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黃連瀉心湯
【處方】
【功能與主治】治傷寒雜病,熱毒煩悶,乾嘔口燥,呻吟喘滿,陽厥極深,畜熱於內,傳為陰毒,腹滿嘔吐或欲作利者。
【用法與用量】
上作一服,水二鍾,煎至一鍾。煎熱服。
【摘錄】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半夏三枚,生用厚朴二錢,茯苓二錢,生薑三片,加【黃連解毒湯】黃連、黃櫱、黃芩、山梔,各二錢半。
半夏黃連瀉心湯
【功能與主治】治傷寒雜病,熱毒煩悶,乾嘔口燥,呻吟喘滿,陽厥極深,畜熱於內,傳為陰毒,腹滿嘔吐或欲作利者。
上作一服,水二鍾,煎至一鍾。煎熱服。
【摘錄】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黃連瀉心湯是一劑中藥方劑,主要用於大人、小兒心火妄動,結成重舌、木舌、紫舌等病症。
半夏瀉心湯,中醫方劑名。為和解劑,具有調和肝脾,寒熱平調,消痞散結之功效。主治寒熱錯雜之痞證。心下痞,但滿而不痛,或嘔吐,腸鳴下利,舌苔膩而微黃。臨床常...
詳細信息 方論 各家論述 現代運用 臨床套用半夏瀉心湯2是一劑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濕熱蘊蒸等病症。
處方與加減 功效與用法【來源】《此事難知》。 【組成】黃連。 【用法】水煎服。
方藥:半夏瀉心湯加減。半夏10 g,黃芩10 g,黃連6g,乾薑,黨參15 g,甘草6g,大棗10g。加減:嘔吐腹滿甚者加代赭石30g,萊菔子15 g,枳實10 g;納差加陳皮10 g,砂仁6 g;腹瀉便溏者,炮姜...
組成: 功效: 主治:
參考資料清熱化濕 胃脘灼熱脹痛 脾胃濕熱型慢性胃炎
用途: 材料: 做法:黃連,多年生草本植物,喜冷涼、濕潤之處,屬毛莨科。黃連也是一種常用中藥,最早在《神農本草經》中便有記載,因其根莖呈連珠狀而色黃,所以稱之為“黃連”。其味...
形態特徵 生長環境 分布範圍 主要價值瀉心湯,中醫方劑名。出自《金匱要略》卷中。具有瀉火燥濕之功效。主治邪火內熾,迫血妄行,吐血、衄血;或濕熱內蘊而成黃疸,胸痞煩熱;或積熱上沖而致目赤腫痛,...
歌訣 組成 用法用量 功用 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