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業會場

勸業會場

勸業會場始建於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五月,是中國天津歷史上一座系統陳列工業工藝產品的場所,位於今天的河北區中山路中段東南側,現為中山公園,原勸業會場大部分建築已不復存在。 1912年,勸業會場更名為“天津公園”,後又改稱為“河北公園”。 1928年北伐勝利後,為紀念孫中山,又更名為“中山公園”,今天天津中山公園的占地面積只為當年勸業會場占地面積的三分之一。

概述

勸業會場始建於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五月,是中國天津歷史上一座系統陳列工業工藝產品的場所,位於今天的河北區中山路中段東南側,現為中山公園,原勸業會場大部分建築已不復存在。

歷史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七

月十二日,新任直隸總督北洋大臣袁世凱天津都統衙門手中接回天津統治權並在海防公所(今金鋼公園一帶)建立直隸總督新署。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五月,袁世凱開始在北起大經路(今河北區中山路),南至金鐘河(現今已被填平),東臨昆緯路,西靠近北洋造幣總廠的土地上建設一座占地兩百餘畝的綜合性園林遊樂場並將其命名為“勸業會場”。勸業會場作為當時中國最早系統陳列工業工藝產品的場所經常展覽書畫名家作品,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10月7日10月14日,勸業會場舉辦了首屆天津勸業展覽會,到場觀眾約有15萬人次,交易金額約為3萬餘元。1912年,勸業會場更名為“天津公園”,後又改稱為“河北公園”。1920年冬,北京中國畫學研究會在勸業會場的商業會議廳舉辦“中國南北方重要畫家大展”,徐世昌陳師曾齊白石吳昌碩任伯年以及渡邊晨畝、山田敬中、勝田焦琴、荒木十畝等的作品也同時展出。1928年北伐勝利後,為紀念孫中山,又更名為“中山公園”,今天天津中山公園的占地面積只為當年勸業會場占地面積的三分之一。

設施

勸業會場分為三個部分,分為商務區、公園區。其中,商務區設有前門兩側的平房店鋪,公園區位於過街鐘樓後面,公園區後側還建有商品陳列館、省立圖書館和咨議局大樓。勸業會場內的遊樂設施有荷花池、月牙池、鶴亭、鹿亭、八角音樂亭和拋球房等,商業和辦公設施建有勸工陳列所、教育品製造所、學辦處、辦公洋樓和茶房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