勺湖園

勺湖園

勺湖是淮安著名景點之一,它位於淮安老城西北隅,瀕臨古運河,因其水面彎曲如勺而得名。勺湖園是因構築淮安城牆取土逐漸形成的。勺湖園有水面面積80畝,陸地面積40畝,由於它水面潔淨,蒲葉飄香,所以被文人雅士闢為寄情懷、避塵囂的去處,更被佛教界視為建立清淨之所的佳地。勺湖與蕭湖、月湖並稱為淮安府“三湖”。

基本信息

簡介

勺湖園勺湖園
位於淮安老城西北隅,瀕臨古運河,因其水面彎曲如勺而得名。勺湖園碧水、長橋、畫舫、亭閣碑園相映成輝,更有文通寶塔聳立湖畔,塔影、波光、鳥語給勺湖園平添了幾多文化的品位。據史料記載,古時先後在勺湖園修築的庵觀寺院有:法華禪院、文通寺、龍興寺、文佛寺、老君殿等,現為淮安市文物保護單位。勺湖因形似一把勺子而處名,擁有水面114畝,陸地40畝。這裡自古即為淮安名勝,它們各具特色,美麗而迷人。

景觀景點

勺湖園勺湖園
蜈蚣橋。原為木質結構,連線大悲閣。現橋為1982年修建,在原大悲閣舊址上建有廳堂,內設茶室,東側有貼水曲廊和扇形水榭,湖中建有石舫,舫上有兩層樓閣,登樓可鳥瞰全湖景貌。

碑園。是一處不可多得的景點,建立於1986年,園林式建築,占地600多平方米,園內收集唐宋以來的寺廟、文賦、墓誌等碑文80餘塊。其中一合(兩塊)唐碑,四塊清朝御碑為園內罕見。山陽縣知縣何際可立石、定陽會館、蔭中州、孚佑帝君朝、呂祖留題紫霄宮壁詩、光緒貳年貳月的告示等字樣一一出現在碑中,一輩子勤勉的劉謙吉,得康熙親筆所書《雪作鬚眉》,傳頌著一段佳話。

文通塔。建於唐朝中宗時期,距今已一千多年,它原名尊勝塔,在崇禎二年重修,因其旁有文通寺,故改名為文通塔。塔的建築具有佛教傳統特色,磚瓦結構,無梁無柱,高13.5米,七層八角,黃身青檐;塔底層供奉四尊釋迦牟尼塑像;頂層有觀音端坐蓮台,是古城唯一的千年古塔。

勺湖草堂。是公園中又一處人文景點,原為清雍正年間湖南提督學政阮學誥的課士書塾敬義齋。可惜已不復當年興盛,朗朗書聲猶在耳,舊跡卻難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