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程
2001年10月16日,北京金色農華種業科技有限公司由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大北農集團出資成立的一家集科研、繁育、生產、加工、推廣為一體的大型種業科技企業。註冊資本為3000萬元人民幣。
2001年10月-2003年2月,組建了一支約120人的科研、生產、推廣隊伍,初步建立了一個集科研、繁育、生產、加工、推廣為一體的網路,在業界樹立了高科技的品牌與形象,獨具特色的金色農華文化逐步深入人心。
2002年3月金色農華公司被認定為北京市高新技術企業。
2002年10月,公司科研課題——“簡易純度檢測、高效排假型雜交稻不育系及超級組合選育”列入國家 “863”計畫,成為全國唯一一個承擔“863”計畫農作物育種重大專項的民營種業企業;玉米首席育種專家許啟鳳教授所培育的玉米品種“農大108”獲2002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2003年3月,由金色農華組織協辦的“‘農大108’維護智慧財產權新聞發布會”在中國農業大學召開,120多位支持與關注種子智慧財產權維護的領導、專家、企業代表、新聞媒體參加會議。
2003年7月,公司第一批共19名骨幹員工被批准持有公司股份,成為金色農華股東。
2003年8月,公司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項目啟動,以“一流企業,一流產品;質量第一,第一質量”為方針,打響了以質量促品牌建設的戰役。
2003年8月,公司占地50畝的現代化種子加工檢測基地在北京市懷柔區新技術開發區開工建設。
2003年9月,公司被評為“北京市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享受資金、稅收等政策方面的優惠。
2003年9月,公司承擔的國家“863”項目“水稻白化轉綠葉色標記與種子純度簡易識別及高效自動排假”通過專家鑑定,並在整體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2003年10月,公司與中國農科院相關單位達成協定,繼玉米、水稻品種之後,介入轉基因抗蟲棉的推廣。
2003年11月,占地330畝具備國內領先水平的北京玉米育種中心建設項目正式啟動。
2003年12月,公司提出的以快速、穩妥、高效、適合中國種業為特點的“T+2”推廣模式受到了業界的廣泛關注。
2003年底,公司正式簽約的科研項目數量超過20個,躍居全國前列,涵蓋玉米、水稻、棉花三大作物。
2003年底,由各個育種家提供的進行公共組配的玉米自交係數量超過100份,以開放和集體創新為特色的新型科研體系已具雛形。
2003年底,由公司發起的“農大108”維權項目成為中國種業最具典型意義的智慧財產權案例,年度智慧財產權收入超過800萬元。
2004年3月24日,北京金色農華種業科技有限公司獲得ISO9001:2000國際標準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公司的玉米,水稻品種選育及其雜交種子生產,售前和售後服務適合於GB/T19001-2000標準。
2005年3月28日,在2004年度國家科技獎勵大會上,南京兩優培九種業公司總經理鄒江石開發的“兩系法超級雜交稻兩優培九的育成與套用技術體系”項目獲04年度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並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胡錦濤、溫家寶、曾慶紅的親切接見。
2005年10月22日,在四川綿陽舉行的“中國民營科技促進會第三屆代表大會暨推動自主創新促進民營經濟發展論壇”上,北京金色農華種業科技有限公司榮獲“中國民營科技企業技術創新獎”。
2005年11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吳邦國委員長在中國農業大學視察時,親切接見公司首席玉米育種專家,農大108育成人許啟鳳教授。
2005年12月,京津唐事業部在滄州,保定,玉田,永清,石家莊等地分別召開傑出種植獎頒獎大會,共獎勵農用車一台,彩電85台,腳踏車398輛。
2005年底金色農華聯合湖南農大水稻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博士導師陳立雲等人共同出資成立了湖南金色農華種業科技有限公司。
2006年6月公司被北京市科委認定為“北京科技研究開發機構”。
2006年中國農業科學院授權公司獨家推出繼“中單2號”之後又一優勢國審雜交玉米新品種“中單808”;7月中國農業科學院與公司聯合主辦的“中國農業科學院玉米新品種‘中單808’觀摩暨西南推廣研討會”在四川眉山隆重召開,中央7套農業節目、農民日報、四川電視台等新聞媒體都做了大篇幅的報導。
2009年1月
公司被北京市可持續發展科技促進中心,北京市科委農村發展中心,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北京市可持續發展促進會評為“科技促進北京新農村建設優秀單位”
2009年2月
金色農華2008年工作總結暨2009年第一次工作培訓會在河南鄭州召開,本次會議的主題是:明確目標、苦練內功、精細管理、戰略轉型;並形成2009年行動宣言:工作作風——認真、快、堅守承諾;一個保證——保證完成任務;一個絕不——絕不找藉口;進一步強調了戰略的關鍵字——前置、協同、精準、創新、極致、穩健;基本目標——增值、降險、增效、降本。
2009年3月
3月26日,公司總裁李紹明博士當選為中國種子貿易協會常務理事。
2009年4月
公司被認定為“北京市2009年專利示範單位”。
主要品種
玉米品種
農華101 洛單248 中單808 農大108 浚單22 農華19 農華16 農華50 京玉7號 農華8號 京玉16...
水稻品種
天優華占 揚兩優6號 C兩優396 C兩優513 陸兩優996 岳優9113 株兩優4024 Ⅱ優498 金優1176 .............
其他產品
玉米新品種:農華101審定編號:國審玉2010008
特性與優勢:
1、生育期適中
東華北春播128天,需有效積溫2700-2750℃;黃淮海地區夏播100天。
2、植株性狀
植株半緊湊,株高296厘米,穗位高101厘米,成株葉片數20~21片;果穗長筒型,穗軸紅色。
3、多抗性
經國家區試丹東和吉林點鑑定,抗灰斑病,中抗絲黑穗病、莖腐病、彎孢菌葉斑病和玉米螟,感大斑病;經河北省農科院接種鑑定,中抗矮花葉病,感大斑病、小斑病、瘤黑粉病、莖腐病、彎孢菌葉斑病和玉米螟,高感褐斑病和南方鏽病。
4、經濟性狀突出、品質好
穗行數16~18行,百粒重36.7克;容重738-768克/升;澱粉含量71.35%-72.49%,粗蛋白10.36%-10.90%,脂肪3.10%-3.54%,賴氨酸含量0.30%-0.32%。
適宜區域:
春播:適宜在北京、天津、河北北部、山西中晚熟區、遼寧中晚熟區、吉林晚熟區、內蒙古赤峰地區、陝西延安地區種植。
夏播:適宜在山東、河南(不含駐馬店)、河北中南部、陝西關中灌區、安徽北部、山西運城地區夏播或麥套種植。
水稻新品種:天優華占審定編號:國審稻2008020
特徵特性:
該品種屬秈型三系雜交水稻。在長江中下游作雙季晚稻種植,全生育期平均119.2天,比對照汕優46短0.3天。株型緊湊,莖稈較粗,葉片直挺,熟期轉色好,每畝有效穗數18.9萬穗,株高101.3厘米,穗長21.1厘米,每穗總粒數155.1粒,結實率76.8%,千粒重24.9克。抗性:稻瘟病綜合指數3.4級,穗瘟損失率最高5級,抗性頻率100%;白葉枯病7級;褐飛虱7級。
產量表現:
2006年參加長江中下游中遲熟晚秈組品種區域試驗,平均畝產511.3千克,比對照汕優46增產8.50%(極顯著);2007年續試,平均畝產536.1千克,比對照汕優46增產12.12%(極顯著);兩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523.7千克,比對照汕優46增產10.32%,增產點比例96.7%。2007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91.7千克,比對照汕優46增產7.15%。
適宜區域:
適宜在廣西中北部、廣東北部、福建中北部、江西中南部、湖南中南部、浙江南部的白葉枯病輕發的雙季稻區作晚稻種植。
公司文化
強盛民族種業
1. 金色農華在發揮“三民”的代表,即民族種業企業的代表,民營種業企業的代表,農民利益至上的代表。
2.公司提出的“三化”建設,“三化”是指標準化、流程化、信息化。
3.公司提出的“四精”戰略是指精確研發、精益生產、精準行銷、精細管理。
4. 2010年公司經營思想是:肩負使命、把握機遇、精準運營、跨越發展。
5. 六講六不講主要指:講創業不講打工、講自己不講別人、講主觀不講客觀、講未來不講過去、講幹部不講員工、講為成功找方法不講為失敗找理由。
6. 十一大方法有吃苦第一精神、學習第一能力、溝通第一技能、感恩第一心態、專注第一力量、仁愛第一心量。
公司誓詞
肩負使命、把握機遇、精準運營、跨越發展。
北京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北京是中國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也是農業供給的中心,農業產業化的發展對北京的影響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