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洞

剛洞

剛洞,是藏族、蒙古族、漢族唇振氣鳴樂器。藏語又稱岡令、扎令。“岡”意為腿,“洞”意為號,“令”意為笛。漢族稱法號、喇嘛號、短角銅號、銀腿號、叫鬼號。流行於西藏、內蒙古、青海、四川、雲南、甘肅、河北等省區。

基本概況

(圖)形狀形狀

剛洞,歷史久遠,是從古代角類樂器衍化而來的,為佛教寺院法器之一。在藏傳佛教寺院中一直沿用至今。藏語又稱岡林、扎令,漢族稱法號、喇嘛號,從古代角類樂器演化而來,為藏傳佛教法器之一。管體多為銅製,也有銀制的。外形與大牛角相似,是名副其實的腿形號角。規格不一,多由3節組成。西藏拉薩市一寺院中的剛洞,全長45厘米,管體上細下粗,略呈彎曲狀,下端喇叭口呈橢圓形。管身裝飾精美,外表鏤刻出各種圖案紋飾,近喇叭口一端鏤龍頭凸紋或天神頭像,還鑲有瑪瑙或松耳石。西藏日喀則扎什倫布寺的剛洞,用赤銅片製成,全長42厘米,管體外表鑲有銀飾,下端設有銀環,系以黃色綢布為飾。

形狀結構

管體多為銅製,也有銀制制的。形制不同,規格不一。銅或銀制的剛洞,是名副其實的 腿形號角,外形與大牛角相似,由三節組成。西藏拉薩市一藏傳佛教寺院中的剛洞,管體全長45厘米,上節長15.5厘米、上端管口為吹口,口徑2.5厘米,中節長11.5厘米, 下節長18厘米,整個管體上細下粗,略呈彎曲狀,下端喇叭口呈橢圓形,長徑8.5厘米、短 徑5.8厘米,管身裝飾精美,外表鏤刻出各種圖案紋飾,近喇叭口一端鏤龍頭凸紋(圖) 或天神頭像,還鑲有瑪瑙或松耳石;骨制的岡令,是名副其實的腿骨笛。據民族音樂學家田聯韜先生《藏族傳統樂器》載:“據說多用處女(或因生育而死的年輕產婦)的脛骨製成,其尺寸大小不一 ,一般長30厘米左右,吹口一端為骨的橫切面,號口一端為骨節粗大處,開氣孔二個,號管 上不設按音孔,鑲有(或)環,鏤刻精美圖案。”

演奏方法

(圖)演奏演奏

演奏時,用左手或右手豎執管體上端,氣流從吹口進入而發音。無固定音高。銅製剛洞,發 嗚嗚音,音色粗獷,音量甚大,常同時使用兩支吹奏,先輪流吹奏,後再一起合奏,其樂有 召神之意。主要用於喇嘛寺院誦經音樂羌姆表演和宗教儀式等場合,是藏傳佛教大型寺院常用的宗教樂器;骨制岡令,發音纖細,音色較暗,常用單支吹奏。主要用於喇嘛誦念“覺 ”(jio)經、舉行天葬儀式或遊方僧單獨從事宗教活動等場合。用手豎執管體上端,氣流從吹口進入而發音,無固定音高。銅製剛洞發嗚嗚音,音色粗獷,音量甚大。常同時使用兩支吹奏,先輪流獨奏,後再一起合奏,其樂有召神之意。主要用於喇嘛寺院誦經音樂、羌姆表演和宗教儀式等場合,是藏傳佛教大型寺院常用的宗教樂器。

現存狀況

(圖)剛洞剛洞

河北保定徐水定縣淶水等地,也使用銅製剛洞,用於“南樂會”演奏中,當地稱 喇嘛號或“海椎子”。從名稱上也可看出與藏傳佛教音樂有著關係。形制較短小,全長38厘 米 ,上節為錐形管身,上端設有號嘴,下節管身彎曲似角,其上有龍頭雕飾。演奏時,將上節 管身穿入下節管內約二分之一處,使管長縮短為30厘米,由一手執管體,喇叭口朝上,多為 兩支一起吹奏。主要用於樂曲的起、止或高潮中,一般不吹曲調,只配合曲調奏四、五度跳 進或自由吹奏長音,可加強曲調或渲染樂曲的氣氛。在淶水縣南義安村“南樂會”中,則用 剛洞咔戲。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中國樂器博物館收藏有兩支形制完全一樣的銅製剛洞,管身 赤銅製作,三節組成 。全長45厘米,上節長16厘米、吹口直徑2.6厘米、嘴深1厘米、孔徑0.8厘米,中 節長15.5厘米,下節長13.5厘米,下端管口(龍口),呈長方形,長4.8厘米、寬4厘米, 整節鏤龍頭凸紋雕飾。在管身上端、中腰和下端皆鑲有銀飾,龍口下面設有銀環,系以黃色 絲穗或綢布為飾。這兩支剛洞已被載入《中國樂器圖鑑》大型畫冊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