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簡稱301醫院。現位於北京西四環,捷運一號線五棵松站附近,由江澤民同志題寫院名。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前身是中國協和醫學院第二臨床學院,1953年10月,總後方勤務部衛生部決定將“中國協和醫學院第二臨床學院”改為“軍委直屬機關醫院”。1954年7月,總後方勤務部衛生部將“軍委直屬機關醫院”改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0一醫院”。1957年6月,國防部批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0一醫院”番號撤銷,改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軍醫進修學院是以解放軍總醫院為依託建設和發展起來的,始建於1958年11月,1962年停辦。1979年6月,經中央軍委批准恢復軍醫進修學院。1986年9月批准正式列入全軍院校編制序號。2004年全軍整編將三0四醫院更名為三0四臨床部,對外稱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醫院,列入解放軍總醫院編制序列。學科建設
醫院技術力量雄厚,有專業技術人員4000多名,其中: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人員859名,中國工程院院院士6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貼281名,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2名,獲南丁格爾獎2人,現有國家級學會主任委員19人,候任主任委員7人,副主任委員9人,全軍醫學科委會各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19人,副主任委員36人。既有一批知識淵博、造詣精深、譽名中外的老專家,又有一批經驗豐富、素質優良、具有突出專科特長的中年技術骨幹,還有一大批基礎理論紮實、勇於開拓進取、在專業技術領域脫穎而出的後起之秀。軍醫進修學院是一所以繼續醫學教育為基礎、臨床醫學研究生教育為主體的新型院校,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首批批准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之一,為全軍培養高層次臨床醫學人才。1996年被批准為臨床醫學博士後流動站;2000年被批准為口腔醫學博士後流動站;1998年被批准為全國首批開展臨床醫學博士、碩士專業學位試點單位。35個學科專業招收博士研究生,45個學科專業招收碩士研究生。現有博士研究生導師180名、碩士研究生導師286名,在校博士研究生270餘名,碩士研究生390餘名,年招收進修生1000餘名。醫院具有良好的科研條件,2009年全院承擔各級別科研課題740餘項,在研經費3.1億元。近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12項(一等獎2項,二等獎10項),獲北京市科學技術獎21項(一等獎4項,二等獎13項,三等獎4項),獲軍隊獎172項(科技進步獎52項,醫療成果獎120項)。2008年國內論文總數在全國醫療機構中排名第一(3056篇),國內論文被引次數在全國醫療機構中排名第一(10214次),MEDLINE收錄論文數在全國醫療機構中排名第二(307篇),SCI收錄論文數在全國醫療機構中排名第十一(122篇)。醫院主辦的《軍醫進修學院學報》,編輯出版的《中國醫院感染學雜誌》、《中華肝膽外科雜誌》、《中國醫學影像學雜誌》、《中國雷射醫學雜誌》14種被列為國家核心期刊。醫院與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醫學院校、醫療科研單位開展了廣泛的學術交流和技術合作,每年有700多名技術人員出國進修和技術合作,有400多名國外專家來院訪問、講學。先後聘請了150餘名國外著名學者擔任名譽教授和技術顧問。主要成果
醫院經過57年的建設,已發展成為技術人才密集、臨床學科齊全、儀器設備先進、整體醫療水平較高,在國內外享有較高聲譽的現代化醫院,被評為全國百佳醫院、全國百姓放心醫院。醫院通過了總後勤部衛生部組織的“三級甲等”醫院評審,被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世界衛生組織、國家衛生部評為“模範愛嬰醫院”。還是全軍計畫生育、優生優育技術中心。醫院始終堅持為部隊服務的方向,保證軍隊傷病員優先就診、住院,連續十年被評為全軍為部隊服務工作先進醫院。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和總部首長對解放軍總醫院十分關心,寄予厚望。1992年7月7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江澤民為總醫院題詞“建設第一流的解放軍總醫院,為提高部隊戰鬥力服務”。之後又為我院書寫院名、院報等題詞,為醫院建設發展給予極大關心和鼓舞,全院同志不辱使命,牢記囑託,始終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宗旨,堅持姓軍為兵的辦院方向,堅持質量第一,病人第一,安全第一的服務理念,敬業愛崗、熱忱服務、精益求精、創新發展,儘早把醫院建設成醫德、醫術兼優,人才、成果兩旺,理、工、醫緊密結合,醫、教、研協調發展的國際一流的研究型醫院。
醫院科室
科室一欄血液病科、消化科、心血管內科、風濕科、小兒內科、中醫科、神經內科、腎病科、呼吸科、皮膚科、腫瘤科、醫學心理科、介入醫學科、骨科、泌尿外科、胸外科、口腔科、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神經外科、肝膽外科、麻醉科、心血管外科、婦產科、眼科、小兒外科、老年心內科、內分泌科、康復醫學科、普通外科、針灸科、生化科、微生物科、放療科、超聲診斷科、理療科、核醫學科、放射科、雷射科、臨床檢驗科、病理科、營養科、小兒骨科、整形外科、口腔頜面外科
重點學科
腎病科
解放軍總醫院腎科、腎臟病國家重點學科、全軍腎臟病研究所是國內最大的腎臟病中心之一,由門診、病房、血液淨化中心6個醫療單元和重點實驗室組成。門診包括普通門診和專家門診,還有IgA腎病門診等,年門診量40000餘人次,已逐步建立以IgA腎病為主的門診隨訪登記系統。病房包括3個病區106張床位,分別以接收全國各地病人及疑難危重病人、IgA腎病等慢性腎臟病診療觀察、腎衰病人透析替代治療為重點,年收治病人近2600例次,年腎活檢1000例次,已建立了6000餘例臨床、病理、基因資料庫,是國家和軍隊的臨床藥理基地。血液淨化中心擁有70台血透機(含CRRT床旁血濾機),在老年人血液淨化和多臟器損害的綜合治療、血液淨化綜合管理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實驗室現有價值1800萬元的設備、面積1300平方米,包括臨床檢驗室、病理室、細胞生物學室、分子生物學室、轉基因室、電生理室等,建立了分子細胞生物學研究等國際先進的技術平台。
學科帶頭人陳香美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現為中華醫學會腎臟病分會主任委員、全軍腎臟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學科在陳香美院士的帶領下,在醫、教、研方面均取得了突出成績。先後二次承擔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97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基金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課題、科技部“十五”攻關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中青年專項基金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和青年基金課題以及北京市、軍隊的課題和國際合作項目等20餘項課題。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論文300餘篇,SCI收錄論文50餘篇。主編著作4部,參編著作8部。近五年培養博士後7名、博士45名、碩士29名(含在讀),進修生300餘名,不少學員已經在全國各地擔任了學科帶頭人。先後以第一完成單位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北京市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中華醫學科技一等獎1項,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科技一等獎1項,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4項。獲得新藥國家發明專利2項。
皮膚科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皮膚科目前有主任醫師2名,副主任醫師2名,主治醫師4名。2000年獲碩士學位點,目前有碩士導師一名。皮膚科是專門從事皮膚病、性病和皮膚美容的診療、教學和科研單位。已成立了病理實驗室,性傳播疾病檢查實驗室及真菌實驗室。研究領域包括:皮膚性病,部隊真菌病及相關疾病的防治,色素性疾病的研究,皮膚美容以及臨床藥理學研究。皮膚科為國家及全軍臨床藥理基地,已牽頭或參與完成多項新藥的Ⅱ、Ⅲ期臨床研究工作。
醫療特色:真菌檢查實驗室:可進行真菌鏡檢及真菌培養檢查。變態反應檢測:皮膚斑貼實驗可檢測接觸性皮炎、濕疹等疾病的過敏原。
性傳播疾病檢查:可進行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支原體、衣原體感染)、尖銳濕疣、生殖器皰疹、念珠菌鑑定檢查;可抽血檢查梅毒、愛滋病。
美容治療中心:1.冷凍、電解治療;2.光子嫩膚;3.BTX-A除皺;4.BTX-A治療腋臭及腋窩多汗;5.雷射治療痤瘡;6.光量子治療黃褐斑;7.果酸治療痤瘡、面部淺色斑。
物理治療中心:1.雷射、局部注射平陽黴素治療皮膚黏膜尖銳濕疣。2.LHH雷射治療帶狀皰疹及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濕疹皮炎及皮膚感染。3.窄波紫外線治療銀屑病、玫瑰糠疹、白癜風、皮膚淋巴瘤。
健康醫學中心
健康醫學中心充分依託解放軍總醫院的綜合實力和品牌影響,整合了醫院強大的專家人力和設備等資源,建立了健康體檢、專家門診、特需住院、預防保健一條龍和健康管理一體化的綜合服務模式。高標準、嚴要求,努力打造起一個全方位、高起點的健康管理服務平台,力求使健康管理服務以優良的質量、精湛的技術、便捷的流程和完美的形象與解放軍總醫院這一著名品牌相輔相成。
健康醫學中心下設特需體檢、普通體檢、特需專家門診(30個診室)和3個特需住院科(90張床),以及相應的各種醫技檢查和亞健康檢查評估室。從事健康體檢的醫師、門診專家和住院主診醫師等均是具有豐富臨床和保健經驗的副高以上專業技術職稱人員;醫護人員也均經過嚴格的技術選拔和崗前培訓,能夠將健康教育和人性化服務融為一體,為體檢客人、門診和住院病人提供良好的服務。
健康醫學中心
健康醫學中心按照國際通行的“醫檢分離”原則,在特需體檢和普通體檢開設了內、外、婦、眼、耳鼻咽喉、口腔等專科檢室,能夠完成CT、DR、B超、心電圖、骨密度、腦血流圖、血管彈性、量子共振、內窺鏡和各項生化檢查,以及人體成分分析、體能測試和亞健康評估等。數千萬元的醫療檢查、亞健康評估、信息系統和技術保障設備,能夠使特需健康體檢、專家門診、住院診療以及健康管理與諮詢服務等均可以在中心擁有的獨幢大樓——健賓樓樓內一站式完成。
國際醫學中心
一:獨具特色的高端醫療保健會所——解放軍總醫院國際醫學中心
解放軍總醫院集半個多世紀豐富的醫療保健經驗和一流的人才技術優勢,設立國際醫學中心。中心為一獨立7層樓宇,建築面積2萬餘平方米,共設有專科專病門診,展開住院病床88張,以全新的會員制服務模式為高端客戶提供醫療保健服務。
二:科學的全方位健康管理服務
中心提供個性化健康體檢,並由專家進行評估和診斷,制定個性化的保健方案。
三:健康預警疾病診療康復調養
領導團隊
主要領導李書章院長,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
陶德(政治委員)
機構設定
醫院領導下面管理四個部門,分別是:醫務部,政治部,院務部和護理部。
院士介紹
黃志強職位:主任醫師(教授、研究員)
科室:肝膽外科
黃志強,1922年1月出生,1944年畢業於前國立中正醫學院,大學本科學歷。畢業後在重慶中央醫院(西南醫院前身)任外科醫師;1952年赴抗美援朝前線;1953年任副教授;1978年任西南醫院副院長兼全軍肝膽外科醫學專科中心主任。現任解放軍總醫院、軍醫進修學院外科學特級教授、博士生導師、軍醫進修學院科學技術委員會主席、普通外科研究所所長,是中華醫學會資深會員、國際外科學會會員、中華外科雜誌編輯委員會顧問、中華外科委員會顧問、中華外科學會膽道外科學組顧問、美國醫學雜誌中文版總編輯、解放軍醫學科學技術委員會榮譽委員、中國醫學基金會理事。主編出版了《膽道外科》、《外科手術學》、《黃志強膽道外科手術學》、《黃志強膽道外科》、《肝臟外科學》、《創傷治療學》、《腹部外科學基礎》、《肝膽胰外科進展》、《現代基礎外科學》、《外科手術學大全:腹部外科卷》、《現代腹部外科學》、《現代腹腔鏡外科學》、肝臟外科手術學》、當代膽道外科學》等16部著作,總計1200餘萬字。
盧世璧
職位:主任醫師(教授)
科室:骨科
盧世璧,畢業於中國協和醫學院,博士學歷,主任醫師、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擔任國際外科學會會員、全軍骨科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骨科學會人工關節學組組長、內固定學組副組長、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委員及北京生物工程學會副理事長、中華骨科雜誌及解放軍醫學雜誌常務編委、“中國創傷骨科雜誌”編輯部顧問、“中國矯形外科雜誌”編輯委員會名譽總編輯、中國康復醫學會修復重建外科專業委員會組織工程學組委員等職。盧世璧教授先後發表論文160餘篇,主編骨科專著3部,參加編寫4部。曾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2項,國家、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14項。1995年獲光華科技基金二等獎,1996年獲中國人民解放軍首屆專業技術重大貢獻獎,1997年獲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現培養碩士研究生18名,博士研究生14名,博士後2名。在人工關節、周圍神經損傷的治療、記憶合金棒矯正脊柱側凸、微波原位熱療在四肢惡性骨腫瘤保肢手術中的套用等多方面有獨到的建樹,是骨科界德高望重的著名專家。
王士雯
職位:主任醫師(教授、研究員)
科室:老年心血管內科
王士雯教授是國內外享有很高知名度的老年醫學和老年心臟病學專家。她在醫學學術上的貢獻突出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301醫院
一.在國際上率先提出並深入研究了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MOFE)這一新臨床綜合徵。
二.有效地保障了老年心臟病患者進行非心臟大型手術的順利進行。
三.成功地進行了老年急性心肌梗塞的搶救,填補了中國老年醫學在心臟病方面的空白。
四.為中國老年醫學的發展和與國際接軌作出了積極的貢獻老年醫學是一個新興的醫學學科。
在職專家
賈赤宇,整形外科,主任醫師,教授,對難愈性創面、瘢痕及燒傷後畸形治療經驗豐富。汪月增血液病科,主任醫師,擅長結合實驗檢查和臨床對疑難病。
梁浩,消化內科,主任醫師,教授,對消化系統常見病、多發病、疑難。
楊雲生,消化內科,主任醫師,教授,胃食管反流病,腸易激綜合徵。
匡培根,神經內科,主任醫師,教授,頭痛、神經官能性疾病、腦血管病。
於生元,神經內科,主任醫師,在神經病學、神經病理及超微結構。
陳香美,腎內科,主任醫師,教授。
陳良安,呼吸內科,主任醫師,教授,專科技術全面,尤其在危重症診治。
黃志強,肝膽外科,主任醫師,教授。
董家鴻,肝膽外科,主任醫師,教授,長期從事肝膽胰外科臨床與實驗研。
就醫指南
就醫指南國際醫學中心健康醫學中心普通門診掛號大病統籌就醫須知專家門診掛號醫保人員就醫須知地方病人就醫須知專病門診特需門診健康查體遠程會診夜間門診節假日門診。
乘車路線(外地患者):火車站路線:從北京站出發,乘捷運2號線在復興門換乘捷運1號線,在五棵松下車,步行至醫院;從北京西站出發,乘373路在五棵松橋東下車,步行至醫院;行車路線(本地患者):乘坐公交370路、436路、728路在五棵松橋東下車,步行至醫院。
開車路線:1、長安街:沿著天安門往西的方向,到“西翠路口”再西行約200米即到。
2、西二環“復興門橋”往西上長安街按照“1”的提示即到;西三環“新興橋”往西,按照“1”的路線即到。
3、西四環“五棵松橋”往東,橋的東南角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