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半山泥貓以泥貓鎮鼠、嚇鼠,祈盼豐收的習俗世代傳承,源於南宋。農曆五月初一的半山娘娘誕辰日。這天,半山娘娘廟會迎來周邊地區很多虔誠的香客,特別是來自杭嘉湖地區以養蠶為業的桑農們。他們成群結隊,頭纏毛巾,背著香袋,沿著隋唐年代開鑿的運河水系,冒著夜色,一路浩蕩,黎明時分,泊船依錦橋(半山橋)畔,香客隊伍逶迤數里,入半山娘娘廟進香,祈福蠶花。半山泥貓來源於民間,是近千年來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凝聚著人們的共同心愿,反映了人們的思想情感、道德觀念、信仰意識、價值取向、風土人情和民俗文化。
歷史淵源
半山泥貓習俗始於南宋,興盛於清代,光緒年間(1875-1908)逐漸衰落,距今已有800多年歷史。清代《廣蠶桑說輯補》中記載:“蠶最為鼠所喜食,飼蠶者不可無貓。無貓之家,每以泥塑假貓外加粉飾,置蠶室中嚇鼠……”以泥貓鎮鼠、嚇鼠,祈盼豐收的習俗世代傳承。
明、清時期,杭嘉湖地區的蠶農中廣為流傳著將在半山買的泥貓,放在蠶匾或蠶架上,家裡的老鼠就無影無蹤,蠶桑便會豐收的說法。因此,每逢清明前後,各地的桑農、蠶農成群結隊到半山娘娘廟燒“蠶香”,返鄉回家時必買泥貓,半山泥貓成為蠶農的鎮鼠之寶,視為蠶花的守護神,泥貓也成為吉祥之物,用於饋贈親友,期望消災祛邪,祈求家業富足。
基本內容
農曆五月初一的半山娘娘誕辰日。這一天,半山娘娘廟會迎來周邊地區很多虔誠的香客,特別是來自杭嘉湖地區以養蠶為業的桑農們。他們成群結隊,頭纏毛巾,背著香袋,沿著隋唐年代開鑿的運河水系,冒著夜色,一路浩蕩,黎明時分,泊船依錦橋(半山橋)畔,香客隊伍逶迤數里,入半山娘娘廟進香,祈福蠶花。
熱鬧的祈福儀式結束後,在漸漸降臨的暮色中,桑農們懷著喜悅的心情踏上了歸途。但在回家之時,桑農們都喜歡買上幾隻瀕臨失傳的雙面泥貓作為禮物送給親戚朋友,用以消災祛邪,祈求家業豐足。
半山泥貓的製作工藝非常複雜,首先取泥、和泥、入模、出模,然後焙乾、上白粉、線描、上彩、上清漆等十多道工序。製作泥貓卻需要泥、模具、畫筆、顏料、清漆等幾樣必不可少的工具。其中泥和模具的質量非常重要,直接關係到泥貓的質量和活潑的造型。古時候,泥貓都由半山娘娘廟雇用的工匠手工製作而成,工藝講究,泥貓造型如活貓再現。
主要價值
半山泥貓來源於民間,是近千年來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凝聚著人們的共同心愿,反映了人們的思想情感、道德觀念、信仰意識、價值取向、風土人情和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