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南京事件爭論史:日本人是怎樣認知史實的》內容簡介:1937年12月,日軍占領南京。他們殘害殺戮了無以計數的戰敗投降的中國士兵、俘虜以及普通市民。儘管歷史資料已充分表明:“南京事件”是證據確鑿的史實,然而在日本,竟然存在“南京事件”否定派,他們固執地為否定“南京事件”而“爭論”至今。《南京事件爭論史——日本人是怎樣認知史實的》將嚴謹地追溯、考證“爭論”事件的整個過程,指出“否定派”所持論據中的破綻、識破其花招,拷問滋生如此“爭論”的日本人之歷史觀。
編輯推薦
《南京事件爭論史:日本人是怎樣認知史實的》為中日歷史問題譯叢之一。
作者簡介
作者:(日本)笠原十九司 譯者:羅萃萃 陳慶發 張連紅
笠原十九司,1944年生於群馬縣,東京教育大學大學院碩士課程中途退學。現為都留文科大學教授。專業為中國近現代史、東亞近現代史。關於南京事件的論著有《東亞中的日軍》(大月書店)、《中日全面戰爭與海軍》(青木書店)、《南京事件》(岩波新書)、《南京難民區的百天》(岩波現代文庫)、《南京事件與日本人》(柏書房)、《體驗者講述的南京事件》(高文研)等。此外,作者也是歌、人,著有《笠原十九司歌集·同時代》(本阿彌書店)。
羅萃萃,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日語教師。譯著有《戰敗前夕》、《通向武陵桃園》、《南京大屠殺資料集——日軍官兵日記》等。
目錄
中文版序言
序言世界關注的日本
留學生的震驚
本書的主題與目的
關於《南京事件爭論史》書名的由來
第一章 “爭論”前史
1.政府及軍隊上層早已獲悉南京事件
2.南京事件為何未被記憶?
第二章 東京審判——“爭論”的原點
1.為何南京事件被審判?
2.南京事件是如何審理的?——引自《松井石根獄中日誌》
3.判決認定了什麼?
4.辯護方的主張成了否定論的原點
5.“南京事件”為何未成為“國民的記憶”?
第三章 20世紀70年代——“爭論”的起因
第四章 20世紀80年代——“爭論”正式展開
1.經濟高速發展與國民戰爭理念的變化
2.南京大屠殺“幻影論”登場
3.南京事件調查研究會的正式成立與研究進展
4.<證詞中的南京戰史>與<南京戰史資料集>
5.加害證詞與加害記錄的公布
6.“屠殺少數人論”登場
第五章 20世紀90年代前半期——“爭論”結束
1.迎接戰後50周年的“清算過去”動向
2.南京事件資料集發行
3.發行歷史書籍
4.在學術上結束“爭論”
第六章 20世紀90年代後期至今——“爭論”蛻變
1.由“反省侵略戰爭並謝罪”蛻變為“追悼並感謝陣亡將士”
2.1997年出現逆流
3.南京大屠殺否定論書籍慣用的伎倆
結束語希望展開真正的學術爭論
後記
附錄
南京事件70年後的日本與世界
國際社會對“南京大屠殺與日本”的認識
面向東亞共同體形成的歷史認識
南京大屠殺與教科書問題
南京大屠殺期間日軍性暴力的構造
日中戰爭十五年與中國女性
論日軍在南京大屠殺中的殘暴行為
日本學者論南京保衛戰
南京事件相關書目
譯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