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露天礦

北露天礦

北露天礦坐落於河南省義馬市境內,交通極為便利,南部緊靠隴海鐵路,並有專用線和義馬車站接軌,北臨洛潼公路。 該礦賦存有下侏羅系的中層煤,底層煤和夾矸煤,是我國關內唯一的現代化露天開採的煤礦,占地總面積5.86平方公里,1986年全礦職工2899人,產煤93.3萬噸。

地理交通

北露天礦位於河南省義馬市境內,地理坐標:東徑111°52'51"--111°54'48",北緯34°44'39"-34°34'16"。

西南距隴海線義馬車站2公里,西北距義馬市政府駐地3.5公里。距義馬礦務局機關0.5公里。該礦南部緊靠隴海鐵路,並有專用線和義馬車站接軌,北臨洛潼公路,交通極為便利。
該礦井田位於南澗河北岸2級階地上,地形北高南低,絕對高度在海拔410~450米之間,相對高度為10~40米,氣溫在-13.5℃~38.5℃之間,降雨量為274.9毫米。

地質分析

該礦井田處於觀音堂--義馬向斜的北翼,侏羅系地層露頭的東北角,賦存有下侏羅系的中層煤,底層煤和夾矸煤。

底層煤在本區普遍發育,位於下侏羅系的下部,煤層厚0~21.22米,平均厚8.22米,此層煤中有夾矸0~13層,夾矸岩性為頁岩。煤層頂板為灰色砂岩,底板為黑色頁岩。中層煤位於下侏羅系的中部,距底層煤40米,煤層厚度1.33~5.48米,平均厚度為3.5米,夾矸1~5層,其中一層較厚,煤層頂板為黑色頁岩,底板青灰色的細砂岩,夾矸煤在井田內局部發育,位於煤矸五層中的第四層。一般厚度為0.5米,無開採價值。中層煤和底層煤工業儲量共1832.919萬噸,回採煤量1620.30萬噸,井田東西走向長2200米,南北傾向寬度500~1000米,面積1.9442平方公里,煤層上部土石覆蓋總量10597.405萬m3,采剝比為1:6.25,原煤發熱量4400大卡,灰20,水分14,按我國煉焦用煤分類標準,煤種為長焰煤。

生產規模

該礦是我國關內唯一的現代化露天開採的煤礦,占地總面積5.86平方公里,其中生活區占地0.16平方公里,生產占地5.70平方公里。主要生產程式是裝、拉、翻三個環節。

剝離覆蓋煤層上的土石是該礦生產的關鍵,穿孔機在採掘場穿爆後,D-4、w-4等型電鏟將土石裝車外運,運輸設備系標準軌蒸汽機車牽引載重60噸的自翻車,將排棄物由採掘場拉向排土場自行翻卸。

全礦共有標準軌鐵路線60.237公里,其中固定幹線12.632公里,半幹線13公里,移動線24,134公里。從採掘場到排土場,最遠運距為11.16公里,最近為6.35公里。中途設車站11個,作會車專線之用。最大的車站是工業廣場,東西全長827米,面積165400平方米,工業廣場西連採掘場,東連排土場,是全礦生產的樞紐。工業廣場南有機車間,負責檢修全礦機車、電鏟等各種設備;北有選煤廠。

礦調度樓座落於工業廣場西北角,系全礦生產調度指揮中心。調度樓設有專用電話線和無線電對講機同全礦生產單位聯繫。工業廣場鐵路線密布,除站線、到發線外,有連線選煤樓和義馬車站的專用線,以及通向檢修車間的支線,共有股道23條,道43組,固定色單信號機38個。

全系自動化裝置,由一個人在調度樓進行壁板按紐式操作,站內各股道占用現狀及列車占用情況,全部由燈光在壁板上顯示。工業廣場同沿途各車站之間,安裝有自動閉鎖信號,保證了行車的安全。原煤生產將煤層上的岩石剝離以後,由自翻車直接裝運出採掘場,至選煤場高站台翻卸,經選煤樓篩選分級最後裝路用車外運。

發展歷程

1959年5月,煤炭工業部瀋陽煤礦設計院承擔該礦設計任務。6月,編制了開拓方案。12月,河南省煤田勘探局1042提出了《義馬北露天礦補充地質勘探(精查)最終報告》,經河南省煤炭工業廳批准,採用標準軌鐵路運輸,進行露天開採。設計年生產能力為60萬噸,核定年生產能力為65萬噸。
1960年2月,該礦成立礦井籌建處。
1967年3月28日,該礦正式建成投產,當年生產原煤178423噸。1971年生產原煤619079噸,達到設計生產水平。
1981年,該礦進行並段開採,相繼做死了420、410、400、390等5個工作幫。
1983年,該礦先後徵購土地706畝。剝離生產開始全面恢復。
從1967年投產到1985年底,共生產原煤1349萬噸,剝離岩石6974萬立方米,工業總產值23225萬元,上交利潤1049.5萬元。從1960年建礦到1985年底國家共投資4800萬元,上交利潤占投資總額的18.15%。
1986年全礦職工2899人,產煤93.3萬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