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袍字賜狄仁傑

制袍字賜狄仁傑

《制袍字賜狄仁傑》是女皇武則天賜予狄仁傑的一首小詩。全詩僅四句十二個字,既肯定了狄仁傑的勤政,又對他寄予厚望。

作品原文

制袍字賜狄仁傑
敷政術①,守清勤②。
升顯位③,勵相臣④。

注釋譯文

詞語注釋

①敷:布置,施行。
②清勤:清廉勤勉。
③顯位:指宰相職位。
④勵:激勵。相:共同。

詩詞譯文

作品鑑賞

女皇的《制袍字賜狄仁傑》(《全唐詩》卷五《則天皇后》,第58頁)一詩短小精悍,寥寥12字,達到了褒獎勛臣,樹立典型,駕馭臣下的目的。
這是指公元696年,在契丹攻陷冀州的危機時刻,狄仁傑調任魏州刺史,以民生為要,提振軍民退敵信心,兵不血刃使得契丹退兵,深得百姓愛戴,為其立了生祠;同時龍顏大悅,擢升其為幽州大都督,並親筆在紫袍上寫了“敷政術,守清勤,升顯位,勵相臣”12個金字,以示表彰。這一表彰,便收錄在《全唐詩》中,名為“制袍字賜狄仁傑”。全詩四句十二字,既是對狄仁傑的表彰,也是對他的激勵。前兩句概括了狄仁傑的功績,說他輔佐朝廷,志守清廉而勤政,後兩句是要求狄仁傑率勵朝中大臣,要他居宰相之位,激勵大臣們同心協力,治理好國家。寥寥數語,既高度肯定了狄仁傑的勤勉施政,又對狄仁傑給予厚望,成為武則天心目中選拔高管的標準版本。狄仁傑不負皇帝的褒獎,忠於皇室,為李氏、武氏均能竭心盡力;在治理民生方面,後人評價其“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難怪狄仁傑故去,武則天哭泣著說“朝堂空也”。

作者簡介

武則天像武則天像
武則天
(624~705)中國古代女皇帝。名曌,唐代并州文水(今山西省文水縣)人。武士彠之女。14歲入宮,為唐太宗才人,賜號武媚。太宗卒,削髮為尼。高宗時,復召為昭儀,進號宸妃。655年(永徽六年)立為皇后,參決朝政,號為天后,與高宗並稱“二聖”。683年(弘道元年)臨朝稱制。690年(載初元年)自稱聖神皇帝,改國號為周,改元天授,史稱武周。705年(神龍元年)中宗復位,後徙居上陽宮,去帝號。卒謚則天大聖皇后。生平見新、舊《唐書》本傳。在位16年,實掌國政40餘年,素多智謀,兼涉文史。曾召文學之士周茂思、范履冰編纂《要覽》、《字海》、《樂書要錄》等,撰有《垂拱集》100卷,俱佚。《全唐詩》存詩46首,《全唐詩續補》補詩3首,詩序1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