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漢字]

動[漢字]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動(拼音:dòng)是漢語常用字,最早字形見於秦漢篆書。動的本義是行動、為實現一定意圖而活動。引申為凡動之稱,如移動、振動、運動、發動、感動等。作副詞用,指往往、常常。

(基本信息欄主要參考資料 )

字源解說

字形演變流程圖 字形演變流程圖

甲骨文和金文還沒發現“動”字。西周時期以“童”為之(毛公鼎),楚帛書“毋童群民”,“童”讀為“動”,與毛公鼎同。“童”本意為奴僕,以“童”作“動”大概是因為僮僕是要整天奔波勞碌為主人服役,無時不在動中。後分四路發展:一路加意符“辵(chuò)”,以“童”為聲,如字形6,或以“重”為聲,如字形7。從辵者表示動作之進行,與動義亦切合,與從力無別。一路加“攵”,以“重”為聲,如字形5,或以“童”為聲,如字形11。從攵與從力相通。一路加“力”為意符,以“童”為聲,如字形4、10。一路也加“力”為意符,以“重”為聲,如字形3、8、9。最後一系發展成為現代漢字。簡化字作“動”,左邊的“雲”只是一個記號,用於代替聲符“重”。

動的異體字“働”是日本造的漢字,用於“勞働者”“勞働同盟”等詞語中,後傳入中國。《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把“働”作為“動”的異體字。

詳細解釋

詞性釋義英譯例句例詞
動詞(事物)改變原來的的位置或狀態。move《詩經·豳風·七月》:“五月斯螽動股,六月莎雞振羽。”振動;活動;移動;風吹草動
使(事物)改變原來的位置或狀態。move魯迅《且介亭雜文·中國語文的新生》:“特殊人物的成規,動他不得。”動用;動身;興師動眾;驚天動地。
行動;為一定的目的而活動。show effect;act;break out《孫子·軍爭》:“故兵以詐立,以利動,以分合為變者也。”舉動;暴動;輕舉妄動
〈文言〉勞作;操作。do;operate;work《孟子·滕文公上》:“為民父母,使民盼盼然,將終歲勤動,不得以養父母。”
〈文言〉發,發作。《尚書·金縢》:“今天動威以彰周公之德。”
〈文言〉變化。《周易·繫辭上》:“六爻之動,三極之道也。”
思想受影響而動搖、改變。《尚書·盤庚上》:“汝曷弗告朕,而胥動以浮言。”衝動;觸動;無動於衷
(情感)發生反應。affect;move;touch《孟子·離婁上》:“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不誠,未有能動者也。”感動;觸動;動人
使用;使起作用。蘇軾《代張雲平諫用兵書》:“自古人主好動干戈,由敗而亡者,不可勝數。”動手;動筆;大動干戈
〈方言〉吃;喝(多用於否定式)。不動葷腥。
副詞〈文言〉表示極易發生某種情況,略等於“常常”。《三國志·吳志·周瑜傳》:“曹公,豺虎也,然託名漢相,挾天子以征四方,動以朝廷為辭。”動輒得咎
〈文言〉不覺。張祜《病宮人》詩:“佳人臥病動經秋,簾幕襤縿不掛鈎。”
名詞〈文言〉指動物。陶潛《飲酒》詩之七:“日入群動息,歸鳥趨林鳴。”

古籍解釋

說文解字

【卷十三】【力部】徒總切(dòng)

作也。從力重聲。

,古文動從辵。

說文解字注

作也。

註:作者,起也。

從力,重聲。

註:徒緫切。九部。

廣韻

徒揔切,上董定 ‖重聲東部

躁也。出也。作也。搖也。徒揔切。九。

康熙字典

【子集下】【力字部】動 ·康熙筆畫:11 ·部外筆畫:9

古文:㣫、

《唐韻》《正韻》徒摠切。《集韻》《韻會》杜孔切,竝同上聲。《說文》:作也。《增韻》:動,靜之對。《易·坤卦》:六二之動,直以方也。《書·說命》:慮善以動,動惟厥時。

又《廣韻》:出也。《禮·月令》:仲春,蟄蟲鹹動。

又搖也。庾信《夢入內堂》詩:日光釵焰動,窗影鏡花搖。

又《韻會》《正韻》竝徒弄切,同去聲。《易·繫辭》:雷以動之,風以散之。《韻會》:凡物自動,則上聲。彼不動而我動之,則去聲。

又《集韻》覩孔切,音董。振動,拜也,以兩手相擊而拜。今倭人拜以兩手相擊,蓋古之遺法。

《說文解字》書影 《說文解字》書影
《說文解字注》書影 《說文解字注》書影
《康熙字典》書影 《康熙字典》書影
《廣韻》書影 《廣韻》書影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

書寫提示

書寫演示動畫 書寫演示動畫

❶“雲”“力”寬窄相當,頂部“雲”低,底部“力”低。

❷“雲”,上橫短下橫長,右端都抵豎中線;“厶”,㇜從橫中線起筆,點筆收在豎中線。

❸“力”,㇆從豎中線起筆,與“雲”第二橫持平,豎鉤段左斜,末筆撇起筆高收筆低,伸向“雲”下。

書法欣賞

篆書書法 篆書書法
隸書書法 隸書書法
楷書書法 楷書書法
行書書法 行書書法
草書書法 草書書法

(以上參考資料)

音韻集成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韻目韻部聲調四呼擬音清濁韻攝
上古音doːŋʔ
廣韻徒揔一董上聲一等開口dʰuŋ全濁
中原音韻東鍾合東鍾去聲合口呼tuŋ全清
洪武正韻徒總一董上聲d‘uŋ全濁
徒弄一送去聲d‘uŋ全濁
分韻撮要第六東董凍篤陽去

(以上參考資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