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應

劉應 (1875--1919),字燦之,遵義老城水井灣人。民主革命黨人。後病逝。

主要事跡

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 年)入貴州大學堂學新政。次年貴州考選留學生,入選,東渡日本,就讀於早稻田大學,攻政法,並於日本加入孫中山的同盟會。當時,黔籍學生成立時敏同志會,會中有孫中山的同盟會和梁啓超的立憲黨學生。同盟會學生常通過本機關的《民報》與梁啓超辦的《新民叢報》展開論戰。劉應煌常於《民報》發表文章,抨擊康(有為)、梁(啟超)維護君權、延續封建統治的政治主張,頗受孫中山賞識。 三十三年,奉命回國赴江蘇開展活動。至南京,以行醫和編輯《雞鳴》期刊作掩護。徐錫麟刺死安徽巡撫恩銘,江淮各省震動。劉應暌趁機撰寫印發《致南京滿清兩江總督端方之規誡書》,列數清廷對外屈辱、對內施虐罪行。端方驚恐,派人搜尋命黨人,同盟支部被毀。劉應煌因得民眾掩護,倖免被捕。不久,江蘇同盟支部恢復,盟東京總部委其為支部長。後因操勞成疾,患肺結核。經孫中山準許返籍調養,與總部及遵義革命黨人保持聯繫。

軼事典故

清宣統二年(1910年)平剛返黔,專程至遵訪間劉應,劉應陳述己見,平剛欣然採納。辛亥革命成功的訊息傳至遵義,張圖芝、喻界凡至家與其商議遵義革命事宜,密四鄉團練作好軍事起義準備;派人赴省聯絡、策劃配合;派骨幹監視協台和府縣衙門策動清軍反正,以利和平交權。遵義和平交權後,有人主張殺知府、知縣,劉應則以視當事人態度決定遣回原籍或留作他用的主張力排其議,得多數人贊同。為維持秩序,劉應帶病上街站崗,號召男人剪辮、女人放腳。遵義縣成立議會,首任議長,不久當選為省和國會議員。後因病勢日篤,力不從心,臥病於家。
民國元年(1912年)春,貴州憲政派人引滇軍入黔,顛覆大漢貴州軍政府,大肆屠殺自治學社成員。周素園遠避貴陽岑仍與病居遵義家中的劉應詩文聯繫。周素園詩云:“憶昔風雲會,屠龍意氣豪。坦懷遭寇盜,揮淚哭朋僚。偉業空中幻,此身志未消。不談劉與項,頗識萊與堯。”劉應和道:“旦夕風雲變,乞庭借鄰刀。故人皆死國,新宇凍木凋。策杖難為劍,盟府仰蕭曹。厭病民深憂喘,孤憤惡石壕。”表現其堅定的革命氣節。護國戰爭勝利後,孫中山致函慰問。民國8年病逝,時年44歲。

同名人物

劉 應
1935年6月生,江蘇寶應人。畢業於北京石油學院。現任香港津富採油測井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兼技術總監,曾任職於江漢油田。在大慶和江漢等油田一直從事測井專業工作,是我國首台聲波測井儀的主要研製人之一,曾獲原石油工業部集體嘉獎。
1970年在江漢油田會戰期間,首創聲感組合測井解釋圖版,並投產套用。
1980年以後,一直從事油田開發中後期的剩餘油測井方法研究,並發表學術論文40多篇。因為首創中子壽命“測一吐一測”測井技術,以及首創鹽間白雲岩油層識別技術等,三次在國際測井學術會議上宣布研究成果,《中子壽命“測—注—測技術確定剩餘油飽和度》一文入選《中國科學技術文庫》(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主編)。退休後結合我國國情改為主攻低礦化度地區剩餘油的測並方法研究,發明了硼中子壽命的特種作業測井工藝,取得了方法性突破,已在勝利、大慶、華北等油田推廣套用,同時輯寫有關論文6篇。
1998年9月國家專利局公布了該項發明專利—一種對低礦化度地層油水動態監測的方法。20年剩餘測井方法的研究證明,創建的“孔道三要素”概念是科學的,今以此為基礎,以特種工藝的作業測井方法為手段,以監測剩餘油為目的,目前正在從事論文集編寫工作,題為《中子壽命“剩餘油——孔道三要素——硼作業測井》”,力爭為測井技術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