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形特徵
雄性成鳥(冬羽):頭頂棕褐,冠羽細長,同色而較棕,再後有更長的黑色而具輝綠色羽緣的枕冠向後延伸;頸側在耳羽後面下方有一大形的白色塊斑(約20×30毫米);下眼瞼具一小白斑;頭的餘部包括頦、喉等均為黑色,而帶暗綠色的金屬反光;喉部反光較差淡;頸側白斑後面及背的極上部均淡棕黃色,形成領環狀,羽片中央貫以乳白色縱紋;上體羽毛呈披針形,概紫灰色,內外�各具一個黑色沾栗的稍闊縱條,兩者合成“V”形,兩者之間並具蟲蠹狀黑斑所成的縱條一對,沿著白色羽乾的兩側:尾上覆羽及中央尾羽,其中部為褐灰色,再外為“V”形栗色縱帶,栗帶的內外兩側並緣以黑色,羽緣灰色:外側尾羽灰色,具三道黑色橫斑,近端黑斑較寬,其餘二黑斑較窄,並在羽緣處前後相連,各羽末端均為白色;肩羽大都棕褐色,貫以白色或皮黃色羽乾紋,並於羽端近處雜以絨黑色塊斑;翅上覆羽黑褐,而具灰色雜以黑褐色細點的軸紋及純灰羽緣,羽乾白色;初級飛羽黑褐,並具棕白色羽端,第2至第6枚的外�還緣以棕白色寬邊,次級飛羽黑褐,雜以棕褐色蟲蠹狀細斑,並具同色的羽緣和羽端。下體中央自黑喉以至下腹概染栗色;下腹羽基黑褐,端部淺栗棕;體側與上體相似,但灰色較淺淡,黑紋較窄;尾下覆羽暗栗,具黑色次端斑和白色端斑。
虹膜褐色;嘴黑;腳暗紅色。
(冬羽):額、頭頂及冠羽等羽基黑色,羽端棕褐:較長的外側冠羽大都棕色,雜以黑斑,並具黑色羽緣;眼後有一寬闊的棕白色而密綴以黑點的眉紋,向後延伸至後頸;頭側棕褐,頸側栗褐,均雜以黑斑;頦、喉及耳羽下的一大塊斑均白沾棕;在頦、喉等與耳羽下塊斑之間有一對黑色顴紋,向後伸至頸基處各擴大為三角形黑色塊斑,左右幾相連合而圍著白色的喉部;這些顴紋和塊斑的羽色都是棕白色,羽緣均黑,彼此相疊;因而外呈黑色;上體大都棕褐色,各羽密布以黑褐色蟲蠹狀斑,並貫以淺淡色羽乾;上背黑斑特大而著,羽乾紋粗著,大多還沾葡萄粉紅色;尾上覆羽與下背同色,但中央具粗著黑斑或“V”形黑紋,羽乾紋淺栗;較長的尾上覆羽和中央尾羽均棕褐色,而具鈍栗近黑色斑點和橫斑,羽端棕白;外側尾羽與雄鳥相同。肩羽絨黑,羽緣棕褐而具黑斑,羽乾棕白;兩翅覆羽與背略同,但棕褐色較淡,黑斑較少,羽乾純白;飛羽與雄鳥相同。下體自喉以至下腹包括兩脅,大都淡栗黃色,各羽近羽基處具有黑色塊斑一對,二塊斑之間並雜以黑色細斑兩行,羽乾棕白;下腹中央白色沾棕,各羽亦具黑色細斑兩行,羽乾棕白;下腹中央白色沾棕,各羽亦具黑褐色塊斑一對,不過更加寬闊而顯著;尾下覆羽栗紅色,羽端潔白,栗紅色和白色之間有一黑色細線為界。
虹膜褐色;嘴黑褐色;腳及趾等均暗紅色。
全身被以軟絨,在頭部較短。頭頂皮黃色,後頭有一狹窄栗帶:眼的前方和上方以及耳區均具栗紋;後頸亦皮黃;上體餘部栗;肩和兩翅棕褐,肩羽及內側翼羽均有小栗點,翅上大覆羽的末端皮黃;下體概淡皮黃色,胸羽污黃。
大小量度:體重♂760-1184g,♀932g;體長♂530-626mm,♀395-518mm;嘴峰♂22-27mm,♀19-24mm;翅♂205-225mm,♀165-210mm;尾♂182-255mm,♀107-108mm;跗�♂57-67mm,♀46-58mm。
(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棲息於針闊混交林,密生灌叢的多岩坡地,山腳灌叢,開闊的多岩林地,松林及杜鵑林。生活于海拔1500~4000米的高山之間。該亞種在北京百花山海拔1,400―1,700米的樺楊林內,棲息高度隨季節變化而上下遷移。喜歡在低洼的山坡和山腳的溝緣灌木叢中活動。
生活習性
常單獨或成對活動,秋冬組成家族小群,夜晚成對地在樹枝上過夜。清晨及傍晚時覓食,邊吃邊叫。 叫聲似為 “ge―ge―ge―gegda”,最後一音極低微。以植物根、果實及種子為主食。主要是雲杉、樺樹、苔草、鱗毛蕨等木本、草本和矍類植物的嫩芽、嫩葉、花以及果實和種子等,此外也吃少量昆蟲、蝸牛等動物性食物。該亞種在北京百花樺楊林內,其種群密度約為每小時遇到1隻。它們的胃內食物有楊葉、樺葉、漏斗菜莢果、六道木葉、野榆葉以及歪頭菜(Vicia unijuga)的莢果。
繁殖方式
繁殖期為4月底至7月初,一雄和一雌配對。巢用樹枝、葉子、草片及植物碎屑等,築成平淺的窩,置於灌叢間的地面上。卵每產4~9 枚,通常5~7枚,呈淺黃色以至深濃的帶粉紅的皮黃色,而雜以深褐或褐紫色的粗斑,有時滿布無數細點,在卵的鈍端較多而密。勺雞是不易飼養的一種野禽,像血雉一樣。
分布範圍
保護等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等級: 二級 生效年代: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