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餘價值哲學

剩餘價值哲學,即馬克思主義剩餘價值哲學,是歷史唯物主義與剩餘價值理論一體化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嶄新體系。

剩餘價值哲學即馬克思主義剩餘價值哲學,是歷史唯物主義與剩餘價值理論一體化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嶄新體系。
剩餘價值哲學體系基本內容:一、價值論方面。徹底否證傳統價值範疇(源於“‘價值’這個普遍的概念是從人們對待滿足他們需要的外界物的關係中產生的”),而力圖證明商品價值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價值範疇。二、本體論方面。新解剩餘價值二重性(相對於生產關係的剩餘價值、相對於生產力的剩餘價值),揚棄物質本體論、實踐本體論、勞動本體論與社會存在本體論等,主張商品本體論。三、人學方面。創論分工與分配的否定之否定為馬克思主義哲學人性範疇,堅持二生矛盾即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矛盾是社會的基本矛盾,而二分矛盾即分工與分配的矛盾是人的基本矛盾。
郝曉光認為: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研究對象是“社會發展規律”,而人類社會的主體是“社會中的人”。因此,研究人在社會中特別是社會生產中的行為方式即研究人的“社會屬性”,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核心內容。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人的“自由發展”和“社會約束”都是人的社會屬性,都屬於“人性範疇”的基本內容。人的“自由發展”講的是人的“社會個性”,人的“社會約束”講的是人的“社會共性”。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體現人的社會個性的是勞動分工,體現人的社會共性的是勞動分配。於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中的人的“自由發展”與“社會約束”的矛盾,也就是人的社會個性與社會共性的矛盾,便演化成為人在社會勞動中的分工與分配的矛盾。馬克思主義剩餘價值哲學的物性範疇是“商品”,馬克思主義剩餘價值哲學的人性範疇是“分工與分配的否定之否定”。 馬克思主義剩餘價值哲學的“物性範疇”和“人性範疇”是不可分割的,“物性範疇”與“人性範疇”的統一,是馬克思主義剩餘價值哲學的第一個基本特點。在馬克思主義剩餘價值哲學中,有兩對促進社會發展的“基本矛盾”。“二生矛盾”是“社會基本矛盾”,所體現的是人在社會生產活動中的“總體關係”(“階級關係”或“階層關係”),是促進社會發展的“質變矛盾”;“二分矛盾”是“人的基本矛盾”,所體現的是人在社會生產活動中的“具體關係”,是促進社會發展的“量變矛盾”。 馬克思主義剩餘價值哲學的這兩對“基本矛盾”同樣是不可分割的,“二生矛盾”與“二分矛盾”的統一,是馬克思主義剩餘價值哲學的第二個基本特點。秦鳳白認為:“二分矛盾”即分工與分配的矛盾的思想,既準確把握了辯證歷史唯物主義“二生矛盾”即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矛盾的實質,同時又精確切中了馬克思主義哲學人性範疇研究中人與社會互動發展的關鍵!二分矛盾中的兩個矛盾方面分工與分配都是具體的歷史的客觀過程,具有具體的歷史的甚至定量的可操作性。因此,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人性範疇研究中,通過準確把握二分矛盾進而準確把握二分矛盾與二生矛盾的具體互動關係,就可能或者能夠準確把握人或人的活動與社會關係的互動發展過程,進而不斷地促進人類社會的進化和人的全面自由發展。“分工與分配的否定之否定”形式不但具有矛盾發現的歷史現實性意義,而且更具有矛盾分析的邏輯動力性意義!勞動力與勞動的關係學說是構成馬克思剩餘價值理論的基石之一,勞動力與勞動的矛盾就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人性基本矛盾之一。“二勞矛盾”與 “二理矛盾”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人性範疇基本矛盾“二分矛盾”與“人的活動”之中介範疇,二分矛盾即分工與分配的矛盾、二勞矛盾即勞動力與勞動的矛盾構成了人的活動的基本矛盾,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及其動態結合構成了人的發展的基本動力。勞動力與勞動的矛盾關係的命題,豐富了馬克思主義哲學人性範疇體系的內容,提升了勞動價值理論和剩餘價值理論的哲學地位,從而使馬克思主義哲學人性範疇建立在科學的勞動價值理論和剩餘價值理論基礎之上,進而形成一個既充分體現社會客觀規律性、又充分體現人的主觀能動性並充分體現人與社會互動發展的馬克思主義哲學人性範疇體系。通過勞動力與勞動的矛盾關係命題這一中介,商品本體論、商品價值論與馬克思主義人學三者緊密結合在一起,逐步形成一個融合傳統馬克思主義哲學與政治經濟學的嶄新哲學體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