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場村

北場村

北場村位於李家鄉政府駐地李家西北四公里。地處蟠龍山腳下。

基本信息

1、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李家鄉北場村

北場村位於李家鄉政府駐地李家西北四公里。地處蟠龍山腳下。村有深溝三條,村民居住較分散。 設一村民委員會,共128戶,438人。耕地559畝,主產小麥、玉米。工副業有建築隊。經濟樹有柿子、軟棗等。
《張氏祖塋碑》載:“吾先祖自明初由棗強縣遷於淄邑渭頭河,曾祖福松於明末遷益都縣孝婦鄉北場。”
據該村63歲村民李玉昌講:“明代我祖先即從淄川口頭南股遷來定居,今已延至十一世。”據此,張、李兩姓分別於清初在此定居。
該莊早年原名“石臼北場”,與石臼原是一村。因為是石臼北側一較大場園,故名“石臼北場”。清光緒二年(1876年)碑碣載有“以連年乾旱,鑿井得水,人煙淅繁,故與石臼分為兩莊”等字樣。自此命名為“北場”。

2、河北省保定高碑店市新城鎮北場村

北場村隸屬於河北省保定高碑店新城鎮,該村現有人口430人,土地450畝。種植結構以小麥、玉米為主。經濟作物發展了部分土豆、花生和大棚菜。產業結構調整後,引進了苗木種植項目,已發展了10畝的松柏。另有一處20畝的蘋果園。養殖業發展迅猛,主以蛋雞和豬為主。目前,蛋雞的存欄數目為8萬隻,日產鮮蛋2噸;豬的存欄數目200頭。副業有建築業、運輸業、箱包加工業、服裝加工業等。村委會連續多年被評為“優秀黨支部”、“河北省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先進單位”、“計畫生育知情選擇村”,書記李印槐系保定市第11屆人大代表、河北省級勞動模範、保定市級勞動模範。未來發展仍以養殖業為主重點,5年內將擴大養殖規模(蛋雞達到12萬隻;豬達到500頭),搬遷到村外,形成規模化養殖區。農業方面,將採取最佳化品種、系統種植的策略,發展農村高效產業 。

3.江蘇省如東縣掘港鎮北場村

簡介

掘港鎮北場村隸屬於江蘇省南通市下屬的如東縣,位於長江三角洲北翼,屬典型的衝擊平原。緊鄰省道223
江蘇省如東縣掘港鎮北場村
和省道334,縣內的東二環高等級公路穿境而過。毗鄰江蘇省省級開發區-如東經濟開發區,距長江北唯一可建30萬噸級的新興海港-洋口港僅15公里,距如東中心縣城僅6公里,區位優勢日益凸顯。

歷史沿革

北場村西起掘苴河,與縣城新區接壤。東至苴鎮金鳳村,東西長2.5公里。南起范公堤原址與五總村為鄰。北至幸福橋與苴鎮毗連。古地名有耿家盪、尹家園、陳家新潭、韭菜園、大壩。抗日戰爭時期為三民鄉一村,人民公社化後為狼山雞種雞場農業工區,如東縣稻麥原種場。
1984年,為狼山雞場耿新村、稻麥原種場韭園村、馮埠村、大壩村、沙尖村。1991年併入掘港鎮時,韭園村與馮埠村合併,大壩村與沙尖村合併,分別為耿新村、韭園村、大壩村。
1997年初,合併為現在的北場村。縣屬稻麥原種場、狼山雞種雞場改制後,分別於2003年8月和2006年6月一併劃歸北場村屬地管理。

人口分布

全村有21個村民小組,846戶,總人口2546人,除漢族外,還有侗族1人,水族1人。

特色農業

特色種植業有大棚蔬菜,主要是大棚扁豆、大棚西瓜、大棚草莓。養殖業:河蟹、南美對蝦、千頭養豬場兩個,狼山雞原種場一個。

農民生活

依託臨近省級開發區的產業優勢,農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全村87%的勞動力從事二三產業,農村剩餘勞動力就業平穩。2011年村集體實現收入2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7300餘元,家庭百戶擁有空調為74部,每百戶寬頻入戶為52戶,每百戶擁有私家車為5台。新型農村醫療保險參合率為99.3%,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參合率為93,6%,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新農村建設

新農村建設如火如荼,全村主要道路實現水泥硬化,對某些主要路段進行了合理的綠化措施。並在每組新建了垃圾回收池,和配備了垃圾箱,並有專人指定回收,使村容村貌得到較大改善。
近幾年來北場村回響上級號召及民眾生活改善的需求,專門劃撥土地給村民集中建設居住設施,並相應的配備了醫療診所和道路硬化及綠化措施。目前已相對形成規模,新農村建設的大好景象正在這裡發芽生根。

發展前景

隨著江蘇沿海大開發和長三角一體化的發展給如東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北場村將在如東縣城鎮擴展的規劃之內,隨著如東縣域規劃的向北和向東的拓展,北場村也將迎來大的格局變化,正在規劃中的牡丹江路東擴和和平路的建設以及已建成的東二環路,北場村的交通格局基本形成,這更加將北場村與外界的聯繫更緊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