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經歷
17年清華大學畢業,公費留學美國康乃爾大學。2 0年8月獲碩士學位。並受聘為美國波阿鐵路公司見習工程師。民國22年春回國,負責湘鄂鐵路沿線橋樑鑑定、平漢鐵路全線舊橋鋼染加固設計,以及浙贛鐵路全線橋樑、涵洞、隧道、車站設計與審核,獲鐵道部嘉獎。28年後,先後負責湘桂線路勘測設計,天成鐵路天水以南秦嶺山脈線段踏勘、初測和定測任務。32年,任交通部技正,鐵路總隊正工程師,併兼中央大學教授,開始從事理論研究和教學工作,著有《鐵路定線概論》。抗日戰爭勝利後,任湘桂黔鐵路工程局副局長和貴州大學教授。
貴州省解放前夕,團結路局人員,清理封存技術、人事檔案與物資設備,迎接解放。1949年11月,任貴州支前搶修委員會委員兼工程組組長,為迅速修復湘黔、川黔、貴昆三條公路作出貢獻。
主要成就
1950-1976年,先後任西南鐵路局貴陽工程處副處長,局副總工程師、總工程師,成都市政協委員等職。在修建成渝、寶成和川黔、貴昆等西南鐵路大會戰中,擔負全國技術領導工作,克服地形複雜、物資供應緊張,工具落後的困難,攻克許多工程難關,採用“深建橋、淺築檔,兩料換填石,平底打沙樁”等方法,征服貴昆線上近10公里的軟土路基。在成昆線金口河至韓都路優的施工中,採用各式大小拱橋和鋼樑頂架、箱形鋼筋混凝土染預串和一般鋼筋混凝土預灌的“三頂”技術措施,縮短工程時間。1960年,水泥緊張,用預製石塊節約水泥,渡過難關。
劉重視經驗總結和理論研究。1961年,組織制定《西南鐵路技術工作條例》、《技術責任制》、《施工管理暫行規則》,創辦《西南技術通訊》。後又組織西南六大幹線技術資料總結和川黔線涼風埡隧道經驗總結。晚年,身患肝硬化、蛋白質倒置,在兩腿浮腫過膝的情況下,翻譯《內功力學》、《岩石力學》、撰寫《機力剖面在鐵路設計中的套用》等書。1980年1月,在成都逝世。鐵道部、中國鐵道學會和有關領導對劉建熙熱愛祖國、熱愛共產黨的高貴品質和為祖國鐵路建設所作的卓越貢獻評價很高。為表彰劉建熙對祖國鐵道建設事業所作貢獻。1985年以《在複雜地質、險竣山區修建民昆鐵路新技術》的業跡,追授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