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布

十布

新朝王莽,被後世錢幣學家推為中國第一鑄錢能手,與宋徽宗並稱鑄錢二聖。新朝的王莽不僅能破天荒地在世界鑄幣歷史上第一次實行主、輔相結合的“寶貨制”,對後世的幣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且莽泉也以其筆畫細挺,製作精美,其篆體文字末尾或尖如懸針,或圓如垂露,而為泉家所珍視。“十布”即新朝王莽的“布貨十品”。那是王莽實行第三次貨幣改革的產物。是“寶貨制”二十八品中的十品。它是仿先秦的布幣製造的,俗稱“十布”。“十布”的序列為小布一百、么布二百、幼布三百、序布四百、差布五百、中布六百、壯布七百、第布八百、次布九百、大布黃千(見圖)。除大布黃千鑄量較多外,其均罕見,為藏家追逐的名珍,無不以集全為快。目前一套完整的“十布”錢,市價達十多萬元之巨。而且,市面貨源極少,能求得其中數品及一二品者皆為幸事。

概述

十布十布
十布
王莽時十種布幣的總稱。鑄於始建國二年(公元10年)。即小布玄布幼布、厚(或序布)、差布中布壯布弟布次布大布,合稱布貨十品。

相關介紹

小布重十五銖,長一寸五分,值錢百文。其他依次遞增一銖,長增一分,面值增大一百,至大布重一兩(二十四銖),長兩寸四分,值錢千文。除大布外,其他流通不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