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傳統名紙。
介紹
唐、宋時,越中多以古藤製紙,故名“藤紙”。孫能傳《剡溪漫筆小敘》 :“剡故嵊地,奉化與嵊接壤亦有剡溪,為余家上游。其地多古藤,土人取以作紙,所謂剡溪藤是也。”因之紙名“剡藤”。《浙江通志·物產》引《元和郡縣誌》 :“餘杭縣由拳村出好藤紙。”又引《嵊志》 :“剡藤紙名擅天下,式凡五,藤用木椎椎治,堅滑光白者曰硾箋,瑩潤如玉者曰玉版箋,用南唐澄心堂紙樣者曰澄心堂箋,用蜀人魚子箋法者曰粉雲羅箋,造用冬水佳,敲冰為之曰敲冰紙,今莫有傳其術者。”
剡藤,唐、宋時,越中多以古藤製紙,故名“藤紙”。孫能傳《剡溪漫筆小敘》 :“剡故嵊地,奉化與嵊接壤亦有剡溪,為余家上游。
浙江傳統名紙。
唐、宋時,越中多以古藤製紙,故名“藤紙”。孫能傳《剡溪漫筆小敘》 :“剡故嵊地,奉化與嵊接壤亦有剡溪,為余家上游。其地多古藤,土人取以作紙,所謂剡溪藤是也。”因之紙名“剡藤”。《浙江通志·物產》引《元和郡縣誌》 :“餘杭縣由拳村出好藤紙。”又引《嵊志》 :“剡藤紙名擅天下,式凡五,藤用木椎椎治,堅滑光白者曰硾箋,瑩潤如玉者曰玉版箋,用南唐澄心堂紙樣者曰澄心堂箋,用蜀人魚子箋法者曰粉雲羅箋,造用冬水佳,敲冰為之曰敲冰紙,今莫有傳其術者。”
剡藤紙,以產於剡縣(今嵊縣)而得名。西晉張華《博物志》載:“剡溪古藤甚多,可造紙,故即名紙為剡藤。”晉中葉,剡藤紙被官方定為文書專用紙。
剡紙,浙江傳統名紙,亦稱“剡藤”、“溪藤”。唐、宋時,越中多以古藤製紙,故名“藤紙”。剡紙的主要特色是薄、韌、白、滑,因而也被稱為“玉葉紙”。由於其白和...
簡介 特色 歷史興衰 相關詩詞剡,古縣名(剡縣)。西漢置,在今浙江東部,包含嵊州和新昌。
溪藤是指浙江傳統名紙。唐、宋時期,浙江一帶多採用古藤造紙,故名“藤紙”。曹娥江幹流流經浙江省紹興市嵊州一段稱剡溪,當地盛產古藤,即剡溪藤。把這種古藤用來...
讀音 釋義 來歷 黃庭堅詩中詞語古時用藤皮造的紙,產於浙江剡溪、餘杭等地。唐李肇《翰林志》:“凡賜與、徵召、宣索、處分曰詔,用白藤紙……凡太清宮道觀薦告詞文,用青藤紙。”宋歐陽修《病中...
簡介 紙的分類《剡紙歌》是唐代詩人顧況所作詩詞之一。
作者 詩詞正文 注釋《剡箋送任叔實》是宋代詩人戴表元的作品之一。
作者 詩詞正文 注釋《寄題李與賢似剡庵》是宋朝詩人楊萬里的作品之一。
作者 詩詞正文 注釋《晚春送王秀才游剡川》是唐代詩人施肩吾的作品之一。
作者 詩詞正文 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