,圍繞幾個有重大套用前景的成果,形成了從物理效應到材料設計直至器件套用的創新體系,獲得了一批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器件、材料和技術。同時成長了一批年齡在27-40歲之間的中青年學術骨幹,他們擁有物理、化學或材料工程學的博士學位,並具有在國內外著名研究機構(如MIT等)學習進修的經歷,引進特聘教授一名,客座研究人員兩名,形成了一支多學科交叉、年富力強的研究隊伍。
根據國家發展高技術信息功能材料的需要,承擔了三項863項目,兩項攀登計畫和兩項國家重大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973)。發展了一系列原創性的材料與器件,如研製成功鐵電超晶格寬頻超高頻聲學器件,被“863”專家組評價為“出色的工作,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研究成功多功能(光、電、磁、聲)的全氧化物異質結構器件,該研究引起了著名的高技術企業摩托羅拉的關注,公司出資在本學科開展長期合作研究;首次提出並研製成功“離子型聲子晶體”,將經典的離子晶體的紅外光學(頻率為THz)性質推廣到微波(頻率為GHz)波段,開拓了發展微波段光電子材料和器件的新方向,被2000年《中國科技發展報告》列為1999年度中國科學家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和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之一(教育部)。 在材料的製備合成方面,發展了原位低壓電場誘導取向生長技術、雷射晶化和刻蝕微加工技術、鐵電疇人工調製製備技術等。這些創新成果已申請了專利8項(其中4項已獲授權)。與此同時還發表了學術榜論文230篇(其中2篇發表在Science上),為擴大我國材料科學研究的國際影響做出了貢獻。
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將繼續走“理工融合、以工為方向、以理為基礎”的學科發展道路,以發展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實用的新型功能材料與器件為目標,著重建設和發展如下幾個研究方向: 1、光電功能材料(繼續發展人工微結構光電子功能材料與器件的方向,並逐步向套用和產業轉移); 2、納米材料(以“納米加工、分析和評價中心”的建設為龍頭,開展納米材料與器件的研究,並建立面向微電子、光電子高技術產業的分析和評價中心);3、能源材料(引進人才,發展能源材料和電池工程的研究的方向,努力創辦生產Li離子動力電池的高技術公司);4、材料設計(結合南大凝聚態物理、理論物理和理論化學的基礎,發展材料的微結構設計和原子分子設計方向)。目標是將南京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建成我國功能材料發展套用和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之一,為我國和江蘇省的新材料產業的開拓和技術進步做出更大的貢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