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光謨

《分篇議》則提出:圖、記、表、傳為志書宏綱,缺一不可,並逐一論述淵源及撰修方法。 可見劉光謨的方誌理論是兼采眾長,融合各家而成,反映了乾嘉以後方誌思想的發展。 光緒二十三年(1897),復應聘襄纂《潼川府志》,終得機會實踐自己的方誌理論。

劉光謨,字文卿,射洪縣洋溪鎮高石橋(今互助鄉岱欽橋村)人。清道光二十六(1846)年出生。方誌學家。 光緒元年(1875),劉光謨應歲貢生試,考中第一名,被選,札調省城尊經書院肄業十年,潛心治學,研究經史,自謂“目覽三萬卷,家藏八百部”,學有所得則札記成篇,積稿1000餘紙。治學勤奮嚴謹,造詣日深。後任尊經書院齋長。
光緒九年(1883年)春,縣人羅希堂(名錦城)等籌修《射洪縣誌》,約贊襄其事。劉光謨乃從省垣運回史籍千卷,廣徵博覽,兼采眾長,結合實際,著《射洪縣修志議》及《縣誌分篇議》兩論,以指導修志工作。後複寫出《方誌笘言》、《答羅希堂進士論修志書》、《答羅希堂進士書》、《答修志局書》等方誌理論著述。《修志議》全文分正名、辨體、博征、分門、補訂、徵文6條,除“博征”1條屬於方誌取材外,其餘均為志書編纂之設計,議論較為廣泛。《分篇議》則提出:圖、記、表、傳為志書宏綱,缺一不可,並逐一論述淵源及撰修方法。所論皆精闢,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如認為縣誌“大事記”,“可以挈一書綱領,如國史之本紀也”,可“開卷瞭然,若網在綱”。明確指出“大事記”的作用,在當時可稱卓見。其餘亦有獨到之見,且皆切實可行。對於志書的性質,劉光謨師承張之洞、王闓運之學術思想,主張方誌纂寫應須史體,繩之以史法,準之以史載,因被稱為方誌學的“歷史派”,即“新派”。其記、表、傳的分類排列,亦代表了“新派”的體例觀點。但在內容記載方面,又強調“地理明,而山川、古蹟、土產、風俗、倫理、政治之類可匯錄”,頗近戴震的“地理派”即“舊派”學說。他還推崇章學誠,建議修志者研讀《文史通義》,從中學取修志理論和編修方法。可見劉光謨的方誌理論是兼采眾長,融合各家而成,反映了乾嘉以後方誌思想的發展。“一言、兩議、三書”構成了劉氏方誌學體系,受到近現代方誌學家的重視,為祖國豐富的文化寶庫增添了可貴的內容。
光緒二十三年(1897),復應聘襄纂《潼川府志》,終得機會實踐自己的方誌理論。在這部傳世之作及遺著《高石齋文鈔》3卷中,可窺其一貫縝密嚴謹,援據詳確的治學精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