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聾和啞總是伴生呢?為什麼“十聾九啞”而不是“十啞九聾”呢?
其實,我們常說的啞巴,指的是不會說話的人,並不是不能發音。
聾人不會說話就和瞎子不能看到畫面一樣。瞎子不會畫畫並不是他的手不會動筆,而是看不見筆畫的效果,當然就無法確定下一步的動作。即使原來是個有名的畫家,一旦眼睛失明,也只好就此停筆。
說話也是這樣。正常人在說話時,無時無刻不在自己耳朵的監聽之下,從兒童學說話開始,他就是邊聽邊說的。當他的發音正確時,就能馬上得到應有的肯定,當他說錯時就會被否定。慢慢地就知道“BA-BA”代表自己的父親,“MA-MA”代表自己的母親……這樣邊說邊聽,逐漸學會了說話。如果他根本就聽不到自己的發音,就無法判斷說話的效果,也就無法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願望了。
生理學上將這種聾與啞的關係叫作語言的反饋。就像人眼和肌肉的反饋能指導手的運動一樣,人體中也有一套精巧完美的語言反饋系統,隨時監聽自己發出的每一個音。如果發現音調偏低,就增加聲帶的張力;如果發現單不準,就及時調整相應的發音部位,直到滿意為止。有些人因後天疾病或語言中樞病變,這些人雖然不能說話,但他們的聽覺完好,耳並不聾。
所以常常是“十聾九啞”,而不是“十啞九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