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師範大學中國企業文化研究院

企業文化作為當代最為科學的企業管理理論,在我國傳播和實踐已歷三十年。 因此,作為當代世界最為科學的管理理論,企業文化正本清源的任務,在我們中國企業,不但是繁重的,同時也是迫切的。 中國企業文化研究院的組建,必須有明晰的發展方向和明確的指導思想。

北京師範大學中國企業文化研究院組建於2011年12月,現有教職工56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1人,教輔人員6人,學術委員會擁有國內外企業文化專家30人。九屆、十屆全國人大副委員長、著名管理學專家蔣正華教授任名譽院長,中國十大管理創新人物、著名企業文化專家徐文中教授任院長。
2012—2017年為我院的第一個五年計畫,也是我院的重點建設期。我們將本著“凝聚企業文化者,構建人本新世界”的宗旨,秉承“珍時、惜緣、用心”的價值觀和“專于思想,更長於行動”的基本理念,著力推進企業文化R&D&P整體運行。
建院背景
企業文化作為當代最為科學的企業管理理論,在我國傳播和實踐已歷三十年。企業文化理論在經過學習、仿效、借腦、實踐、升華與提高等幾個階段後,已在不少企業特別是大型企業集團中漸成風氣,實施企業文化管理也成為眾多企業和企業家追求的目標。但是,由於中國市場經濟體制的發育和形成也僅有三十多年的時間,面對日益加劇的全球經濟一體化和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企業管理面臨著異常嚴峻的挑戰,進入企業文化管理階段,中國企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迫切需要科研機構特別是高等院校的進一步介入。而整合資源,組建具有國際水準的中國企業文化研究院已成為當前企業管理實踐的現實需求。
1、企業文化必須還原於管理理論的本質屬性
企業文化理論自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創立並傳入中國,最早發軔於東南沿海民企和一些三資企業,而在實踐上則是以顯有港台印記的CI(企業形象)簡單識別的形式出現的。這就是中國企業文化步入口號式、廣告式和唱歌跳舞式誤區的源頭。二十多年來,眾多企業也迷失在這一誤區中不得回頭。更有甚者,跨越管理階段,把企業文化當做飾品或時尚,盲目跟風,付出了不小的代價。因此,作為當代世界最為科學的管理理論,企業文化正本清源的任務,在我們中國企業,不但是繁重的,同時也是迫切的。
2、高等院校應成為企業文化理論的智庫
理論落後於實踐,是企業文化理論在中國傳播和推廣實踐中面臨的尷尬問題,這也是立足未穩的中國企業家屢登各大學講壇的難言之隱。我們不否認有些企業在這方面確實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企業發展無論在速度上、規模上還是管理上,都有令人稱道的地方,但就是這種良好的感覺,阻礙了企業管理目標的升華與確立。面對企業文化普及、實踐中泥沙俱下、良莠不分的困難情勢,作為人類文明和文化知識傳承者的高等院校,必須正視現實、勇於承擔,採取切實措施,在學科設定、研究交流、培養方向、能力訓練上下大氣力,使骨幹高校真正成為中國企業步入文化管理階段的助推器和智囊庫。
3、企業呼喚企業文化實踐的引領者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中國企業取得了長足進步,憑藉政策、市場和資源優勢,當前進入世界500強的企業已有69家,且有3家國企躋身前10強。更為可喜的是,有2家民營企業圓了500強之夢!但這改變不了大而不強,強而不久的嚴峻現實。目標的迷離和理論的迷失成為中國企業提高素質、升華管理的掣肘。雖然已有部分企業進行了可貴的探索,有的高校也成立了相應院系和研究機構,但無論是高度、深度,還是廣度上,與萬千企業的需求和呼聲是極不相稱的。而作為“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北京師範大學,理應發揮優勢,乘勢而上,承擔起組建中國企業文化研究院的重任。
指導思想
中國企業文化研究院的組建,必須有明晰的發展方向和明確的指導思想。主要是:
1、計畫宗旨:凝聚企業文化者,構建人本新世界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把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作為我黨今後一個時期的重要戰略任務。特彆強調了文化是國家軟實力,是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企業文化作為社會主義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擔負著異常繁重的責任。順應新世紀、新形勢組建的中國企業文化研究院,要以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為己任,擔當起歷史賦予的光榮使命,並以極大的氣魄和踏實的工作,團結凝聚廣大企業文化工作者和企業家,加強理論研究,推進實踐套用,擴大國際交流,努力構建企業文化R&D&P發展平台,為企業整體素質的提高和國家軟實力的增強貢獻力量。
2、計畫哲學:珍時、惜緣、用心
中國是世界上唯一擁有綿延不絕五千年文化的文明體,勤勞智慧的中華民族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歷史文化,對人類文明做出過重大貢獻。但夜郎自大的閉關鎖國和傳統僵化的思維模式,卻把一個東方大國拖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深淵。近代以後,我們倍受列強的侵略與欺凌。當我們黨領導中國人民浴血奮鬥,贏得了民族獨立和國家尊嚴並找尋適合自身的發展道路,我們才發現了與已開發國家及現代科技的距離。知恥而後勇,勇在積極探索、創新奮鬥,找到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復興之路。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我們的經濟得到了長足發展,目前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企業競爭力和整體素質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但我們也要看到,人均GDP仍欠發達,企業經濟效益、效率仍需提高。更有智慧財產權、環境能耗、國計民生、企業文化等問題困擾著經濟增速。因此,一方面,要樹立自信心,我們有了明確的方針和正確的道路;另一方面,要正視問題,迎難而上,確保社會經濟科學和諧穩定可持續發展。特別是在當前世界經濟處在增長迅速放緩、金融危機加劇、發達經濟體面對衰退的形勢下,發展中經濟體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穩定增長的重要支撐力量。由此,中國迎來了大發展的歷史契機。早在2005年的聯合國大會上,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就提出了以人為本、構建和諧世界的理論思想,更為人類未來生存和發展設計了美好的藍圖。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不但為世界和平付出了巨大努力,也將為全球經濟、文化發展和人類進步事業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作為中國第一家擁有企業文化學科建設資質的研究院,更要珍惜這一難得的歷史機遇,潛心研究、精心布局、用心工作、專心發展,在做大做強企業,實現民族復興的偉業中有所作為。
3、計畫精神:專于思想,更長於行動
北京師範大學是中國著名高等學府,一百年時光荏苒,從初創、發展,到輾轉流徙,再到壯大騰飛,幾經磨難,與近現代中國一起見證了歷史的滄桑。在一百餘年的辦學歷程中,以她海納百川的氣概與“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赤子之誠,吸引了無數的鴻儒碩學執鞭杏壇;輻輳而至的莘莘學子在這裡接受科學與民主的洗禮,然後又回到全國各地,為國家民族的復興、科學文化的薪火相傳做出了彪炳史冊的業績。改革開放後,北師大堅持“穩定規模、最佳化結構、突出特色、自主創新”的發展思路,大力實施教師教育發展戰略、學科發展戰略、人才培養戰略、科研發展戰略、人才強校戰略、國際化戰略、發展條件保障戰略以及制度創新戰略,搶抓改革和發展機遇,積極服務國家戰略需求,為人力資源強國和創新型國家建設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國際教科文集團有限公司及其在北京的新藍鼎機構,長期以來一直潛心於企業文化和企業形象理論體系的探索、研究和實踐,提出了企業文化“太陽說”新理論和企業文化區域性與產業化運作的新思路,具有重大理論和實踐價值;在全國率先研究和探索出了較為科學和前沿的企業文化導入模式,增強了企業文化的操作性和實踐性;提議並受國家有關部門委託,負責起草了中國首席企業文化官(CCO)國家資質標準,提議並主導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企業文化師國家職業標準,推進了企業文化在企業中地位和作用的確立;組編了《中國企業文化大辭典》和《中國企業形象大典》等巨著,參編有《百家企業文化工程叢書》《經理人資質標準貫標教材》和《國家職業資格培訓教材》等,完成了華能、華電科研和中鋁等幾十家大型企業集團的企業文化設計和諮詢項目,受邀策劃了數次文化工程和大型活動,得到了業界的認同和企業界的好評。
北京師範大學與國際教科文集團及其在北京的產業—新藍鼎機構的戰略合作,是一種發揮優勢、整合資源的有效方式,是一項目標共識、價值共享的嶄新事業,雖然我們專於企業文化教育與理論研究,但我們更要善於行動與實踐。我們堅信,通過積累和發展,一定能在中國企業文化界開創一種創新模式,打造一個新亮點,發展一門新學科,成就一項新事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