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荷實驗學校

千荷實驗學校

浙江省舟山市千荷實驗學校是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寄宿制義務教育學校,籌建於2001年6月,2002年2月正式開學,由舟山市人民政府主辦、舟山市教育局主管,學校理事會對學校進行助學和督學。學校以“自立自強、立志成才、完美人格、回報社會”為校訓,堅持“誰困難、誰上進、誰優先”的自願、公開、公平的原則,招收全市家庭經濟收入在最低生活保障線以下的適齡正常少年兒童,免收學生的學雜費、書簿費、校服費、用餐費、住宿費等一切直接費用。除政府撥款外,學生的全部學習費用、生活費用和部分基建設備費用由社會捐贈解決。

基本信息

辦學條件

學校坐落於定海區白泉鎮,截至2004年9月25日,有教職工58人,占地面積約32234平方米,建築面積達11400平方米,實驗基地60約畝,擁有多媒體教室、電腦室、實驗室、舞蹈室等學習場所,食堂、寢室、浴室等生活場所以及田徑場、籃球場、體育活動室、室外健身區等活動場所。

校名由來

郭沫若到舟山時有詩《訪普陀山作》,起首兩句為“乘風破浪到普陀,舟山群島半千荷”,“千荷”一詞直取郭沫若詩句,隱含舟山市的別名。

校名首字“千”與舟山市之“千島新城”相呼應。“荷”字取宋朝楊萬里名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詩意。“荷花”以白為主色,潔白無瑕,出淤泥而不染,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雖然各有各的不幸,但其本質與其他孩子無異,同樣需要和值得政府、社會去關愛。“實驗”一詞指學校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實行集中教育,探索特殊人群教育的方法和模式。

校徽說明

千荷校徽 千荷校徽

校徽由荷葉和蓮心構成。荷葉變形的手寓含著社會的關愛與支持,蓮蓬象徵著千荷學校,蓮子象徵著千荷學子。

整個造型的寓意是在社會的關愛與支持下,千荷學校在中國這塊沃土上結出碩果,千荷學子茁壯成長。

辦學理念

原則:誰困難、誰上進、誰優先

目標: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

為了一切學生的發展

為了發展學生的一切

校訓:自立自強、立志成才、完美人格、回報社會

教風:耐心包瑕疵、良心育千荷、愛心修偉業

學風:舉止有禮、求學無止、處處和諧

教學成就

學校創建6年多來,得到了各級領導的普遍重視和廣泛關注,國家教育部、省教育廳、省財政廳、省婦聯、省民政廳及市委、市府的主要領導都曾先後多次到學校視察並指導工作。

千荷實驗學校的創辦同時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各界愛心人士紛紛捐款捐物,到2007年底,學校理事會累計收到各類捐款達1600餘萬元。

學校還通過社會各界的捐贈建立了“慈善獎學金”和“興中獎學金”,一方面可以激勵學生奮發進取;另一方面獎學金暫由學校保管,待學生國中畢業升入高一級學校時使用,也可適當彌補高中學習、生活費用不足。

特色教育

千荷實驗學校積極發揮家庭經濟困難子女集中接受教育的優勢,全力探索免費教育的途徑與方法,在減少學生家庭經濟負擔的同時,又為學生創造了良好的學習心理環境。以德育為核心,以學生可持續發展為根本,以創新教育為特色的素質教育實施體系已在學校全面貫徹落實,學校激勵學生“聚緣感恩、自立自強”; 鞭策教師“教書育人、進德修業”,經過幾年艱苦創業、奮發拼搏,著力打造千荷教育特色:二個目標——“感恩、自立”;三種精神——“自信、自主、自強”;五大特色——“兩種管理機制,三個特色教育。”

1.學分管理。學校建立了學分管理制度,學生通過學習、勞動、工作等競賽活動途徑獲得學分。學分制度既能激勵學生的積極性,又能培養他們的自我責任意識,同時還在一定的程度上減輕了解決這些貧困學生今後的求學、生存問題。

2.小組合作管理。學校對學生的學習、勞動、就餐、就寢等活動實行小組合作管理,逐步完善學生自主管理委員會,既能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團隊精神,又能創建安靜、有序、文明、不浪費的就餐環境和衛生、守紀、團結的寢室文化及互幫互學的學習氛圍。

3.感恩禮儀教育。學校通過講座、感恩演講、發表感恩宣言、爭寫感恩家書、黑板報評比、大合唱比賽等系列活動,震撼學生心靈,使學生感恩黨和政府、社會各界人士和朋友們對他們的關懷、支持、幫助;感恩學校教師的辛勤和奉獻,培養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回報。

4.生活勞動教育。學校提倡生活勞動教育,通過學農、學工和生活自理教育培養學生的勞動意識,勞動習慣和勞動能力,讓學生保持純樸、勤勞的本色,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

5.周末特色教育。學校以新課改為依託,合理利用社會資源,開設了銅管樂、曲藝、雕刻、繪畫、剪紙、武術、書法、合唱、舞蹈等特色教育課程,豐富了學生的校園生活,充分發展學生個性特長,挖掘學生的內在潛能。

社會評價

學校連續兩屆榮獲全市“社會最滿意學校”、“文明單位”、“綜治安全先進單位”、“衛生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2004年8月3日光明日報頭版頭條報導了千荷學校,2006年4月4日中央四套《走遍中國》欄目介紹了千荷學校,2007年6月1日中央一套《東方時空》欄目介紹了千荷學校,另外人民日報、浙江日報、浙江電視台、教育信息報以及我市多家媒體都爭相報導過學校的創建與發展,學生的健康成長情況等。目前,學校已經逐步發展成為一所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國都著名的、具有深遠意義和影響的視窗學校。

辦學6年多來,許多家長來人或來信、來電,說的都只有一個“謝”字,感謝黨和政府創辦了這所學校,感謝社會各界好心人的慷慨資助,也感謝學校老師的悉心培育。截至2008年2月25日,千荷實驗學校共陸續招生513名,已經國中畢業259名,大部分學生升入高一級學校求學。

千荷實驗學校是踐行“三個代表”,實施教育扶貧戰略的創舉,沐浴著創建和諧社會的春風,經過6年多隻爭朝夕的奮鬥,一所設施齊全,環境優美,且極富人文氣息的園林式校園矗立在千島新城。她雖然沒有厚實的底蘊,但千荷獨有的“感恩”精神將永遠激勵學子們牢記自己的使命,厚積薄發,乘風破浪,勇往直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