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於村

前於村

前於村位於浙江省金華市浦江縣南部,距縣城約3公里,南倚浦江南支山脈大麥山崗諸峰,轄前於、前於水閣、中央宅、樟樹下、小四村和毛陽等6個自然村,其中村委會所在地前於素為浦江縣南部較大的村落,舊時浦江有東鄭、西吳、南於、北戴之稱,蓋均為縣中著名之望族。全村共有耕地2311畝,其中旱地69畝,人均0.9畝;山林6915畝。1992年,有871戶、2706人。其中前於有460戶,1700餘人。自前於村北向有機耕路通至文溪村下季宅,全長約1.5公里,與浦治公路相接。此路為全村交通的主幹道,現正在改建為9米寬、水泥路面的三級公路。從前於南行,直通南山之麓的外貿豬場,亦有寬6米的機耕路一條。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前於村前於村農民在工作
前於村的6個自然村中,除毛陽系1959年興建通濟橋水庫奉令拆遷的部分前吳村吳姓移民新建外,其餘均為古老的于姓聚居村落。據考,于姓祖籍河南,五代梁開平年間(907~911)始有南來定居於浦江東部的雙溪(今禮張夏泉)者。宋代時的著名學者於房兄弟及其子侄於正封於世封等均為其後裔,時有于氏七星之號。南宋末,裔孫於濱又自雙溪遷居縣南的西溪,即今之前於,建村至今已有700餘年歷史。1972年,前吳村第二次移民,分別遷前於和大溪樓等村,村區範圍乃不斷擴大。
前於村在清代屬嘉興鄉十六都。民國後期隸白石鄉。50年代初屬前於鄉。合作化時組建大溪鄉前於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後改制為大溪人民公社前於大隊。1983年大溪鄉前於村。1992年浦陽鎮大溪辦事處。
前於村地屬浦江南支山脈北側之崗地區,為浦陽江兩側二三級階地。北部連文溪平畈,地勢平緩;南部多丘陵山地,地形複雜,表層多有黃紅色粘土覆蓋,土層深厚,呈酸性,現大多已辟墾為旱糧地和經濟園地,成片種植茶葉和果樹。通濟橋水庫南乾渠的80線和72線,分別通過村境南北;南部毛陽附近,又建有橫山水庫,蓄水量15.9萬立方米,從而使多數農田均可自流灌溉,旱澇保收。

經濟發展

前於村前於村

村人素業農,根據其既有平原,又多丘陵山地這一自然環境特點,因地制宜,發展農業和林業並重,種植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等同。此種情況,即在1949年後以糧為綱的30年間已有所體現,而到目前,經濟作物的發展則已超過糧食作物,在整個農業生產中占有重要地位。
前於村過去由於地勢較高,距浦陽江較遠,農田灌溉全賴散布于田間的一些小水塘,稍有旱情,塘水即涸,致使農業生產的發展受到很大的制約。1934年大旱,糧食顆粒無收,就餓死了不少人,還有上百戶人家拖兒帶女,逃荒討飯。1949年後,對原有的塘堰堤壩,曾予整修,然仍改善不大。通濟橋水庫建成以後,以吳淞海拔高度命名的南乾渠72線和80線先後於1964年和1972年建成。兩線均通過村境,在境內的乾支渠開挖任務,大部由村人負擔,投工甚巨。窮數年之工,集全村之力的橫山水庫,亦於1973年建成。此後又興建了從80線至南山腳之三級電灌,至此,乾支渠道,水庫池塘,星羅棋布,交錯縱橫,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灌溉網路,保證了農業生產的順利發展。1990年,又投資5萬餘元,投放勞力500多工(每個勞動力3工),如期保質完成了縣下達的南乾渠整修任務,徹底改變了水利面貌。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貫徹落實以後,尤大大地激發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糧食總產量急劇上升,1987~1988年,平均畝產達1噸。1992年,糧食總產量1938噸,平均畝產839公斤,年人均糧食716公斤。五穀豐登,生活安定。
在50年代時,村人即已開墾黃土丘陵,種植各種果樹。縣公安部門也於新門頭建立農場(勞改場),種植桃和葡萄等。1965年起開始成片種植茶葉,嗣後逐年發展,規模大具,成為浦江縣南部重要的茶葉基地。目前有茶園470畝,年產茶葉40.5噸,產值達40餘萬元;並計畫於1993年再增闢茶園200畝。茶葉的年收入已超過糧食年收入的4倍左右。此外,尚有桔山70畝,枇杷50畝,葡萄15畝及西瓜梨瓜生薑等,年總收入約6萬餘元。另有桑園100餘畝,年飼養蠶種100張,產繭3.5噸。
飼養家畜家禽,尤其是豬,是浦江農民千百年來的傳統。50年代末的大躍進時期,各地在大辦食堂的同時,均曾創辦集體養豬場。前於的養豬場規模很大,有千豬場之號。後停辦。80年代改革開放以後,飼養業發生了新的變化,以往一家一戶的分散飼養,已逐漸向專業化集中飼養演變,出現了一批專業飼養戶;同時建立了外貿豬飼養基地,所養之豬,全部運銷香港、澳門等地,進入國際市場,以質優味美贏得消費者的好評。1992年全村共飼養生豬4263頭,淨收入達113萬餘元。其他如雞、鴨、禽蛋等為數也不少,收入可觀。

村莊狀況

前於村於村村間小路
全村擁有6915畝山地。50年代末的大辦鋼鐵時,大批樹木砍伐殆盡,以致童山濯濯,損失不貲,生態環境受到嚴重破壞。村黨支部有鑒於斯,從1966年起,全面動員村民連年植樹造林;同時制訂規章制度,厲行封山育林,指定專人負責,成效卓著,至今松杉樹木均已成林,鬱鬱蔥蔥,遍山翠綠,為村人增加了巨大財富。
現代工業起步較遲。浦江棉紡織廠分廠規模較大,村辦戶辦企業主要有服裝、鑄造、制茶、皮鞋、車木等,其中以服裝業最為興盛,其產品遠銷全國各省市。家庭婦女多參加縣花邊廠的花邊童被等的絎縫刺繡工作,為數甚眾,收入可觀。村內現有集體經營的商店1家,私人經營的8家,大都為百貨雜店;此外尚有幾個飲食攤,規模雖不大,然方便村民不少。1992年,全村經濟總收入在300萬元以上,村集體收入約12萬元,年人均收入在1100元以上,生活明顯好轉。村中多長壽老人。吳石根之母年已95歲,尚頗康健。
村辦幼稚園有大中小班三班,設備尚好。前於國小(完小)的校舍原較陳舊簡陋,1984年動工興建新校舍,寬敞整齊,頗有規模。醫療衛生機構有私人診所3家。此外尚有青年民兵活動室一處,兼作圖書閱覽室之用,有圖書數千冊。村於1983年還為每家安裝了自來水,水源系引自橫山水庫。
民風強悍樸質,力農務本,改革開放以後,商品意識日益增強,情況為之一變。去台灣者有10餘人,其中以於能謨最為有名(已故)。於能謨畢業於法國巴黎大學,一生勤謹儉樸,1934年家鄉大旱,能謨以平日節儲之款購米200餘擔及部分衣服運回村中救濟,鄉人至今猶深德之。
村南赤塢潭山腰南向岩石上有明洪武年間題刻一處。村北郊駱山附近舊有聖昌教寺,宋元明時頗盛。文化大革命時,村人偶在寺址發現有大青石板,因挖掘清理,見其下有室數間,各室均有通道,磚砌牆壁,石灰粉刷,繪有彩色壁畫。惟其中空無一物,殆為寺僧墓葬之所。以往觀者絡繹不絕,因重予掩沒,未再發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