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第九十四中學

北京市第九十四中學(Beijing No.94 Middle/High School),簡稱北京九十四中,是一所有五十餘年光輝歷史的老校,又是一所蓬勃發展的“新建”校,始建於1956年,學校成立之時位於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地區(現中關村科技園電子城科技園區)。

基本信息

校情概況

上世紀50年代在在前蘇聯和民主德國支援下在北京東北郊區成立了北京電子管廠(原國營774廠),學校成立之初作為北京市電子行業系統相關學校,1978年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列為朝陽區首批區級重點中學。在上世紀90年代改革浪潮當中,北京市第九十四中學搬離原址,遷入相臨的亞洲最大居住區——望京地區,與中央美術學院、北京中醫藥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北京國際技術交流中心等眾多的科研機構、大專院校一起構建著社區濃厚的文化氛圍。因為該地區有大量日韓外籍人士,九十四中學開始國際化特色辦學。原北京電子管廠重組建為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九十四中學與之相鄰的北京世青中學、芳草地國小世紀分校、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朝陽學校、北京韓國國際學校、北京市第八十中學、北京青年政治學院附屬中學等院校構成國際化開放性特色基礎教育體系。學校人文環境優美,教育教學設施齊全,創建北京市示範高中的《2002年北京市示範高中軟體建設方案》經教育專家組審評通過,並受到好評,建設方案的各項內容正在進一步落實。2005年,北京市第九十四中學正式得到批准列為北京市“示範性普通高中“,成為市級示範校成員之一。學校擁有具備奉獻精神的兩支隊伍。一支是能打硬仗的幹部隊伍,他們不斷克服主、客觀困難,迎接各種嚴峻的挑戰;一支是水平較高、責任心很強的教師隊伍,在學校迅速擴班的情況下,保持了優良的校風並使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已成為不同類型學生的良師益友。2007年,北京市第九十四中學新校區在望京西部地區建成,成為一校兩址的示範性完全中學,另有機場分校重組併入新的”北京市第九十四中學“,形成完整的十二年制基礎教育體系。
辦學思想:以人為本,全面發展,勇於開拓,與時俱進。
辦學目標: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益,創一流。
校訓:求真、重德、勤學、守紀。

教學規模

北京市第九十四中學人文環境優美,教育教學設備齊全,高中部在原48中的原址上擴建到36個教學班的規模,學校擁有一支水平較高、責任心很強的幹部和教師隊伍[1]學校現有六個年級約40餘個教學班,學生近兩千人(其中外籍學生100多名);教職工總數近200人,專任教師150名;其中有市級、區級學科帶頭人、優秀中青年教師、骨幹教師近50名。學校在培養、使用青年教師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績,為他們的成長創造了良好的氛圍,提供了優裕的條件,從而保證了學校快速和持續地發展,在近幾年高考中湧現出一批青年教師所教授的高考科目取得全區第一、第二的好成績;在區教委教學檢查中教學A級課率達到60%。學校本著以“學生為本”的理念,以“求真、重德、勤學、守紀”的校訓精神,追求教育過程的完美,加強對基礎較差學生的培養和轉化工作,力爭不讓一個學生掉隊。經過半個世紀的奮鬥,九十四中以良好的校風、高水準的教育質量,成為學生嚮往,家長信賴和社會滿意的優質學校。2005年4月,九十四中軟體建設圓滿通過專家組的評估,成功進入北京市示範高中行列。

辦學理念

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以人為本,全面發展,勇於開拓,與時俱進。學校以“求真、重德、勤學、守紀”的培養目標,促進學生自主、和諧、全面的發展。努力嘗試教學及德育評價的多樣化,發現學生的閃光點,不求全責備。學校本著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學校自設了許多獎項,使學生中湧現出一批“藝術之星”、“文明之星”、“進步之星”、“勤奮學習之星”、“孝敬父母、尊敬師長之星”、“體育之星”等等。學校強調“精緻化管理”和有效教學,不惜餘力地解決教育教學中的關鍵問題,永遠爭取教育的主動權,使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牢牢把握“對學校教育教學和行政工作進行決策和統一指揮權;在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管理理念下,把“培養理想遠大、品德高尚、全面發展、學有特長、幸福快樂的九十四中人”作為教育教學的共同目標。同時,堅持“求真、重德、勤學、守紀”的校訓;堅持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注重完善與發展每個學生的個性,以培養“理想遠大、品德高尚、全面發展、學有所長的九十四中人;各行業的領軍人物和普通勞動者;有國際視野的合格公民;一個會幸福生活,有持續發展能力的人”為目標,並力爭不讓一個學生掉隊。

國際特色

作為朝陽區對外開放視窗校,學校獲得招收外籍學生資格,正式批准接受外國在京工作人員的子女入學學習,並且與教育部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等部門緊密合作,積極參與多項國際交流活動,與美、德、意、澳、巴西等國進行了師生互換、互訪。學校於2001年底與AFS、YFU組織合作,連續幾年選派多批教師、學生到其他國家進行文化交流、留學。截止到2006年底,已有3人前往美國,9人前往德國,2人前往加拿大,6人前往日本。接受比利時學生1人,德國學生2人,義大利學生1人來校一年的留學,以及接受AFS香港團等來自二十多個國家的三
十多名學生為期一周的訪問交流。同時與韓國首爾慶福女高結成姊妹校,雙方師生多次進行互訪活動,並組織了各種國際間學術、文化交流活動,與浦項市同志教育財團四所學校建立長期合作;充分發揮我校英語教學水平較高、校風良好的特點,開辦英語實驗班,試行初高中六年一貫制;加快實現教育國際化,讓學生在充分吸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拓展視野,面向世界,培養時代精神。在與外國同學、來訪者的交往中,我校學生增強了自信,培養了自信,培養的合作精神,也提高了外語交際能力,這種對多元文化的尊重和理解,形成了和諧校園的新特色,為學生持續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目前,學校的全體教職工,在校長和黨支部的領導下,深入開展素質教育理論學習,認真研討新形勢下面臨的新課題,運用“教學科研化,科研實效化”的思想,滿懷信心地努力創建市級、國家級示範高中校,把學校建成一所積極推進國際文化交流,具有開放性的示範校。

學校管理

九十四中堅持“以人為本”的辦學理念,以“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益、創一流”為辦學目標,推進素質教育,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德育工作把責任教育作為重要內容,且強調內化。促進每一名學生全面而個性化發展:一是以公民教育為基礎注重養成教育,扎紮實實地抓好日常行為規範。例如:使高中學生上學主動問候、下學主動打招呼達到90%以上,作業改錯率接近100%。二是注重校園文化建設。如:將每月第一個星期一定為學校“愛心日”,讓學生迎著“今日愛心日”5個大字,在“愛的奉獻”歌聲中,提倡為救助困難者自願捐獻一元錢,鑄成一顆顆愛心。同時,號召每個學生每星期為父母倒一杯水,從小養成尊敬師長、孝敬父母的好習慣。三是注重提高學生的文化品位。學校建有管樂隊、田徑隊、舞蹈隊、籃球隊等,還全員開展太極扇、籃球操等活動。2009年,學校“千手觀音”獲得區比賽一等獎,馮驫宇同學獲得2009年市中學生運動會七項全能第一名。四是積極推行“導師制”,使更多的教師關注到學困生群體。例如,視情況將違反校紀學生的檢查由學生、家長和學校主管負責人一起封進信封保存起來。如果學生今後不再違紀,待畢業將信封還給學生;如若再次違紀一併處理。總之,信封由學生自己打開。這一教育形式,給家長和學生以極大的鼓勵,給這些學生以儘可能多的進步機會,受到家長和學生的熱烈歡迎。
教學上,強調有效教學。面對新課程,堅持以教學為中心、科研為先導,把實踐中的問題作為課題,把找到的解決辦法作為成果,穩步推進課改。確立學生學業評價市級科研課題,將評價運用於學科教學的整個過程中,形成反饋系統,通過外部刺激激發內在需要,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面對新課程下師生負擔過重等問題,陳漢龍校長適時地提出“精緻化管理”理念,試圖通過最佳化管理內容、簡化管理程式、注重管理效果,實現提高教育教學效率。學校現正申報2009—2011年朝陽區教育系統“名校長工程”區級課題——學校“精緻化管理”。力爭給教師們騰出儘可能多一點的時間用於教育教學和教研工作,促進教師的身心健康。北京九十四中堅持檢查與指導並舉,以指導為主的管理理念,將管理重心部分下移到教研組;由教研組集體制定本學科的教案標準和課堂評價標準;並分步實施規範教學行為,首先由本校特級教師劉敏主講新課程下“三維目標”的確定。這些措施凝聚了人心,有力地調動了廣大教師的積極性,促進了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整體提升。以近三年的高考情況為例:2007屆本科升學率為63.78%,2008屆本科升學率為70.2%,2009屆本科升學率為89.34%。
學校還對全市品學兼優的學生給予特殊政策(編入實驗班、三免),為更多的優秀學生享受優質的教育資源,也為教育的均衡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2]。在繼承中華民族優秀教育傳統的基礎上,積極吸收和借鑑世界上先進的辦學理念和管理經驗,提高學校教育的國際競爭力。展示九十四中人的精神風貌和綜合素質,提高了九十四中的聲譽,擴大了九十四中市級示範校的品牌效益。隨著北京市第九十四中學高中新校區的建成和啟用,至此全校占地面積總計130餘畝,九十四中正在向開放化、國際化的名校行列建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