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場村[河南省新野縣城郊鄉下轄村]

關場村[河南省新野縣城郊鄉下轄村]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關場村位於河南省南陽市新野縣城郊鄉境東南部,鴨灌區三分乾渠東側,距縣城3公里處。北連孟營,南鄰胡營,西與盧莊村毗鄰,東北與溧河鋪鎮周營村接壤,東南依花陂村。東西長3.5公里,南北寬2.5公里,總面積8.5平方公里。

基本信息

建置沿革

關場,1931年~1952年屬溧河區。1958年屬城關公社盧莊大隊。1963年為城郊公社關場大隊。1984年為城郊鄉關場村委會。村委會駐關場。轄3個自然村。關場 東漢末年,劉備屯兵新野,關羽以此地作為操練兵馬和養馬放牧場,後人稱關場,清初,段喜龍從段堡村遷此居住,以關場代為村名。七里營 位於鴨灌區三分乾渠東側。明崇禎年問,齊姓由山西遷此建村,名齊營。至清康熙年間,齊姓外遷,羅、王等姓遷入,因村距縣衙口七里,易名七里營。七板橋 清康熙7年(1688年),鄭成功之部將黃廷,奉命屯田南陽屬邑原籍在福建泉州府同安縣。因祖籍是福建人,取其福建省簡稱“閩”字,因此都稱“閩”營。新野縣城北邊孟營村有“北閩營”,中間蘆莊村以及七板橋稱“中閔營”,新野縣五星鎮有“南閩營”村。當時隨黃延有四大都督蔣欽、許勝、陳奎、林超和洪、吳、賀、謝、李、蔡、高、劉八大參將。吳天保因此由福建遷此建村,村北有一座七塊石板鋪面的橋,得村名七板橋。

人口民族

如今,關場村村委轄3個自然村,10個村民小組,546戶,2159人。其中男1145人,女1014人;全部為漢族。總人口中,國小文化程度占13%,國中文化程度占81%,高中文化程度占3%。有譚、江、段、閻、周、呂、王、汪、羅、吳、趙、高、楊、楚、魯、陳16個姓氏。

自然狀況

關場村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有粘工(占總面積的85.8%)和黃壤土(占總面積的14.2%)。村內有雨淋渠和王橋溝兩條大渠,所延伸的小支流覆蓋村60%的耕地。1條渣油路穿村而過,西與103省道相接,長6華里。有1土石路,向西直接連縣城健康東路。植物資源有薄公英、蘆葦、野菊花、車前子、枸杞等多種野生中藥材。

主要經濟狀況 建國後,農村經濟得到發展,但速度緩慢;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經濟迅猛發展。1978年,全村工農業總產值為61萬元,其中工業總產值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10元。2007年,全村工農業總產值2871萬元,其中工業產值102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304元。

社會事業

教育 建國後,村原有l所私塾,,後建關場國小,並建1所聯中,1所有學生百餘人,教師30餘人。1997年聯中停辦,村國中生到城郊呂莊國中或城郊一國中就讀。2003年,關場國小校有教學班6個,在校學生百餘人,教師10餘人。國小擁有教學樓1棟,校園內綠化率達70%,1978以後,全村共為大中專學校輸送學生80名。

科技 村重視科技工作。2003年,村聘請縣知名農藝師定期不定期到關場指導村民科學種田。大力推廣優良品種。村還利用廣播喇叭,宣傳黨和國家的政策、法律、計畫生育政策等。

文化 2003年,村有圖書室1個,藏書1500餘冊。有電影機1部。1978年,村播音室成立。1992年,廣播喇叭入戶率達99.5%。

衛生 1978年,村有個體衛生所5個,醫務人員5名。2003年以來,實行新型的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村民看病難的問題得到改善。七里營中醫羅志國,擅長治療黃膽肝炎,遠近聞名。

村民生活

建國前,村民食不果腹,衣無著落。建國後得到改善。三年自然災害及人民公社化期間,全村餓死二、三十人。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後,村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93年人均糧食400公斤,去年,細糧比例占90%,肉奶蛋等副食品不斷增加。住房由土坯牆變為磚木結構的瓦房及鋼筋混凝±結構的平房、樓房。村民衣著由中山裝,灰、藍大褂等發展到色彩豐富的中高檔服裝。人均住房面積由1978年的10平方米上升到2007年的40平方米;人均純收入由1978年的210元提高到2007年的2871元。村民耐用消費品百戶擁有腳踏車200輛,電風扇100台,洗衣機50台,彩電55台,黑白電視90台,高檔家具60件。10%的農戶擁有機車。村民儲蓄餘額超過400萬元。

圖片 圖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