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宇[航天飛船總指揮]

劉宇[航天飛船總指揮]

劉宇,1962年生於河北省大廠回族自治縣,現任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一院院長助理。2003年獲集團公司載人航天工程先進個人榮譽稱號和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2005年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2011年獲集團公司航天功勳獎。

基本信息

簡介

劉宇,男,生於1962年,出生在河北省大廠回族自治縣的一個航天世家,1980年考入炮兵技術工程學院

1990年,轉業到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

1993年開始參與長征二號F火箭的研製與試驗。

1999年開始任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火箭系統副總指揮。

2004年2月任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火箭系統總指揮。

2005年10月12日9時 長征二號F火箭成功發射。

航天事業

經歷過一番軍旅生涯錘鍊的劉宇,懷著滿腔的愛國熱情和對航天事業無比的熱愛,走進了熟悉而又陌生的研究院大門。因為即將從事的工作是一個全新的領“神箭”總指揮劉宇域,不僅需要很強的專業知識,更需要長期艱辛的努力付出,這對於朝氣蓬勃、充滿幹勁的劉宇是良好的機遇,更是巨大的挑戰。

長征二號F火箭是一枚有著輝煌成就的“神箭”,在他執掌“帥印”前,已經5次發射,5次圓滿成功,並將我國第一名航天員順利送上太空,實現了我國載人航天歷史性的突破;長征二號F火箭發射隊是一支享有極高榮譽的神奇隊伍,有著眾多聞名中外的“名人”。如何帶好這支隊伍,如何延續“神箭”的光芒並使之更加璀璨,如何繼承前人的輝煌,如何開拓創新等諸多問題,是劉宇上任後面臨的最大困難,同時,他還面臨著第五次火箭發射飛行期間發現的需要攻克的技術難題。

另一個難題來自火箭的一個關鍵產品。神舟五號飛船發射成功後,通過遙測數據發現,火箭上的這台產品有異常現象產生,如不加以重視,有可能給火箭發射帶來安全隱患。為了準確定位故障原因,他們進行了大量的分析。根據初步分析結果,又進行了故障樹分析,之後反覆進行驗證。  

作為總指揮的劉宇非常強調團隊觀念。長二F火箭研製隊伍是一個智慧的集體,每一個人都很優秀,都是能夠獨當一面的好手。但是載人飛船的順利升空,不是航天飛船指揮員劉宇某一個人的成績,而是成百上千的領導、專家、技術人員和生產工人集體智慧的結晶。為此,工作中,他注意處理好各有關單位之間和後勤保證等各個職能系統的關係。在試驗任務過程中,他也非常注意加強與場區各兄弟發射隊及基地間的團結協作。

長征二號F火箭有著很好的設計基礎,可靠性、安全性設計和13年研製積累下來的經驗加上各級領導的重視與關懷,讓劉宇對長征二號F火箭的第六次飛行充滿了信心。劉宇常常說,長征二號F火箭及其研製隊伍在前任總指揮黃春平的精心管理與帶領下,打下了很好的根基,火箭質量越來越可靠,研製隊伍也日臻成熟。工作中他充分繼承了這些有利條件,並在新的實踐工作中,不斷提高認識變化、把握變化、推動變化的能力。

“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竹來扶持”。劉宇上任後,他的前任——總指揮黃春平、總設計師劉竹生等老顧問、老專家給了他極大的幫助,不僅在管理上出謀劃策,而且在技術上嚴格把關。前輩們的扶持和幫助使他很快進入了角色。而他也主動向老專家、老顧問請教,學以致用前輩積累、凝練、經過實踐檢驗固化下來的經驗,並活學活用到管理工作中去。

“只有不斷創新,才能永遠站在時代的制高點上,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並始終立於不敗之地。”劉宇一方面潛心繼承老一輩航天人科學的管理方法和經驗,一方面注重在體制、機制、理念和管理上創新,並鼓勵研製人員在技術上大膽創新。與用於發射神舟五號飛船的火箭相比,發射神舟六號的火箭最大的創新亮點,就是增加了圖像測量系統,這是為了便於火箭在飛行過程中真實直觀地觀測飛行狀態,並為可能出現的故障提供工程旁證。早在論證階段,劉宇就大力支持並鼓勵這個創新的方案,並與劉竹生總師一起從方方面面創造有利條件,確保研製工作順利進行。為了拿到第一手資料,他們還深入到承擔設計、生產任務的廠所,傾聽有關專家的意見,查看質量管理檔案,並下車間考察生產流程。正是在他們的帶領下,圖像測量系統的研製工作才得以快速和紮實地開展。

人物評價 

劉宇務實,不善言談說教,主張說實話、辦實事,注重效果,講求效率,強調高度的執行力。

曾經有管理學家提出:管理也是一門藝術。劉宇對此深信不疑。他說把管理與專業技術有機地結合起來,不僅是管理者應具有的一種能力,更是管理者的一種藝術修養。

在管理上,劉宇思路清晰,邏輯性強,提倡張弛有度地工作。不僅有層次、有幅度地明確各級責任,大膽放手讓下屬開展具體工作,充分調動各級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努力營造一種和諧的氣氛;當下屬遇到困難時,他主動幫助他們出主意、想辦法,指導他們工作。針對不同階段研製任務的特點和重點,他重點抓主要矛盾,以點帶面,推動研製工作向前開展。為此,他常常和總師及設計人員們在一起,對隨時可能遇到的困難和難題作出正確的判斷和決策。記得在2005年3月的一次試驗中,做試驗的那幾天正趕上颳大風,天氣非常寒冷。由於試驗的需要,研製人員必須兵分兩路,同時工作。於是,劉宇與院領導、相關設計師系統人員研討後,做出統籌安排:一部分設計人員與火箭總裝廠生產工人一起在院裡進行生產和試驗的準備,他與當時任副總師的荊木春趕往外地某廠聯繫試驗需要的零件。這樣院內、院外兩條戰線同時展開,確保了試驗及時而順利地進行。

眾所周知,航天產品是集眾多高新技術於一體的複雜產品,每一枚火箭,其組成的零部件都數以萬計。保證每個零部件的質量對全局至關重要,一根導線、一個焊點、一個元器件的故障,都可能使數億元的投資和幾十萬人的汗水付諸東流。而且從研製、生產,到飛行試驗,每一個階段、每一個步驟都有嚴密複雜的程式,任何一個環節的疏忽,都可能使整個系統無法順利運行。沒有全局觀念,沒有嚴密的組織和嚴格的制度,要想完成型號研製任務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劉宇在工作中非常注重做好綜合平衡,努力抓好系統間接口關係的協調和工作落實,以確保型號工程在研製進度、科研經費、技術指標、協作配套等多方面的有機銜接和協調。他還緊密結合工作中出現的矛盾、問題和隊員的思想實際,運用各種形式引導技術人員正確處理各種關係,確保行政和技術兩條指揮線的暢通無阻,調動一切積極因素,集智攻關,確保研製工作的高質量。他按照載人火箭“三高”的質量要求,結合研製過程中發生的質量問題,及時組織各種會議,研究分析質量形勢,明確研製工作的重點;通過質量問題的典型案例,剖析造成問題的原因,制定改進措施;按載人火箭的技術條件,認真做好產品驗收,對存在缺陷的產品決不放過。同時,依據關鍵鏈進度技術的原理和多年的實踐經驗,抓住研製進程中不同階段的關鍵,牢牢地控制住少數瓶頸產品的進度,創造條件改進這些“瓶頸”環節,保證整個系統的工作滿足工程大總體的進度要求,火箭的各項工作日趨成熟、日趨規範。 在實際工作中,劉宇堅持深入一線,掌握第一手材料,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特別注意了解和關注具有接口協調關係的系統和單位,提前加以控制並採取措施,努力通過細緻的協調工作來保證計畫的按時完成和爭取更多的研製周期。憑著多年的指揮調度工作中總結出的豐富經驗,劉宇經常巧妙地組織試驗生產,靈活運用計畫流程圖等科學的管理方法,積極預測和發現研製生產中的薄弱環節。

團隊觀念,是劉宇強調的一種管理理念。他說,長征二號F火箭研製隊伍是一個智慧的集體,每一個人都很優秀,都是能夠獨當一面的好手。但是載人飛船的順利升空,不是某一個人的成績,而是成千上百的領導、專家、技術人員和生產工人集體智慧的結晶。為此,在工作中他注意處理好各有關單位之間,行政、技術、物資、質量、思想政治和後勤保證等各個職能系統的關係。載人航天工程規模大、系統多、協調關係複雜,而發射試驗隊只是一個臨時組織,它由來自多個系統、不同單位的參試人員組成,少則一百餘人,多則三四百人,做好系統間、單位間的相互協調和配合工作對於圓滿完成飛行試驗任務非常重要。為此,劉宇在執行試驗任務過程中非常注意加強與發射場區各兄弟單位及基地間的團結協作,堅持一切從全局出發,一切從試驗任務出發,主動配合,積極協調,互相幫助,共同提高。此外,他還倡導相互支持、密切配合的精神,使總體與分系統之間,老專家、老同志與年輕研製人員之間等各種力量擰成一股繩,使大家能夠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形成有機的整體,共同完成研製試驗任務,為圓滿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礎。

火箭研製對人的綜合素質要求非常高,特別是發射前夕,沒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很難做到臨危不亂,樂觀應對。工作中的劉宇嚴謹務實,但是生活中的他卻風趣幽默,主張做個“快樂的航天人”。熟悉劉宇的人,經常能看到他或者在聚會的時候為大家高歌一曲,或者趁工作閒暇的時候給大家講個笑話,不時的小幽默,常常把大家逗得捧腹大笑,而緩解了工作壓力。

人物語錄

生活中的他,最崇拜智者。劉宇說:“‘三人行,必有我師’,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我們前進的步伐不能減緩,更不能停止,只有持續不斷地學習,才能跟上時代的發展,才能肩負起載人航天的歷史重任”。他認為每個人都有值得學習的優點,特別是那些有智慧的人,身上有許多閃光點,他們看問題的角度、思考問題的方式、處理問題的方法都值得很好地研究和學習。無論在生活中還是在工作中,他都很留心觀察周圍人身上的亮點,努力學習一切有用的東西。走上總指揮崗位後,他感到有越來越多的知識需要更新和補充,於是他一面學習國內外和航天領域相關的管理知識,一面虛心向總設計師和其他技術人員請教、學習,並深入基層了解情況。此外,經常翻閱過去的筆記和工作總結也是他學習提高的途徑之一。古人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遇事經常和同事商量、討論,也是劉宇學習提高的一種方式。從神舟五號載人火箭發射成功到神舟六號載人火箭發射,這短短兩年時間裡,為了進一步提高長征二號F火箭的可靠性、安全性和舒適性,劉宇帶領研製人員保質量,保進度,攻克難關,組建了兩個攻關小組,在他的主持下,小組成員經常在一起討論、研究各種相關的技術問題,大家紛紛獻計獻策,確保研製工作順利進行。

2005年秋,當神舟六號飛船進入發射廠後,他特意加強了鍛鍊,堅持游泳。他說:“體育鍛鍊不僅能增強體質,更重要的是能夠帶給人靈活機智的頭腦、堅定剛強的意志和樂觀豁達的心態。”

“把工作當做最大的樂趣,把成功發射當做最好的慰藉。永遠保持年輕的心,做個快樂的航天人。和‘神箭’一起走過的日子,是我人生中濃墨重彩的一筆。我的人生,因此而豐富、厚重。”劉宇如是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