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獵於野,有狐竄草中,王射之,不中,哈剌八都魯一發中之,王大喜。王妃有疾,與藥即愈,王又喜,奏為其府長吏。及將戰,從王請甲,王曰:「上不與汝,我何敢與!」因留之,使領輜重。哈剌八都魯不肯,曰:「大丈夫當效命行陣,乃守營帳如婦人耶!」見有甲者,飲以酒,高價取之,明日,被以往。王望見其介而馳走,使人問之,免胄曰:「我也。」因慨然曰:「一人興善,萬人可激,我為萬人激耳!」中道,三遇賊,賊射之,皆不中。王喜甚,解衣衣之曰:「此所以識也。」師次金山,路隘,頓兵未能進,有使者雲自脫忽王所來,曰:「我受太祖分地,守此不敢失。凡上所使與昔里吉之過我者,吾並飲食供給之,無異心也。且願見天子,而道遠無援,今聞王來甚喜,得一見可乎?」王以為信,左右曰:「此詐也,脫忽所居要害,殆與昔里吉為耳目,願勿聽。」乃羈其人,遣兵間道窺之,獲其游騎三十人,訊之得其情,知脫忽方飲酣。遂出其不意,進擊,大敗之,因獲昔里吉所遣使,知其不為備,又乘勢進擊,大破擒之,王乃命哈剌八都魯獻俘行宮。帝見其瘠甚,輟御膳羊胾以賜,既拜受,先割其美者懷之。帝問其故,對曰:「臣始與母訣,今歸,母倖存,請以君賜遺之。」帝嘉其志,命自今凡賜之食,必先賜其母。以功授和林等處宣慰副使,賜與甚厚。二十三年,升同知宣慰司事。二十四年,又升宣慰使。
二十五年,海都犯邊,尚書省以和林屯糧,當得知緩急輕重者掌其出納,奏用怯伯。帝曰:「錢穀非怯伯所知,哈剌斡脫赤可使也。」進階嘉議大夫,職如故,使怯伯與俱。二十六年,海都兵至,皇子北安王使報怯伯,率其民避去。怯伯與哈剌八都魯南行六日,止八兒不剌,距海都軍五六十里。怯伯大懼曰:「事忽矣,不如順之。」哈剌八都魯語其弟欽祖、榮祖曰:「怯伯有二心矣。」遂潛遁,與探馬赤千戶忽剌思遇,從騎百餘人,問之,急剌思曰:「吾在海都軍中,聞怯伯反,宣慰脫身歸報天子,我故追以來。」哈剌八都魯察其誠,與之謀,結陣乘高立於西南,令之曰:「吾將往責怯伯,汝曹勿動,見吾執弓而起,即相應也。」既見怯伯,怯伯盛言海都之令以威之。哈剌八都魯詭辭自解,得間,疾趨。忽剌思整陣以出,怯伯遣騎來追,屢拒卻之。道遇送軍裝者,因護之至鹽海。及入見,帝喜曰:「人言汝陷賊,乃能來耶!」命與酒饌。顧謂侍臣曰:「譬諸畜犬,得美食而棄其主,怯伯是也。雖未得食而不忘其主,此人是也。」更其名曰察罕斡脫赤,賜以鈔五千貫,頓首辭謝,乞以所賜與同來者。帝特命受之,而令中書定其同來者之賞有差。
二十七年,遷正奉大夫、河東山西道宣慰使。奏曰:「臣累戰而歸,衣裘盡弊。河東,臣故鄉也,願乞錦衣以為榮。」帝以金織文衣賜之。居二年,召還,帝諭之曰:「自此而北,乃顏故地曰阿八剌忽者,產魚,吾今立城,而以兀速、憨哈納思、乞里吉思三部人居之,名其城曰肇州。汝往為宣慰使,仍別賜汝名曰小龍兒,或曰哈剌八都魯,汝可自擇之。」對曰:「龍,非臣下所敢承。」帝曰:「然則哈剌八都魯可也。」復賜以繡衣、玉帶,及鈔五千貫,其為人主所眷注如此。既至,定市里,安民居。一日,得魚九尾,皆千斤,遣使來獻。俄召還。三十一年春,世祖崩,太傅伯顏奉皇太后旨,命之曰:「東方汝嘗鎮之,今以屬汝,勿俟制命。」乃以為鹹平宣慰使。元貞元年,召為御史中丞,行至懿州,病卒。
相關詞條
-
剌姓
剌姓源於蒙古族,回族,滿族,鄂倫春族,達斡爾族,契丹族。
歷史發展 遷徙分布 郡望堂號 家譜文獻 歷史名人 -
哈拉和林
哈拉和林又稱和林、和寧。是在草原深處克烈部或回鶻都城的基礎上創建的蒙古帝國首都,元朝嶺北行省首府,13世紀中葉世界的中心,地緣位置極為重要,有所謂“天策...
城市介紹 地理環境 歷史背景 地緣價值 構築和布局 -
哈剌哈孫
哈剌哈孫(Harqasun,1257—1308),斡剌納兒氏,蒙古族。元朝政治家。
家世與經歷 擁立武宗 -
答失八都魯
答失八都魯(?-1358),元末將領,南加台的兒子。
個人簡介 史書記載 -
明朝都司衛所列表
都司衛所制是明朝最主要的軍事制度,兼有行政功能。
洪武二十六年定 後定 羈縻衛所 -
海都之亂
海都之亂是元世祖至元五年(1268年)至元成宗大德十年(1306年)元朝西北宗王海都聯合其他藩王發動的叛亂事件。至元六年(1268年),海都、八剌和欽察...
起因 過程 結果 影響 評價 -
劉氏
劉姓為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之中排第252位。在中國歷史上,劉姓是登基為帝人數最多的一個姓氏。在中國古代有“劉天下,李半邊”說法,而在中國北方則有“...
歷史發展 傳統文化 知名人物 -
八極
八極拳法,為中國傳統武術代表拳法之一,至今日,已傳11世。該拳法以動作剛猛、暴烈為特點,是一種極具實戰性的拳種,因此,自古就有“文有太極安天下,武有八極...
基本簡介 主要分類 概念 形成 傳播 -
弘吉剌·答己
弘吉剌·答己(?—1322年11月1日),又譯塔濟,弘吉剌部人,忽必烈之孫答剌麻八剌(元順宗)正妃,按陳之孫渾都帖木兒之女。 大德十一年五月二十一日(1...
人物簡介 人物生平 子女 史籍記載 太皇太后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