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的創新

創新的創新

《創新的創新》是2016年由湛廬文化策劃、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創新是一切經濟發展的動力,但同時也會帶來新的社會問題。傳統創新一般更加切題,有組織、有紀律、攻堅定向課題;社會創新相比較而言更容易實現突破進展,兩者之間需要進行平衡。社會創新具有開放、分權、自下而上的創新組織範式,通過社會創新平台,能夠更加充分地利用社會“剩餘知識”的價值。當前中國更需要進行硬體領域的創新,提升整體製造業發展水平。“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體現了社會價值觀念的轉變,政府需要加強對周期長、成本高的產業創新支持,以彌補一般投資人逐利行為下的產業導向。

主要內容

1.社會創新是人類為了解決多樣化的問題,由社會成員廣泛參與、公開透明、自下而上、分權決策的一種創新組織範式。其本質是一種創新的組織範式,是對創新人員和活動的新型組織形式。

2.創新也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么高深莫測,也不是我們認為的創造出全新的和重大的東西,創新的本質是將已經存在的東西進行再組合。我們獲取的知識越多,征服能力越強,發現 “再組合”的創新本質觀越發正確。

3.中國政府有很強的號召力和組織能力,其鼓勵社會創新的方法亦有所不同。降低創新創業者的政治風險,政府減少人為設定的障礙,為創新創業者創造一個自由寬鬆的環境,可能比直接號召、組織和“搞運動”式的做法更加有效和持久。社會創新是國家未來富強之路!

作者簡介

黃亞生

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副院長,並任該學院政治經濟和國際管理教授、中國經濟和商業國際講座教授。他同時也是國內幾家管理學院的兼職教授,歷任密西根大學、哈佛大學教職和世界銀行顧問,研究領域涉及國際商務管理、政治經濟學和制度經濟學。

王丹

上海財經大學管理學博士,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訪問學者,中美創新創業研究新銳。現任上海財經大學自貿區研究院(上海發展研究院)講師、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企業競爭力、自貿區和創新創業研究。

張世偉

京都大學工學博士,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後,曾任大阪大學助理教授,麻省理工學院訪問教授。現任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特聘研究員。加盟及創辦3家麻省理工學院技術孵化企業,致力於大學科技產業化研究及實際運營管理工作。

目錄

推薦序一 眾創時代,我們更需要對創新思維的創新
推薦序二 眾創是一群人的浪漫
前言 不僅僅是創新,而是創新的創新

01 中國發展與社會創新
作為創新組織範式的社會創新模式

社會創新與“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中國和全球資源配置法則
自下而上的創新組織範式
群體智慧與Web 2.0

02 為什麼社會創新模式如此重要?
應對全球困境的解決之道

人會像馬一樣被替代嗎
“大峽谷”式的貧富差距
15 年內,美國將有一半大學破產
社會階層日益固化,曾經的“美國夢”難以再現

03 組合演化與經度之戰
社會創新的本質與起源

創新就是一切,但我們已經處在一片技術荒漠中
創新的本質是“組合演化”
發現更多“積木塊”,擁有更多創新可能
社會創新的起源——經度之戰

04 眾創時代的興起
社會創新模式在不同領域中的套用

政府機構:DARPA 的超級挑戰賽和NASA 的開放式創新
企業組織:思科與IBM 的新商機
學術研究:眾包的力量
私人科學:激活人類基礎研究
 

05 公開競賽與創新平台
社會創新模式的組織形式和發展趨勢

公開競賽如何激發創新
作為開放式創新平台的InnoCentive
社會創新模式能夠走多遠

06 人人皆可創新,創新惠及人人
社會創新模式在中國

小崗村、中關村與人人創客
社會創新在中國的大問題與大挑戰
激發中國社會創新活力的6 大策略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