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夏墓

劉大夏墓

位於華容縣城東 10 公里勝峰鄉話崗村享堂附近。地處洞庭湖以北,長江以南的丘陵地帶。保護範圍為話崗山的南坡,北面為龍秀山茶山和稻田以墓為中心。

簡介

位於華容縣城東10公里勝峰鄉話崗村享堂附近,東經112 o 18'3” 至113 o 1'32” 和北緯 29 o 10'18”至 48'27” 之間。地處洞庭湖以北,長江以南的丘陵地帶。保護範圍為話崗山的南坡,北面為龍秀山茶山和稻田以墓為中心,半徑 30 米以內,墓前植為杉樹。其自然環境屬亞熱帶季風潮濕性氣候,年平均氣溫為 16.7 攝氏度,年平均降雨量 1205.8 毫米。

劉大夏( 1435 - 1516 ),字時雍,華容人,明天順八年( 1464 )進士。成化初( 1465 )任職方主事,後遷郎中。弘治六年( 1493 )春,黃河決堤張秋(今山東東阿縣境),他前往治水,疏上流以分水勢,築長堤 360 華里,決口既塞,又築黃陵岡,水患遂止,改張秋鎮為平安鎮。論功,升任左副都御史。後以病辭歸里,兩年後復起用為兵部尚書,總制兩廣軍務。進二品階資政大夫。正德元年( 1506 ),詔加太子太保。因得罪宦官劉謹,補謫戌肅州(今酒泉)。劉謹伏誅,後始得赦歸。正德十一年( 1516 )卒,年 81 ,謚忠宣。著有 << 東行草 >> 、 << 西行草 >> 、 << 宣召錄 >> 。
現存石墓已南北向,其墓為八方體須彌座形,由花崗石砌面,各方均寬 1.2 米,殘高 1.6 米。圭腳高約 12 厘米,以上為下枋,高 22 厘米。下迭澀二層,下層高 18 厘米,上層高為 10 厘米,各層均為鼓腹。束腰沖部分高 30 厘米,有浮雕的角柱,無壺門。上迭澀三層,各層高為 12 厘米,只有上面第三層為凹孤腹,其餘二導鼓腹。座上為扁園形石鼓,至墓頂成逐步遞減形態,墓頂已毀。圭腳下面一層有如 << 雲造法式 >> 中的單混土磚,露出地面。人其上下梟相混,喧賓奪主來看,似為清代手法。據當地姓雷的老人回書,為清代重建。

墓前存石墩一對,四方形,中腰凹進,浮雕八爪。
墓前有弘治誥命碑,明建,漢白石碑身,下有龜跌,碑首作暈首形雙龍交辮環於碑脊,碑身高 1.9 米,寬 81.5 厘米,厚 18 厘米,通高 2.45 米。碑額陰刻纂體“奉天誥命”四字,每字徑逾 10 厘米,碑文陰刻中楷左行直徑,凡十三行,滿行二十八字,共三百一十三字,每字徑逾 3.5 厘米,另有“制誥之寶”四個小楷及年月日。具有明代風格,為洞庭湖區少見。華容江良發訂正:《東行草》不是劉大夏的著作,是劉大夏曾祖劉必弘的著作。《東行草》又名《紀行詩》,是劉必弘於明初東行金陵途中所作,共有詩歌17首,其中古體詩一首,近體詩16首。《武昌懷古》被載入明嘉靖年間纂修的《湖廣圖經志書》。
明正德七年(壬申,1512),劉大夏曾為其先曾祖止善公建詩墓,即將“世藏而珍之,今且百四十年矣,手澤常新”的《紀行詩》十七首,“貯以木匣,裹以石廓,葬於九世祖竹溪翁左”,並於是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撰寫了《詩墓小引》,“其詩別錄與諸縉紳之題識,裝為一卷,付諸孫收藏於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